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来的奶酪――潍坊海化供电局开拓电力市场侧记
2002-11-06 18:06:1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由于历史原因,山东省潍坊市区北部的道口镇、大家洼镇以及全部企事业单位一直由潍坊海洋化工集团的自备电厂供电。这里是一年四季白茫茫的盐碱滩,这块特殊地域上的电力市场是本属于电业部门的“奶酪”,却长时间被别人享用。潍坊供电公司面对这种局面,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决心找回本属于自己的“奶酪”,1996年5月,经当时的山东省电力局批准,潍坊电业局海化供电局在此挂牌运行。几年来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结束了海化开发区18年由社会转供电的历史,也为潍坊供电公司开辟了一个新的电力增长点。
挺进滩涂
成立于1995年的山东潍坊市海洋化工开发区经过7年的风雨洗礼,已成为潍坊北部一颗耀眼的明珠。伴随着海洋开发区发展壮大而成立的潍坊电业局海化供电局,知难而进,诚信经营,短短五年的功夫,月售电量由刚接管时的40万千瓦时增加到如今的300多万千瓦时,海化电业人在这茫茫北海滩上尽显时代风流。
由于历史原因,五年前,这里的道口镇、大家洼镇以及全部企事业单位都由海洋化工集团的自备电厂供电。1996年5月,经省电力局批准,潍坊电业局海化供电局在此挂牌运行。1997年11月28日,110千伏大家洼变电站一次送电成功,10千伏道口线切割部分社会用电户也一次成功。从而,结束了该海化开发区18年由社会转供电的历史,也为潍坊局开辟了一个新的电力增长点。
短短几年的时间,在海化供电局工作的那帮电力职工,始终牢记潍坊局关于“我们不但要挤进去,还要站住脚”的要求,舍小家顾大家,在远离城区的盐缄滩上默默地耕耘着,用辛勤和真诚,树立起了“潍电人”的良好形象。面对政府不支持,客户不理解的外部环境,海化局干部职工通过真诚的服务,可靠的供电,占领了大部分电力市场, 特别是近两年电量以2-3倍的速度快速增长。目前,已有60个村、202个企事业单位划归电网供电,总容量达2.8万千伏安,平均负荷达4600千瓦,最高负荷达7000千瓦,年供电量达4100万千瓦时。
奉献无悔
海化开发区具有丰富的卤水资源和海洋化工资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这里远离市区,滩涂茫茫。当地谚语说得好:“一年四季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为了抢夺这块肥美的电力市场,电力职工们离开喧嚣繁华的闹市,带着对家人的深深内疚,牢记潍坊局领导的嘱托,默默地奉献在北海滩涂。
这是一个仅有10名同志的袖珍小局,九男一女。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有许多敬业爱岗的动人故事。
李玉亮,海化供电局用电营业科科长,带领着一名职工。不仅负责着海化局所有客户的电费抄、核、收,用电检查、报装接电,还担负着未改接客户的商谈工作。由于上班地点离家太远(70余公里),往往是在单位上一住一周,去年,在妻子怀孕的时候,他也无法照顾。眼看妻子就要临产了,他利用难得回家的一次机会,把母亲接到家中照顾妻子。晚上,他一边听着妻子善意的埋怨,一边收拾着家务,第二天一大早把妻子交待给母亲就准备出发,临走时快要临产的妻子多么希望丈夫留下来啊。是啊,快要临产的妻子,谁不希望自己的丈夫陪伴在身边?可是为了市场的开拓他不能!
