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供电局凯里(舟溪)500千伏变电站:精益求精 一次成优
本网讯 在美丽的苗乡侗寨——黔东南的苗岭山下,矗立着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凯里(舟溪)500千伏变电站(以下简称“舟溪变”)。自舟溪变工程动工以来,各参建单位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管理方面都朝着“高标准达标投产、争创国家优质工程”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细致入微地谋划工程管理过程中点点滴滴,精心打磨每一项工序,不断破解每一道难题,各项施工管理和工艺水平达到了全国电力行业领先水平。2017年6月舟溪变工程荣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舟溪变从设计开始就高度重视,要求生产和基建技术人员以创建国内优质工程为目标,打造精品工程。”贵州电网公司凯里供电局局长王祥说,舟溪变工程就是“将工作一次做好”作为典范,坚持“策划先行、样板引路、过程控制、一次成优”。
注重设计
舟溪变工程,是《南方电网公司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颁布以来贵州电网应用的首个500千伏工程。作为设计单位的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合理应用标准设计的方案和模块,严格按照南方电网公司基建部最新颁布的《3C绿色电网建设指南》的要求建设绿色电网工程。
“从工程项目开始,就注重设计策划,有别于以往的变电站工程。”王祥说,以创国优为目标,按照南方电网120个创优样板点,优化设计方案,促使施工实施标准化作业,铸造精品工程。
舟溪变作为创建优质工程的变电站,凯里供电局在策划设计上就明确了目标,在合法性、施工工艺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有关部委的审核。而以往建设的变电站工程,目标不明确,施工工艺、标准没有严格的要求。
从策划设计之初,舟溪变在土地的有效利用方面,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了变电站的节能环保、设备应用、智能化建设等,整个工作外观简洁大方、绿色环保。
“按传统的设计,采用常用的设备和布置方式,变电站的征地面积大,土方、挡土墙、护坡等工程量大,不仅增加施工难度,也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凯里供电局总工程师龙家焕说,舟溪变按照紧凑型户外HGIS和GIS的布局,不仅整体美观,而且节约了土地,与同等级其他变电站相比,节约了土地资源11.5%。
设计中,很多细小的方面都进行了综合考虑,如在建筑物外立面空调机位设计上,采用统一设计,巧妙进进行隐蔽处理,既不影响建筑外观,还充分表达了工业建筑的特点。
“舟溪变工程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一次成优,内实外光,色泽一致,同时在电气安装工艺有特色……”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评审专家组对舟溪变工程第一印象的评价,表示此项工程创优目标明确,创优前期策划、过程实施有效,有较强的创优意识。
强化管理
“工作目标明确、方案因地制宜、措施有的放矢”成为了整个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和创优策划的明确思路。那么如何在工程建设中,同步做好创优工作,加强管理就是重要的工作。
“基建工程管理,核心就是技经管理,也是‘两精两优’的最高体现。”王祥说,舟溪变工程从设计开始重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督办管理,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整改,强化过程管控,确保了整个工程进度的提前完成、质量的优质和技术的精湛。
在项目管理中,凯里供电局组织精兵强将和涉及各专业的高尖技术人才参与到工程的建设中,做好现场督促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实现安全可控、质量优良的管理效果。
“第一次管理这么大的项目,不仅要按照标准做好,还要做得更优,我们确实是摸着石头过河。”谈起项目管理,凯里供电局基建部主任吴昌弦深有体会说,建设这么大的项目,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更是培养了干部,锻炼了人才。
按照创优目标,舟溪变工程从开始建设之初就严格推行标准化建设、标准管理流程落地,落实南方电网“六个管理”工作实施;督促施工过程倡导绿色施工理念,贯彻《绿色施工导则》;编制了详细的《WHS点划分表》和《旁站监理方案》;对参与关键工程的每位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对高空作业、高压试验等关键工序做好安全旁站工作。
同时,整个工程,凯里供电局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多次召开协调会,对阶段性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深入研究讨论,有效管控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创新工艺
全站建筑物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一次成优,内实外光,色泽一致;
HGIS和GIS 基础预埋件标高及平整度误差小,高差控制 2毫米内,达到设备安装无垫片。
……
“舟溪变按照‘3C’绿色电网技术研究应用,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流程’研究,高标准、严要求,创新科技成果和 QC 管理。” 凯里500千伏业主项目部经理梁勇说,舟溪变推广、应用了“五新”及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有效改善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抗压强度、抗裂性能、抗渗透性能、抗冲击能力等。
清水混凝土工艺是舟溪变整个工程的主要特点,如在设备外露基础、防火墙施工方面,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
通过不断优化建筑布置,控制总建筑面积,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屋面和外墙采取环保保温材料,减少照明和空调用电。施工中全面落实绿色施工方案,使用节能灯具、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等材料,显著降耗,室内装饰选用环保材料,全站绿化覆盖率达 72%。
不仅如此,在建设工艺和材料使用上,还处处考虑降低养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建筑业的‘十项新技术’,我们就用了六大类十四项,如在防火墙,施工时就都用上了新材料、新技术来改进工艺。”梁勇介绍道。
精益求精
“精耕细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理念,在施工现场被作业人员称作“三精”牌创优法宝。
以南网120个样板点为指引,用标准化、规范化、经典的工程引导变电站工程建设,将一个个适用于该工程的管理模式、方法、技术等都应用到了工程建设中。
“不论是电气工程,还是建筑物工程,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工程都要统一标准,确保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努力把各项工艺做成精品。”负责施工的广西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负责人王佑对如何提升施工质量明确了要求。
施工管理过程中,项目部全面实行施工工艺实体样板试点,坚持“凡事有策划,凡事有标准,凡事有试点,凡事有验收”的工作方法,努力实现策划一步到位,标准尺度统一,监督检查严格,确保达到人员零违章,工艺零缺陷目标。
针对清水混凝土消除蜂窝麻面,漏浆及气泡等常见质量通病,施工单位派专人编制施工方案,组织大家充分讨论,确定QC攻关课题。
按照确定的QC课题,避免了抹灰开裂、空鼓甚至脱落的质量隐患提升工程质量,混凝土结构不需要装饰,舍去了涂料、饰面等化工产品,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
王佑说,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开展技术比武、内部培训,组织学习施工质量文件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员工创优意识和业务水平,为工程“一次成优”创造了良好条件。
通过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广大员工用心血与汗水,用使命感和责任心,克服了施工紧、外协难度大等困难,舟溪变工程提前实现了预期工作目标。全站 414 个分项工程合格率 100%,86 个分部工程合格率 100%,21 个单位工程优良率 100%,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可靠,沉降均匀、稳定。(陈举 蔡兴文 姜小玲)
信息链接:凯里(舟溪)500千伏变电站的建成投运,与500 千伏施秉变电站实现联网,缓解贵州西电东送中通道(福泉—施秉双回 500千伏线路)送电压力,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强省战略的推进提高有力的支撑。同时加强了凯里城市电网结构,解决了凯里地区及周边 500 千伏电源点网架薄弱问题,提高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增强凯里电网适应性,有力保障了凯里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
该变电站工程先后获得2016年度贵州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奖、2016年度中国南方电网基建工程优秀设计奖、2017年度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优质工程奖,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投资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进行奖3项、省部级QC成果奖3项。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