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科技 > 科技人物 > 正文

河南一电工醉心“发明” 32年获26项国家专利

  2013-06-09 23:07:05    来源: 
A- A+
电力18讯:河南平顶山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朱玉伟32年来醉心于带电作业工具的“发明”,他先后研制出的26项新型作业工具获得国家专利,并因此成为河南省电力系统第一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一线电力工人。

  今年54岁的朱玉伟,1981年从南阳电力技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平顶山供电公司,从1985年开始担任带电作业班班长,至今,他已经在这个班长职位上做了近30年。

  “带电作业,就是在不停电的状态下,在高空进行作业,”作为带电作业班的班长朱玉伟说,自己和工友们在工作时随时都面对着两大危险:高空和高压。

  1981年,中国第一条500kw线路姚武线开始投运,带电作业始终是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那时候,我们进退强电场主要用的是‘吊篮法’,这种方法自控性很差,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进退强电场的时间,工作的时候很危险。”朱玉伟说由于这是当时中国第一条500kw线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工人作业的时候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1985年朱玉伟开始担任带电作业班班长后就一直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难题,1988年他带领带电班成员在实践中发明了独脚梯进出强电场法,这种梯子能分节、可长可短,作业者可以随时调整进出强电场的间距和时间,而且十分方便,和其它工具相比,所用时间很少,安全也有保证。该成果89年通过了河南省组织的鉴定,并获河南省电力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华中网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这应该算是我的第一个‘发明’,”朱玉伟说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在实际操作种发现了不安全的因素,或是对于作业速度有影响的因素,他都会竭尽全力的去想办法解决它。

  慢慢的“自动闭锁软梯支架”、“遥控放线飞车”、“便携式手摇绞磨”……,一件件实用的带电作业工具应运而生,不仅在河南全省推广还申请到了国家专利。2010年,公司为曾多次荣获“劳动模范”的朱玉伟成立了“劳模工作室”,让他带领一个团队来搞研发。

  “我所有的发明都是和我们带电作业有关的,”朱玉伟说,作为一个老电工,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我的工友们每天都能安安全全的回家。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清华电机系博士国奖获得者都在

2018-10-04

热点排行
  • · 王伟胜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 河南一电工醉心“发明” 32年获26项国家专利
  • · 平顶山一供电带班班长发明20余项国家新型专利
  • · 曲靖劳模工作室:着眼技术创新助推电网发展
  • · 辽宁电科院:潘景龙入选首批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技术委员会专家
  • · 舒印彪当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新一届理事长
  • · 清华电机系博士国奖获得者都在研究什么?
  • · 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何鑫刚创新工作室为智能变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 湖北电科院青年创新工作室引领创新创效
  • · 喜讯!阮新波教授获顶级SCI期刊IEEE JESTPE最佳副主编奖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