2001年2月16日下午,肆虐的狂风在怪吼,漫天的大雪裹卷着沙尘。下午三点,海化局接到市局调度通知,10千伏裕源线速端跳闸重合不成。事故就是命令,海化供电局大洼供电所所长张建中立即带领同事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巡查,凛冽的北风卷着雪花打在脸上,眼睛都难以睁开,但他们为了及早排除故障全然不顾这些。奔波了近4个小时,终于在裕源化工厂找到了故障点,并迅速隔离故障设备,恢复了供电。事情本来到此为止了,用户的故障设备完全可以由用户自行处理,但张建中和其他职工考虑到如果不帮他们当晚处理好,就有可能冻坏化工设备。于是他又组织人员给化工厂处理故障设备,直到晚上十点多才恢复了供电。可是,维修完了,张建中还不忘对客户再三叮嘱,向他们讲解不加强安全管理的后果以及给他人造成的损失,这一谈就到了十一点钟,到此时他还粒米未尽,滴水未喝。可是蛮横的客户却对他说,“熊样,有啥了不起,滚!”顿时,冤屈的泪水充满了张建中的双眼,他迷迷糊糊地回到单位,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伤心时。这样的委屈,海化人几乎都遇到过。
由于海化局远离<
挺进滩涂
成立于1995年的山东潍坊市海洋化工开发区经过7年的风雨洗礼,已成为潍坊北部一颗耀眼的明珠。伴随着海洋开发区发展壮大而成立的潍坊电业局海化供电局,知难而进,诚信经营,短短五年的功夫,月售电量由刚接管时的40万千瓦时增加到如今的300多万千瓦时,海化电业人在这茫茫北海滩上尽显时代风流。
由于历史原因,五年前,这里的道口镇、大家洼镇以及全部企事业单位都由海洋化工集团的自备电厂供电。1996年5月,经省电力局批准,潍坊电业局海化供电局在此挂牌运行。1997年11月28日,110千伏大家洼变电站一次送电成功,10千伏道口线切割部分社会用电户也一次成功。从而,结束了该海化开发区18年由社会转供电的历史,也为潍坊局开辟了一个新的电力增长点。
短短几年的时间,在海化供电局工作的那帮电力职工,始终牢记潍坊局关于“我们不但要挤进去,还要站住脚”的要求,舍小家顾大家,在远离城区的盐缄滩上默默地耕耘着,用辛勤和真诚,树立起了“潍电人”的良好形象。面对政府不支持,客户不理解的外部环境,海化局干部职工通过真诚的服务,可靠的供电,占领了大部分电力市场, 特别是近两年电量以2-3倍的速度快速增长。目前,已有60个村、202个企事业单位划归电网供电,总容量达2.8万千伏安,平均负荷达4600千瓦,最高负荷达7000千瓦,年供电量达4100万千瓦时。
奉献无悔
海化开发区具有丰富的卤水资源和海洋化工资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这里远离市区,滩涂茫茫。当地谚语说得好:“一年四季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为了抢夺这块肥美的电力市场,电力职工们离开喧嚣繁华的闹市,带着对家人的深深内疚,牢记潍坊局领导的嘱托,默默地奉献在北海滩涂。
这是一个仅有10名同志的袖珍小局,九男一女。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有许多敬业爱岗的动人故事。
李玉亮,海化供电局用电营业科科长,带领着一名职工。不仅负责着海化局所有客户的电费抄、核、收,用电检查、报装接电,还担负着未改接客户的商谈工作。由于上班地点离家太远(70余公里),往往是在单位上一住一周,去年,在妻子怀孕的时候,他也无法照顾。眼看妻子就要临产了,他利用难得回家的一次机会,把母亲接到家中照顾妻子。晚上,他一边听着妻子善意的埋怨,一边收拾着家务,第二天一大早把妻子交待给母亲就准备出发,临走时快要临产的妻子多么希望丈夫留下来啊。是啊,快要临产的妻子,谁不希望自己的丈夫陪伴在身边?可是为了市场的开拓他不能!
2001年2月16日下午,肆虐的狂风在怪吼,漫天的大雪裹卷着沙尘。下午三点,海化局接到市局调度通知,10千伏裕源线速端跳闸重合不成。事故就是命令,海化供电局大洼供电所所长张建中立即带领同事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巡查,凛冽的北风卷着雪花打在脸上,眼睛都难以睁开,但他们为了及早排除故障全然不顾这些。奔波了近4个小时,终于在裕源化工厂找到了故障点,并迅速隔离故障设备,恢复了供电。事情本来到此为止了,用户的故障设备完全可以由用户自行处理,但张建中和其他职工考虑到如果不帮他们当晚处理好,就有可能冻坏化工设备。于是他又组织人员给化工厂处理故障设备,直到晚上十点多才恢复了供电。可是,维修完了,张建中还不忘对客户再三叮嘱,向他们讲解不加强安全管理的后果以及给他人造成的损失,这一谈就到了十一点钟,到此时他还粒米未尽,滴水未喝。可是蛮横的客户却对他说,“熊样,有啥了不起,滚!”顿时,冤屈的泪水充满了张建中的双眼,他迷迷糊糊地回到单位,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伤心时。这样的委屈,海化人几乎都遇到过。
由于海化局远离<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