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十四局凯雷高速公路项目部:一路风雨一路歌
寒风凛冽的冬日,记者驱车贵州黔东南进行现场采访。汽车奔驰在沪昆高速路上,苍山叠翠,独特的苗家吊脚楼、风雨桥不时从眼前闪过。来到凯里市一个叫三棵树的地方,右转至下长坡互通立交枢纽,就进入了通车不久的凯雷高速公路。
“凯雷高速的建成通车,标志着贵州省88个县2015年底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最后在我们手中圆满地变成了现实!”项目常务副经理袁金明自豪地说。
凯雷高速是贵州省高速路网规划建设“三年大会战”中“县县通高速”的最后一条。这是一条托起苗乡侗寨高速梦的希望之路,更是水电十四局实现变“水电人”为“路桥人”的转型创新之路。
“看速度,合同工期从33个月压缩到24个月,我们又提前合同半年,仅用18个月就投入营运;看质量,工程经受住了2014年2次、2015年5次,最大降雨量达367毫米洪水的严峻考验,交工验收时获得评委们的全票通过。”
从路基、桥梁、隧洞,到路面、机电、交安、服务区……水电十四局第一次全产业链地施工高速公路“交钥匙工程”,就将电建路桥的企业信用在贵州由D级提升至A级,成功地打赢了进军贵州公路施工建设的第一仗!
每天与时间赛跑
由集团路桥公司承建、水电十四局施工总承包的凯雷高速公路,起点衔接沪昆国家高速,终点为雷山连接线,主线全长21.919公里,连接线长5.824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总投资19.44亿元。主要工程为路基13.942公里,桥梁38座计13.717公里,隧道9条计13.291公里,设有下长坡、西江、黄里三处互通立交枢纽,桥隧比高达63%。
但凯雷高速合同价格总体较低,加之工期由计划的30个月压缩到24个月,项目从一开始就面临赶工期、抢产值及人员设备、周转性材料大幅投入的困难局面。
“我们来这里,承载着树立企业形象、开拓贵州市场,由‘水电人’变为‘路桥人’的转型升级之梦。无论有多困难,也必须打赢这一仗!”回忆起公路施工时的种种艰辛,袁金明依然声调激昂。
2013年11月29日开工以来,项目部创新管理,实施“小型矩阵式扁平化管理”,发挥项目组织的横向优势和职能部室的纵向优势,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职责明确、目标细化、考核量化,每天与时间赛跑,统筹协调、优质高效地推进项目建设。一个20亿的项目,他们仅用职工80来人。
由水电到公路,经验不足、能力不够,他们以意识的树立、规范的掌握、材料的检测、过程的严控为切入,从征地拆迁到大临建设,从桥下到梁场,从路基到路面,狠抓“首件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工艺固化、流程固化、资源固化,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施工技能,把标准化管理的优势转化成了良好的工程实物量。
“工作强度确实很大,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即使冬天也是早上7点半上班,天都还是黑的。我们也想休息,但如果不拚不抢,是不可能完成‘县县通高速’这一时间性、季节性非常强的政治任务的。”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贵州,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高山深谷,沟壑纵横,项目部承担的1252根桥桩不是在河中就是在悬崖上,34个隧道开口也必须抢在汛前安全进洞……
搅拌站的老同志周顺良,患上结石疼痛难耐、常常尿血,但仍然白天黑夜坚持上班4个月,直到施工高峰后才去住院。他说:“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不能拖了工程的后腿。”
那段时间, 50辆工程车在路上来来回回地拉运砂石骨料,工程每天要消耗水泥1000多吨。可关键时刻,水泥厂竟然供不上货了。30多岁的物资部主任张鹏举急红了眼,带着人、开着车2次将水泥厂的大门堵住,冲着人家厂长大嚷:“耽误了‘县县通高速’的政治任务,你负得了责?”
