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供电ELS电网线损管理系统上线运行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黄述安 胡玖斌 报道 9月30日,国网商洛公司随着ELS 3.0电网线损管理系统所有数据全部实现远程智能化的采集、计算、分析,自此结束了变电人员长达几十年的人工就地手动抄录、计算、分析电量这一艰巨而繁杂的工作。ELS 3.0电网线损管理系统是陕西瑞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原ELS 1.0单机版系统,ELS 2.0离线系统而研发的具有高度远程智能化电量线损管理系统,商洛公司自2012年10月起与陕西瑞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历时三年,终于全面上线运行,它的运行具有标志性意义,是电网设备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直接体现,也增强了我公司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减少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线损数据的精确性、及时性,也为我公司体质增效、节能减排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记得有一次,在月底用户电量结算过程中发现,通过该系统分析发现山阳县中村110千伏变电站五洲矿业公司电量比上一月少计量120多万度电,但现场数据、远程数据也一致,也未发现计量表计任何问题,但经过专业班组深入检查发现计量回来某一电流接线松动所导致,经过营销部门沟通协调进行了电量追补,为公司挽回了近五十万元的经济损失。还有一次,在通过分析线损时发现,很快发现了某一10千伏出线线损比平时高了0.3个百分点,是由于该线路加装的压降设备所造成电量少计量。像这样为迅速查找、分析少计量异常的例子很多,如果放在过去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的,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精力去做。
在推进ELS 3.0系统建设过程中,商洛公司付出了无数的心血。首先是对ELS系统电能表计底度、倍率、计量关系等基础数据进行维护,因涉及周期长,多数表计都经历过几次更换,此过程基础数据修改维护都是由变电运维值班员一个个人工录入;第二部分就是每个月四次的人工现场抄表与远程数据核对。商洛地区山路崎岖,多数变电站路途遥远且路况复杂,每次在抄录完成返回后都已很晚,但是我们的值班员却依然不能休息,除了传统的的电量、母线平衡、线损、变损等基础计算外,为配合ELS 3.0上线,运维人员还要对远程采集数据进行核对、分析,对采集器通信中断、数据混乱、数据错误等问题进行梳理分类之后进行解决处理。此外还有每年两次的24小时抄表核对工作。经过三年多近百次的核对、修改、梳理终于保证了目前所有计量表计的远程采集数据百分百准确。最后一个阶段就是配合调度完成ELS 3.0系统各项数据计算关系等确认工作。
ELS 3.0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实现了对商洛地区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73座变电站和17座小水火电站,169个主网回路、349条馈路专线用户,102台主配变压器,251条母线的913台设备数以万计的电量、电压、功率等数据的小时级自动采集、分析、计算,实现了商洛地区城市、农村客户采集装置停电事件和供电电压监测点的每日按整点自动采集,大大减轻了运维人员工作量,有效提高数据及时性和工作效率,有力支撑了电能质量的精益化管理;通过对生产、营销、调度等专业系统的接口改造,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打破专业壁垒,促进了各专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电能质量主站系统充分发掘海量信息潜在价值,归纳总结电网运行及相关指标运行规律,构建电网风险评估、在线监测预警和辅助分析功能,为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全面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还能通过及时发现电能指标异动,实现指标的提前预测和超前管控,进一步减少重复停电,是提升公司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三年来,我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克服系统融合复杂、基础数据对应量大、设备升级改造点多面广等诸多困难,总部各部门协同机制流畅,基层各单位配合执行有力,建设单位支撑服务到位,高质量地完成了系统建设任务。
ELS 是一套集数据集成、理论线损管理、统计线损管理、线损分析、降损辅助决策、指标考核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于一体的管理系统,是一套自动化、准确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线损全过程管理系统。它的上线运行,是公司“三集五大”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体现,为推进“大检修”运维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
周小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