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吧我的CHD(一):破解经营难题的“山东方案”
发电量完成85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11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利润继续保持集团区域公司首位。 火电利用小时5119小时, 超过集团“三同”标杆值60小时。 争取市场电量301亿千瓦时, 占山东省市场电量的34.5%, 高于装机比3.88个百分点。 △ 华电山东公司 中国华电2018工作会系列报道《奋斗吧我的CHD》第一期,带你了解华电山东破解经营难题的“山东方案”! 2017年面对异常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中国华电山东公司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破解经营难题提供了“山东方案”。 方案一: 抢滩市场营销“桥头堡” 2017年,电力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电力企业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征更加明显,山东省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用户达1792家,同比增加1139家,公示的售电企业超越广东居全国首位,电力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 △ 2017年电力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 面对电力市场改革大潮,山东公司保持高度的敏锐性,改变传统经营观念,一切以用户、市场为导向,全力开拓电、热市场,为增产增收增效,抢占市场份额,提前适应市场化改革“落子布局”。 01 及时调整营销战略-开发大客户 △ 举办媒体公众开放日,电力大用户走进发电企业 及时调整营销战略,积极收集全省直购电大用户信息,主动与潜在用户联系,对重点地区、特殊大用户开展实地调研,举办大用户直供电研讨会,与各大用户面对面沟通、服务,编制、印刷直购电宣传册,推销品牌竞争优势,“跑马圈地”拓展客户资源。按照“区域统筹,分片包干”原则,各单位纷纷“跑出去”,相继开辟华电资产尚未分布的东营、临沂、聊城、滨州等电量“根据地”。莱州公司2017年签约电量48.7亿千瓦时,潍坊公司签约大用户131家。 △ 举办大用户直供电对接座谈会 02 强化电量责任落实 只拿到“订单”还不算“落袋为安”,只有发得出、赚得赢才是“好买卖”。山东公司充分考虑检修、煤价、用电季节变化等特点优化发电时机,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积极抢发电量,提高负荷率。 按照效益最大化、指标最低化、“三同”最优化原则开展机组经济运行调度,推进所属单位大小机组之间、不同单位之间、市场电量、电煤奖励电量等电量优化工作,除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外,100万、60万千瓦等级机组全方式运行;12.5万千瓦等小容量机组,原则上除供暖期以及迎峰度夏负荷紧张期外全部停运,其他机组按照边际贡献排序确定开停机顺序。全年共优化电量70.51亿千瓦时,增加效益近2.66亿元。 同时,加快由单一发电向发售一体化转变,2017年11月16日,华电山东能源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此前,邹城热力公司代表山东公司与全省449家用户签订代理协议,代理双边电量226亿千瓦时,并按照签约量的多少实施阶梯价格,通过做大售电业务,平抑用电量偏差,为山东公司适应市场、参与竞争赢得了主动。 03 全力做大热力市场 “供热是效益的增长点,是节能降耗的关键,要坚持以热保电、智能供热、品牌供热,全力做大热力市场。”把供热作为“两大主业”之一,以供热降能耗、提效益,是山东公司提质增效的重要一环。章丘公司依托区位优势,积极拓展章丘、济南两城的供热市场,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并努力开拓工业蒸汽市场;坚持“趸售替代”和“直供发展”双驱推进,青岛地区实现总供热面积达到3300万平方米…… 2017年,山东公司新拓展供热面积260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拓展任务,总面积突破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全年完成售热量4397万吉焦,同比增长16.5%,多个企业成为当地的清洁供热“担当”。