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张家口热电公司:劳动竞赛升级转型深度服务中心工作
劳动竞赛是电力企业围绕中心开展的一项提升技能、激发活力的传统项目。运用多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员工素质提高和激励机制的进步,传统的劳动竞赛的优势和效果在减弱。如何提升劳动竞赛深度服务中心的能力、如何提升劳动竞赛的竞技性,是新时期电力企业需要思考和重新实践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河北大唐国际张家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从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出发,推动传统劳动竞赛的创新,引导激励广大员工投身到安全管理、抢发电量、配煤掺烧、提质增效、管控对标等中心工作中,实现增本领、提技能、强作为。
瞄准中心 多款竞赛齐发力
张家口热电公司结合“安康杯”“大唐杯”“保增促”劳动竞赛,紧密围绕安全生产、对标赶超、班组建设等中心工作,持续开展了运行指标星级竞赛、点检指标竞赛、降缺陷竞赛、检修竞赛、技术比武以及优秀合理化建议评选和科技项目攻关等劳动竞赛。
通过广大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抢发电量、配煤掺烧、降低供电煤耗、狠抓增收节支、实现经济运行,强化职工全面对标的意识;通过班组间开展“创建标杆班组”劳动竞赛,为各班组交流经验、查找不足提供平台,推动班组“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等工作落地,促进班组标准化建设水平提升;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进一步深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集控运行、点检定修、热工、继电保护、燃料采制化等多工种、多层次、多渠道的岗位练兵、技能培训、学习交流等竞赛活动,掀起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潮。
突破界限 增强竞技性
2017年,张家口热电公司启动了“降缺陷专项劳动竞赛”,打响了年度劳动竞赛第一抢。降缺陷专项劳动竞赛突破了专业界限,不管单专业完成还是多专业配合,只要是缺陷数量下降,都能参与评比获得奖励。突破专业界限,很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技术人员预判能力和准确度,确保设备缺陷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竞赛利用缺陷等级、缺陷数量“双下降”指标开展专业间的考评工作,确保设备的“四保持”,为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劳动竞赛的竞技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此项劳动竞赛得到了积极响应,设备部以降缺陷劳动竞赛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管理,先后修订《关于提升缺陷消除率和及时消缺率的通知》《关于加强缺陷考核分析的通知》《关于加强节假日及夜间消缺的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充分发动广大员工,号召各专业间出新招,见成效,争奖励。
热工专业遵循“四不放过”原则,不放过每条缺陷,不放过每条缺陷中暴露出的问题,不放过缺陷原因分析,不放过缺陷管理的每个环节,全面加强对缺陷的追责力度。综合专业针对2016年缺陷居高不下的问题,点检长组织点检和维护部人员对设备目前存在的问题逐条进行分析,深剖原因,制定了详细的降缺陷行动计划。锅炉专业结合机组的停备消缺,抓紧时间,提前安排部署,对本专业设备缺陷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会诊和治理。电气和继保专业也对自己的设备管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继续保持了专业缺陷量较低的良好局面。
对于各专业在缺陷管理方面暴露的共性问题,设备部管理人员深入思考,一方面对缺陷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其次将降缺陷劳动竞赛活动进一步深入各专业缺陷管理,激发大家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消缺质量,防止重复缺陷发生。竞赛奖励也带动起了部门和专业的奖惩力度,他们对劳动竞赛成绩落后、未按规定完成消缺任务的专业加大考核力度,做到奖优罚劣,鼓励先进,带动各专业齐头并进。
开展降缺陷劳动竞赛以来,设备部共编写签发缺陷分析单243 份,对复杂的缺陷召开专题分析会,制定防止缺陷重复发生的防范措施600 余条,二季度缺陷同比下降689 条,实现缺陷管理的全面提质增效。
通过开展降缺陷劳动竞赛活动,开展对缺陷性质和发生频率的分析,各专业深刻认识到抓好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是降缺陷的有效手段,各专业设备责任人全面梳理,根据设备说明书、设备保养手册,逐项说明定期工作是否完整,定期工作周期是否合理。生产副总经理带领专业人员逐项审定定期工作,提出了利用缺陷发生频次、暴露问题来校正定期周期是否合理的设备管理理念。通过科学合理制定定期工作,做到了“两少两多”,突发事件少了,周期规律的定期工作多了,加班抢修少了,提前预防多了,设备管理实现了“走在前”“走在先”,也彰显了降缺陷劳动竞赛在安全生产管理、设备可靠性提升方面的导向作用。
创新载体 推动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动力,更是企业进步和人才丰满度的标志。张家口热电公司在发挥劳动竞赛作用中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建立了合理化建议评定的E化平台,成立了节能环保和优化运行两个职工创新工作室,推动科技创新不断进步。
合理化建议征集评选是劳动竞赛的经典项目,在生产经营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收集、申报、审核过程一直处于“人工”状态,耗时耗力效率低下。为此,张家口热电公司创新网络载体,建立了网络申报、审批、评比的E化平台,所有合理化建议从提及到审批再到评级,全部实现了透明公开,每一位员工都能从管理平台上浏览到所有合理化建议,在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的同时,增强了激励性。五年来,张家口热电共征集合理化建议1292条,奖励931条,形成成果717条,创造经济效益3247万元。
随着合理化建议技术水平的不断攀升,为了提升成果的总结和提炼重视程度,实现与技术攻关项目的软连接,张家口热电公司先后在2013年和2014年成立了节能减排和优化运行创新工作室,5年来共实施创新项目61项,创造经济效益千万元。两个创新工作室相继被命名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节能环保创新工作室被还评为2015年“中国大唐集团示范型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人尚志强被评为“中国大唐集团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优秀负责人”,工作室成员马骋被评为“中国大唐集团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金牌职工”。
再一次推动创新工作室科技创新迈向新台阶的是创新成果发布会的连续成功举办。从2015年开始,张家口热电公司工会连续每年举办创新成果发布会,推进创新成果的培育、总结、提升和推广应用,三年来总经理嘉奖46项创新成果,18项典型成果现场发布,创新成果的含金量逐年提升,特别是在自主设计、创新改造上突破了零的记录,创造了丰厚的经济价值。
目前,张家口热电公司已取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成果29项;河北省电力行业QC成果6项、优秀科技质量成果2项;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奖2项,优化成果1项;大唐国际专利发明2项、科技成果17项,优秀合理化建议4项,政工类管理创新成果2项。创国家领先水平的《入场汽车煤管理集成创新》项目也取得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成果创国内领先水平鉴定证书”,《火电厂燃料管理“逆向追责法”的应用实践》也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及科学技术奖。
无论是合理化建议评选,还是创新成果发布,带动了广大员工参与创新成果攻坚的激情,推动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和管理创新,在努力培育“大唐工匠”,形成“小创新”汇集“大成果”的路上形成了新格局,也为鼓励想创新、能创新、善创新的团队和个人创造条件。
劳动竞赛从传统的常态化走向个性化,突出正向激励,持续向关键环节、攻坚项目施力,真正实现了“赛”出效益、“赛”出水平,实现了工会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良性交融,促进了企业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职工的素质和能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中核集团办公厅副主任履新北京
2018-09-01
- “黄金人“:中广核事业的“种子
2018-07-07
- 中广核台山核电EPR首堆工程“
2018-06-14
- 华能“90后”大调查
2018-05-18
- 大唐国际潮州发电:全员培训竞
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