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高砂水电公司:用“多维”思想,深挖“管理红利”
2018年,福建华电高砂水电有限公司坚定不移坚持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把“管理最优化、效益最大化”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全方位挖掘“管理红利”。截至11月底,该公司实现发电量 1.52亿千瓦时,盈利1千余万元,为确保全面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底线思维挖掘“安全红利”
安全是就最大“红利”,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该公司将夯实安全基础、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作为获取“安全红利”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在2018年第一次安委会上,该公司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军令状”,再由部门牵头层层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标措施,将责任细化、分解、传递、落实,一级抓一级、压实各级人员肩上的安全生产责任,构建闭环落实的责任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并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加大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过程管理及技术监督管控等方面工作力度,不断查找安全管理漏洞,以环境零危险、设备零缺陷、管理零漏洞、人员零违章为导向,全面修订安全规章制度,落实生产安全措施。
用目标思维挖掘“电量红利”
2018年初,该公司未雨绸缪,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流域巡库、遥测站巡检,与水文、气象部门及上游水库签订报汛协议,水情测报系统升级改造,建立水陆空全天候、全方位、无遗漏的水情测报机制;面对流域的枯水年,理性应对,跟进上游流域各次稀薄降水,加强雨水情信息监测,准确预报,提前腾库,确保滴水入库,在全力抢发电量的同时,加强水库优化调度,强化水库经济调度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运用,充分发挥流域经济联合调度的作用,加强与调度的沟通力度,争取足量电量计划,水工、运行、检修人员同频联动,精细调控入库流量、库水位、机组负荷之间的关系,保持机组处于高效水头区运行,提高水能利用率,实现电量产出最大化,为该公司赢取了实实在在的“电量红利”。
用价值思维挖掘“创新红利”
2018年初,在科技与创新工作座谈会上,该公司对全年科技项目现状进行剖析,确定科技创新工作方向,确立科技创新项目“清单”,既有“制作拆装正反推力轴承瓦测温电阻头的专用工具”等“五小”创新项目,也有“精益领先,质量提升”等管理创新项目,更有“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优化研究”等科研项目,覆盖生产经营各个方面。通过开展推行精益化管理、年度科技成果评优、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等手段,鼓励员工积极创新,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通过集体的智慧,彻底解决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的重大缺陷和技术难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科技创新活力,实现攻关有人才、项目有储备、创新有扶持,推广有价值、企业有效益。
用利他思维挖掘“文化红利”
文化创新是促进管理创新的内生动力。只有用利他思维加强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爱企如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将“文化红利”理念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凝聚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2018年来,该公司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以集团公司《华电宪章》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高峰”企业文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通过实施企业文化落地工程,推进企业管理上水平,最大限度地把干部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上来,在思想上与企业同心、行为上与企业同步、目标上与企业同向,形成员工与企业“心相通、意相投、情相融”“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厚爱企业”的和谐氛围。
一年来,该公司将“精打细算,步步为赢”的经营理念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尺,强调成本管理,精细计划,开源节流,面对改革发展中不可预知的困难,迎难而上,步步为营,稳健经营。在企业发展的各个时段,积极调整,不断突破、细心规划、持续发展,最终通过实现“管理红利”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