在保民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大力拓宽热力市场也为山东公司“以热定电”、保证利用小时增添了“保险”。 方案二: 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 “可控固定费用同比压缩等16项目标均已完成,全方位压降成本,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取得良好效果。”翻看山东公司提质增效增收节支完成情况报表,各项数据均优于预期目标。在这鲜亮数据的背后,记录了山东公司一年来开源节流“任务逐级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目标逐级保障”的破冰历程。 01 加强对标管理-坚定不移降煤价 在煤价一片“涨声”中,山东公司加强对标管理,坚定不移降煤价。加强区域煤炭采购战略协同,定期组织燃料协调会,全年入厂标煤单价低于山东省电煤价格指数。入厂煤价每周分析,强化过程管控,科学制定采购和库存策略。 △ 加强煤炭管理,精心做好燃煤掺烧掺配工作 △ 加大低质底价煤采购、掺烧力度 加大低价煤掺烧力度,全年累计掺烧564万吨,节约燃料成本约2.4亿元。加大长协煤采购、协调力度,提高省内长协兑现率,累计获得电煤奖励电量18.92亿千瓦时,占山东省电煤奖励电量的47.3%,增利1.8亿元。 02 加强能耗指标月度管控
△ 加强设备治理改造,提高设备安全经济性能 为降低成本不惜“抠牙缝”,从机组能耗上“强筋骨”。加强能耗指标月度管控,应用最新节能减排技术,各单位对症下药,自主创新,做好节能文章。 邹县电厂实施三级节能控制,在全国火电大机组竞赛中屡获佳绩;莱城电厂“六维节能”管控模式,激发全员立足岗位深挖降耗潜力,年创效益数百万元;滕州公司建立鲁班工匠院、职工创新创效工作室,在企业范围内大兴科技节能创新之风…… 2017年山东公司供电煤耗同比降低2.12克/千瓦时,增加效益8429万元;综合厂用电率完成6.81%,较承包预算低0.18个百分点,增加效益1619万元。 △ 加强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 加强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严格履行大修及维护费用审批程序,检修及材料费较承包预算压减增效1.88亿。牢固树立“零资金存量”理念,统筹抓好区域融资集中管控,资金成本率同比降低0.12%,把资金管理优势转化为低成本优势。做好成本“减法”的同时,做好政策争取“加法”,落实财税费优惠政策争取方案,43台机组环保电价全部到位。 方案三: 开拓转型发展“新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清洁能源加快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山东公司直面火电装机容量偏大这一结构性矛盾,确立“加大资源拓展力度,补足新能源发展短板,持续优化结构布局”的发展策略,调结构、优布局,在转型中破难题、补短板、增效益。 01 经过转型公关-风光发展不断加速 新理念汇注发展新动力。经过近几年的转型攻关,山东公司风光发展不断加速,形成开工投产一批、核准在建一批、拓展储备一批的发展梯队。2017年投产风电15万千瓦,同比增长22%,运营风光电达到88万千瓦,同比增长22%,核准待开工25万千瓦,为后续发展鼓足了干劲。 △ 风光发展不断加速 02 天然气项目不断发力 “风光”亮眼的同时,山东公司在天然气项目上不断发力。自2016年底青岛2×9F级燃机热电联产项目核准“打响头炮”,2017年,又完成章丘、龙口2×9F级燃机和东营经开区2×42MW分布式“三核准”,超前实现山东省“泛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燃机和分布式战略布局。 目前,正全力推进青岛、章丘燃机项目建设,确保在2019年采暖季前实现投产“山东省首台重型燃机”的目标。在灵活分散的小容量项目上,山东公司分毫必争,东营经开区2台42兆瓦分布式核准,淄博经开区、东营广饶分布式发起,潍坊垃圾气化耦合发电试点等形成梯次推进格局。 △ 龙口2×9F级燃机规划图 继2009年后,再次面对煤价高涨带来的经营困境,华电山东公司从单能煤电向多能互补的转型中,获取了更多抵抗风险的能力。相比煤价摊薄的火电利润,2017年山东公司新能源机组以5%的容量占比赚得13%的利润贡献,结构优化“红利”逐步显现。 进入2018年,乘着党的十九大东风,山东公司将继续解题新常态,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沿着“十三五”“3128”发展目标奋斗前行,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