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用电量不断下滑折射出什么

  2015-10-21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危昱萍

  中国GDP增速放缓,被视为反映经济状况晴雨表的电力数据也表现不佳。因三季度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中国电力联合会(下称中电联)下调了全年用电增速。

  中国电力数据发布的权威机构中电联,在10月20日表示,将2015年全年用电增速下调至1%左右,而在年中该数据预测为2%。

  前一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全社会用电量456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

  这已是今年第4次全国的月度用电量同比出现负增长。此前,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6.3%,3月同比下降2.2%,7月同比下降1.3%。

  “很明显,全社会用电量负增长主要是因为第二产业下滑。”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曹寅对界面新闻记者称。第二产业产能全面过剩,需求全面不足,开工率降低,用电量下降,这是预期内的状况。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用电量29559亿千瓦时,下降1.0%;第三产业用电量5406亿千瓦时,增长7.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573亿千瓦时,增长4.6%。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10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用电量和GDP增幅不一致,是由于用电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差异导致。“从以往用电增速和GDP增速情况来看,二者的变化基本同步。前些年的相关系数是在0.74左右。”李朴民说。

  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逾一半的冶金、有色、化工建材、机械、电力行业,GDP占比约20%。今年前9个月,建材、冶金行业用电同比分别下降了6.4%和7.8%,增速同比分别回落13.7%和9.6%。

  “这两个行业用电的负增长,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影响度高达-137%,合起来拉低全社会用电增速1.2个百分点。但是,这两个行业占GDP的比重只有5%左右,对用电增速的影响远远高于对GDP的影响。”李朴民解释称。

  中电联副秘书长欧阳昌裕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气温偏低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曹寅对此表示认同,“通常7月开始就迎峰度夏了,制冷负荷较大。但今年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包括京津冀,天气相对凉爽,这对居民用户及商业楼宇制冷负荷较往年没有那么高。今年‘厄尔尼诺’现象也影响了用电量。”

  对于欧阳昌裕所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节能减排取得巨大成效,全社会GDP能耗加速下降”,曹寅认为应从两方面衡量。一是整体来看,全社会能耗过剩,能源强度降低,这也是国家的目标;二是重点高能耗行业开工率降低导致能源强度降低,这是因为需求不足,并不是节能减排的贡献。

  能源局还公布了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前9月为2972小时,同比减少232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639小时,减少84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247小时,减少265小时。

  “今年多项特高压输电线路落成,其中多数是为了消纳西南地区的水电和西北地区的光伏风电,这些非化石能源的接入影响了东部地区的火电有效利用小时数。”曹寅认为。在国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环境下,火电行业要做好准备,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同时,“十三五”规划期间,放缓火电装机发展速度,优化装机结构,使火电机组能更柔性地配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余娜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