项目总工蔡安康介绍道:“路面每天要不间断地摊铺4000多吨沥青,一项草帽、一条毛巾、一个大水杯,我们从早上7点守到晚上12点,忍受着沥青170度的高温,测厚度和平整度、记碾压遍数。每天要喝十几斤水,鞋都跑破了好多双。”
为了狠抓工程进度,他们连续组织了“决战5·30”、“大干120天”、“百日攻坚”三次劳动竞赛,经受了7次大暴雨所造成的道路被毁、交通瘫痪、用电中断等严峻考验,还投入300多万元支援当地政府抢险救灾……
一路风雨一路歌。他们创下单日单个梁场预制T梁8片、单日单台架桥机架设T梁9片,Ⅳ级围岩条件下隧道上台阶月开挖152米等新记录。全年完成产值11亿元,最高月完成2.4亿元,全员人均年产值高达945.72万元。
2015年12月24日,凯雷山高速公路提前合同工期6个月,顺利交工验收并全面通车!一条标准化、示范性高速公路,玉带般镶嵌在贵州黔东南的崇山峻岭中,成为苗乡侗寨的靓丽风景。
花小钱办大事
“公路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我们的管理、技术和所使用的资源也应该是开放性的。” 站在已建成的凯雷高速最长大桥——南尧Ⅰ号桥旁,项目总工蔡安康介绍到:十四局过去干水电,完成10亿产值要1万人,转型后现在完成200亿才7000人。而其中的1000人,就完成了占到40%的非水电产值,靠的就是以开放创新的胸怀去认识市场、适应市场、竞技市场、培育市场。
项目部选择作业队,并不局限于熟悉的水电施工队伍,而是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他们以作业队的施工能力和信誉为核心,全过程参与考核,选择社会最优秀的资源。中标后,作业队自购设备打包经营,绝不允许转包分包。在他们那里,“低价不中标”的事例并不鲜见。
“队伍的选择要慎之又慎,否则造成窝工、扯不完的皮,拖延了工期,我们可承受不起啊。”袁金明说。
一次,项目经理刘涛在检查工作时发现,一个工点原计划的上午要上边坡作业的挖机,并没有就位。叫来作业队负责人一问,说是边坡下正好停着一台坏了的设备,如果挖机上坡作业,挖下来的渣土可能损坏停着的设备。刘涛态度明确:“就是损坏设备,挖机也必须按计划立即就位工作!耽误了工期,哪一头的损失更大?”
刘涛说:“对作业队的管控要严、要细,根据时间节点目标动态调整的设备、人员投入,必须‘火着枪响’地马上执行,做到想抢就能抢、抢了就能赢!我们可是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呀。”
生产副经理张金权向我们介绍:这两年,项目部来了20来名大学生,都分散在3个工区管控现场。施工管理容易得罪人,但他们管理起来毫不留情,该整改的必须整改,该返工的必须返工。为了冲刺通车目标,他们没有休息日,很少回家,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经过两年的实际锻炼,已成为项目部的管理骨干。在工地上,你只要看到又黑又瘦的年轻人,那肯定是现场技术员。
汛前抢完桥桩施工,是实现工期目标的关键。可有的作业队只有几根桥桩的工程量,不愿过多投入设备。项目部作出承诺:设备搬运费,项目部给!“现在给100万,后面可能就节省1000万。”
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事情还很多。他们花钱6万与当地气象部门签定合同,提前预知工区每天早中晚的天气情况,进而超前合理地谋划工作重点、工序衔接,确保进度;他们花钱15万,与中铁四院合作对生活办公营地进行地质勘查评估,避开危险源确保人员安全……
以开放创新的胸怀认识市场、适应市场、竞技市场、培育市场,使凯雷高速建设成果丰硕:他们探索运用的半刚性路基层中的白云岩材料、隧道中沥青路面温拌阻燃技术和储能发光材料,节约了大量成本;改进的桥梁防撞护栏沉降缝工艺,线条平直、衔接圆顺;首创的预制梁板“保温棚蒸汽养生法”,保证了低温下T梁的混凝土质量、提高了工效;施工的边坡框格梁防护,成型美观,质量优良;采用“盘扣式满堂立杆支架”新工艺施工的互通立交枢纽大桥,得到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的多次称赞。贵州省在建高速公路建设现场会,对他们的施工管理给予了“处处是亮点”的由衷评价……
将贵州省“县县通高速”的蓝图变为现实,促进苗乡侗寨经济发展,是电建人坚定不移的目标!
一路风雨一路歌。凯雷项目部先后获得贵州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企业”、“标准化建设示范项目部”和“百日攻坚劳动竞赛优秀项目部”等荣誉。省交通厅、质监局将凯雷高速评定为“贵州省样板工程”,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工程造价类专业协作组、北京市公路学会等多家单位,对项目部的标准化建设成果、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优质快速施工纷纷点赞。
一石激起千层浪,“凯雷效应”已经形成。2015年6月28日,总投资达55亿元,由十四局总承包施工的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建设大道和龙水路项目正式签定协议,年底已全线开工。
2016年1月18日,水电十四局中标贵州铜仁市3481公里的“十三五”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TR标段,总投资近30亿元……
- 宁东发电: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3-03
- 淮北市电视台聚焦大唐淮北发电
2016-04-14
- · 电建核电公司沙特吉赞项目:红海东岸展波澜
- · 江西水电中电投分宜电厂扩建工程项目:追求卓越 铸就经典
- · 两河口水电站一二·五联合体:同心协力争先创优 志镶雪域高原璀璨明珠
- · 国家电投人才学院:一流班组,向新而生
- · 水电十一局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中牟项目经理部劳动竞赛拔得头筹背后的“三件宝贝”
- ·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 · 全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投产发电――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项目建设纪实
- · 电建铁军山东电建一公司:建功“一带一路”献礼祖国华诞
-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电解二分厂副厂长刘玉轩:电解槽里装着的“创新梦”
- · 水电五局:奋斗2018,追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