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防过热

  2015-10-09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据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可以预料,在这一政策指引下,全国范围内将掀起一场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各种资本也将大规模进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然而,总结以往新兴产业、新兴行业、新的投资热点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如果充电设施建设不做好规划和布局工作,不在技术、规范、标准、资金实力等方面设置一定门槛,可能会引发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发展暴露的问题可能会在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重演,形成新的重复投资、恶性竞争、跑马圈地等问题。

  客观地讲,就电动车充电设施本身来说,现在肯定是严重缺乏的,需要加快建设步伐。按照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2万辆,如果今年销量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预计将新增15万辆,保有量将达到27万辆。而到去年底,我国建成的充换电站只有780座,交直流的充电桩则只有3.1万个,显然难以满足电动车充电需求。

  问题在于,对充电设施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解决消费者的充电问题,且不仅要满足充电,还要在质量、技术、规范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准,从而真正满足消费者使用电动车的需要。不然,建再多数量的充电设施,也不可能满足消费者的充电需要,无法对电动车的普及和推广产生积极作用。

  事实也是如此,由于我国在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缺乏科学规范和统一标准,如停车场建设、小区停车配套设施建设等没有统一规划,也会给充电设施的布局、规划等带来不利影响。如一个小区到底应当建设多少充电设施,一个充电站到底建多大才能满足需要等。如果有关方面不能在充电设施的规划布局层面进行合理安排、科学定位,而一味地强调充电设施的数量,就有可能形成充电设施不足和僵尸充电设施并存的局面,使充电设施的运行效率大打折扣。

  也许有人会说,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才刚刚起步,就提出这么多假设、这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否有点杞人忧天。但是,太多的事实证明,在新的投资热点出现时,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其等到问题严重、矛盾爆发再去治理,不如未雨绸缪,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减少可能出现的各种损失。所以,对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还是应当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并在技术、标准、资金等方面提出一些条件,设置一定门槛,防止出现“跑马圈地”、“一哄而上”的局面。从总体上讲,充电设施建设还是要与电动车的推广和运用相协调,不要超越电动车的推广普及速度,避免出现使用效率不高和闲置现象。

  更要注意的是,有些投资者就是冲着政府补贴去的。如何有效发挥政府补贴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十分重要。必须把补贴与建设标准、建设规范、建设条件以及使用效率等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充电情况给予相应补贴,而不是依据投资者的投资计划给予补贴。否则,补贴政策会被钻空子,造成资金浪费。

余娜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