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广东碳交易下了一盘“大棋”

  2015-09-08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杨智明

  近两年来,广东碳交易市场初具规模,成为仅次于欧盟、韩国的全球第三大碳交易市场,在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担当了探路者和排头兵。

  把时间拉回到2012年9月11日,作为全国第一个试点省份,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广东4家水泥企业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平台上,率先签署了碳排放权配额认购书,以60元/吨的价格,共7800万元认购了130万吨碳排放权配额。

  2013年12月19日,广东省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选取电力、水泥、钢铁、石化4个行业约200家企业纳入首批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在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中,广东是唯一采用配额免费发放和有偿发放相结合的试点地区,企业配额的97%通过免费发放形式获得。

  事实上就在2013年12月16日,广东省碳排放配额首次有偿发放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成功举行,成交300万吨,金额达1.8亿元。 

  2014年7月,广东省顺利完成首年度履约工作,仅有2家企业没有完成,企业履约率高达98.9%,配额履约率达99.97%。

  “今天你低碳了吗?”“你得了多少碳币?”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会成为广东居民流行的问候语。7月,广东在全省组织开展碳普惠制试点,这是全国首个促进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碳减排的创新性机制。

  据了解,目前已有广州、中山、东莞、韶关、河源5个城市被纳入首批试点,这些地区将积极结合低碳社区、低碳园区建设,探索低碳交通、低碳校园、低碳酒店、低碳景区等普惠活动。今后,这些城市居民的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公交出行带来的碳减排量都被进行量化,通过一系列换算,得到相应的“碳币”,市民可凭“碳币”换取产品服务优惠等商业激励,如乘坐公交费用减免、超市购物优惠等。 

  “金融创新是碳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碳金融服务市场,被广东省提到重要日程。”谈到未来的发展,洪建武表示,一方面,需要创新更多的碳交易衍生品,吸引中间商、投资机构进场,通过交易发现配额价值;另一方面,需要开发碳资产的融资功能,解决更多企业的减排融资问题。

  据悉,广东目前已推出了碳交易法人账户透支、配额抵押融资两项金融产品,其中配额融资业务先后征得金融管理部门、证监、银监部门和相关银行的分行、总行同意,打通了碳融资的各个环节,是实实在在的一项创新服务。数据显示,2014年8月,华电广州大学城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浦发银行签署了抵押15万吨配额、融资500万元的协议,2015年6月,企业还贷并解押15万吨配额用于履约。据了解,广东将进一步推进碳金融衍生品服务中小企业,以解决更多企业的减排融资问题。 

  今年初,广东省还印发了《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管理实施细则》和《广东省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碳交易的管理制度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3月初,广东还完成了全国首笔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简称CCER)线上交易,此次交易由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向项目业主龙源电力股份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甘肃新安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购买CCER共 20万吨。广碳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碳所将推出一系列CCER交易相关优惠举措,包括简化开户手续、项目业主初始转让交易经手费优惠等,以吸引更多CCER项目来粤交易。

  洪建武说,今年,广东已申请将碳交易列入人大立法计划,计划出台更加严格的地方性法规,加强碳交易的强制力和约束力。接下来,广东将在巩固试点成效的基础上,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动向,加强创新性探索,积极主动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把广东建设成为国家级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和碳金融中心。

  当下,广东碳交易正处于第二个履约期内,笔者从广东省发改委了解到,本次履约的截止日期为6月20日,目前共有193家履约企业正在接受第三方机构的履约核查,从核查进展来看,经历了“一回生二回熟”的履约企业更加熟悉,也更加重视第二次的碳排放履约工作。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