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管理 > 实践案例 > 正文

【“不变的底色是奋斗”系列报道之三・创新篇】科技创新“加速跑”

  2021-01-31 00:00:00    来源: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
A- A+
电力18讯:

编者按:2021年岁首,《中国华电》杂志、官方网站和微信特别策划“不变的底色是奋斗”系列报道,既是对2020的回顾与铭记,更是对刚刚开启的2021新征程的致敬与畅想。今天刊发系列报道第三篇《创新篇 ・ 科技创新“加速跑”》。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的骨干力量和国家队。2020年,中国华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释放创新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书写了一份创新驱动发展的靓丽答卷。

 

牵住“牛鼻子”关键 做好顶层设计

2020年9月,中国华电组织召开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宣布由23名能源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组成的“中国华电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公司建立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印发《2019-2023年重点研发项目计划》,实施十大重点科技项目。

中国华电结合总部机构改革,突出核心职能,成立科技信息部,强化科技创新管理。抓好集团公司中央研究院职能建设。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拥有分布式能源、燃气轮机监测诊断等国家级科技平台。

积极谋划“十四五”科技工作的开篇布局,组织编制“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符合实际需求的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以及9项重点研发任务和10个主要研究领域方向。结合中国华电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推进,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协调管理机制,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统筹、研发经费统筹和智力资源统筹,建立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积极构建华电科技创新生态圈,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吸纳和利用外部科技资源,联合清华大学、东方电气、华为等高校、科研院所、设备厂家,充分发挥现有国家级研发平台的作用,共同推进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形成有效支撑重点研发方向的科研合作机构集群,“强强联合”破解创新难点,有效推进科技水平整体提升。

 

攻关“卡脖子”难题 掌握核心技术

中国华电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力攻关“卡脖子”难题。2020年,公司技术攻关成效显著,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构筑起覆盖火电、水电、风电、电网的“睿”系列电力工控产品,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生产企业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推动我国能源安全和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

――公司“新型多温区SCR脱硝催化剂与低能耗脱硝技术及应用”荣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内同类型企业中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由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主导制定的ISO 23222《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价》国际标准以及参加制定的另2项国家标准,三项国际标准的发布是中国华电国际标准化工作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实现了集团在国际标准化主导编制方面的历史突破。

――2020年,中国华电授权专利数量再创新高,获授权专利1338项,同比增加19.2%。

 

推进“数智化”转型 引领产业升级

中国华电以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为目标,找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切入口,从战略层面推动“数字华电”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推动存量资产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全面释放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走进渤海湾一隅的华电莱州公司,你会惊叹这个国内首个集“智能照明、智能吹灰、数字煤场、现场总线、GIL封闭线路、烟气深度余热利用”等尖端科技于一体的火电项目数字化水平,只需一个按钮,就可以实现数百个阀门开关、参数设置、设备切换、启停工作自动操作。与传统机组启动方式相比,仅冷态工况下的开机时间就可节省达5个小时,极大提高机组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来到华电煤业隆德煤矿211工作面,会完全颠覆对传统煤矿的认知,这里没有机械轰鸣、没有煤尘飞扬、没有人员忙碌,采煤机割煤、拉架、推溜全部自动完成。该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自2019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采煤611.45万吨,通过建设“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少人”的智能煤矿,不仅提高了采煤效率,更大大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在位于兰州新区的华电甘肃公司远程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只需要动动鼠标,就可以看到远在1200多公里外风光电场站的实时情况,可以远程控制每一台风机、光伏逆变器的运行,管理每一个场站的负荷出力。在公司系统已建成的风电、太阳能远程集控系统里,“集中管理、集中监控、集中检修、少人值守”均已实现。

中国华电大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和支撑平台建设,在国内同类型企业中率先发布综合能源服务行动计划,启动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建设。截至2020年底,公司已投产综合能源项目37个,正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满足人民对智慧能源的需求作出华电贡献。

 

发挥“众创型”优势 汇聚创新合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2020年,中国华电研究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择优引进“高精尖缺”人才,积极选拔推荐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第十五届高技能人才。与此同时,着力优化评价激励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强化分配激励导向,构建职业生涯管理与岗位胜任能力相结合的创新人才体系,建立和完善量才选用、人尽其才的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拓宽科技人才职业发展空间。

“公司这么重视我们科研人员,一定要抓紧研究、加快推进手头项目落地!”得知自己被评为企业资深高级科技专家,华电科工一名“85后”科研人高兴地说。

据悉,华电科工建立科技专家评选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打造了一支由46名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公司在研科技项目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十三五”期间,中国华电系统开展科研项目千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2项,省部(行业)级科技进步奖97项、授权专利4964项。科技创新的星星之火已形成燎原之势,正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磅礴动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抢抓数字新基建机遇

2021-01-25

南方电网:以数字化转型催生高质

2021-01-25

中广核: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 建

2021-01-25

改革开放四十年丨中核二四公司

2018-10-21

热点排行
  • ·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选登⑥】东方风来花满径
  • · 改革开放40年:蒙能新能源公司追风逐日的绿色韶华
  • · 中国重燃:全速高质量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 张伟华:联合能源集团海外投资运营经验交流
  • · 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丨中核二三因核而生 由核而强 以核为本
  • ·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巴彦淖尔电业局:改革开放四十年 谱写巴电新篇章
  • · 华电能源:“塑质工程”开启提素之旅
  • · 大厂县供电: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厂实践
  • · 章丘公司:坚定信心 真抓实干 加快创建“一体两翼三型”一流综合能源供应服务商
  •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丨中核二四公司:实干担当谋改革 创新求变促改革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