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国际:“虚拟”班组创“实效”
“班组人员请注意!请大家穿好检修服,十五分钟内到院内集合!”
随着班长在工作群内的紧急集合命令,班组人员迅速整装列队在锅炉院内。
“因启动前调试发现3号炉B引风机动调液压缸漏油不起压,很可能影响锅炉正常启动点火,需紧急进行风机揭盖抢修及更换液压缸……”
班长简要进行了工作布置和安全提醒后,大家立即开赴现场投入抢修。他们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一干就是将近24个小时。
这不是部门某个实际班组的生产抢修场景,而是中电国际姚孟发电公司锅炉设备检修部党支部从原有6个班组抽调党(团)员及技术骨干组成的应急团队――“第七突击班组”。这是个为应对部门人力紧缺,在发生急、难、险、重任务的紧急时刻保障安全生产时提供人力、技术支持的“虚拟班组”。
姚孟发电公司锅炉设备检修部负责全公司5台火力发电机组锅炉、脱硫、脱硝、除灰系统的设备维护、日常临检及等级检修标准项目。2005年以来先后历经数次改制,人员老龄化占比逐年上升。近年来,机组为满足环保、安全、节能等要求多次进行大型技改,锅炉设备检修部管辖设备不断增加,部门多数班组人员配置情况无法很好地满足设备突发问题的处置。
尤其是2015年以来,部门人员老龄化愈加严重,每年新入职人员仅2人左右,技术力量流失严重,青年员工比例低,安全生产工作压力巨大。
汇聚众智,探索破解部门班组老龄化困境
2015年7月,锅炉设备检修部党支部在支委会上提出“集思广益,探讨解决部门员工老龄化和检修任务繁重突出矛盾的问题”。支部书记组织分析部门人员现状和生产状态,提出一系列人员不足给安全生产带来的系列问题。有建议班组整合解决人力不足的,有建议培养员工一专多能的,有建议成立青年突击队的,讨论异常激烈。最后,支部书记综合大家意见建议,做出了“成立虚拟组织――‘第七突击班组’的决定”。
之所以命名“第七突击班组”,是因为当时的锅炉设备检修部行政编制只有六个班组,如此命名既能体现部门行政管理意志,又能彰显基层党支部的引领作用。
明确管理模式,打造“一支部 一品牌”
党支部组织召开支部大会,确定“班组”整体构架,并结合生产工作实际需要,把“第七突击班组”作为支部建设品牌。
“班组”定员15人,支委成员2名、班长1名,其他成员由各班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生产技术骨干组成。主要负责部门紧急、重要设备抢修;重大生产任务的人力和技术保障;围绕生产中心组织开展部门设备文明治理提升;党/团公益活动推动。
由于人员抽自各班,力量相对平均,对人员派出班组日常生产影响不大,支部给予派出班组留有1至2名的人员动态调整空间可以保证派出班组的既定工作也能够正常开展。
党支部提出明确要求,“第七突击班组”不但要在行动上凸显责任和担当,更要在思想上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2018年夏季,正值迎峰度夏发电高峰期,该公司5台机组满负荷运行,因当地区域空气质量较差,公司严禁干灰汽车外运,每天除灰设备要承担上万吨湿排灰渣输送至灰场,锅炉湿排灰系统压力空前。加上系统设备老化,超负荷运行,故障频发,抢修频繁,危及机组安全运行。党支部立即组织“第七突击班组”12人给予全方位支援,他们分成白班和夜班,24小时值守现场,对险情和缺陷即时发生即时处理。大家冒着高温酷暑,在闷热的40度泵房连续作战十几天。
近年来,该公司机组每年实施的技改项目持续不断,涉及部门区域的外包工程多且工期紧,施工高空作业、交叉作业、起吊作业频繁,安全风险尤为突出。如何确保工程安全,履职一岗双责呢?
党支部安排两名支委成员负责,抽调部分“第七突击班组”成员,成立针对外包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旁站监督组”。他们结合实际,制定旁站监督制度和管理要求,制定管理人员外包工程巡视管理规定,制作脚手架、保温规范标准卡,推行旁站监督日志等系列管理措施,始终对外包工程实施全过程、全时段的过程管理。
“第七突击班组”成立三年以来,累计实施设备紧急抢修20余次,专项文明生产治理10余次,承担公司4台机组设备设施目视化管理提升治理,外包工程安全旁站监督管理等工作164项(次)。其中,累计排查并制止外包工程现场各类违章2800余项,发现处置重大安全隐患30余项,组织专项安全学习16次,停工约谈外包工程负责人8次,为降低外包工程安全风险提供了可靠保障。
截至目前,中电国际“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各基层单位党组织按照集团公司党组、中电国际党委各项部署,紧密结合安全生产经营发展等实际工作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形成多项品牌和特色,极大地推动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为集团战略落地在中电国际取得实效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