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因电越来越亮——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关内”农改纪实
您是否还记得,那些属于灯的故事?一盏光线微弱的煤油灯,陪伴着青涩的童年。在偏僻遥远的乡野山村里,在密密匝匝的村居民宅中,借着淡淡的灯光,让思绪在《葫芦娃》和《一千零一夜》的章节中飞翔,儿时的灵魂在董存瑞、雷峰的故事中接受洗礼。
后来,一盏昏黄的白炽灯,改变了生活。只需轻轻一拉那根细绳,昏黄的灯光顿时照耀着走进文山题海,走进金庸、琼瑶,青春时的梦想在灯下烁烁发光。
如今,生活在节能灯、LED灯下,漆黑的夜晚被赶走,那耀眼的光茫涌来,人们生活在明亮幸福的世界里。
可是,您知道吗?在一年多以前,北川羌族自治县还有俗称“关内”的5个半乡镇,即:北川县青片、白什、马槽、片口、桃龙五个乡,以及小坝镇外白片区、坝底乡双河村。幅员面积1095平方公里,42个行政村5个社区共计6428户22961人,还生活在小水电自供区,依旧是昏黄如豆的灯光相伴,他们的生存现状,一如笔者年少:电压低得不能用电饭煲煮饭,电灯暗得还要点蜡烛才能看清楚字,动力加工用电得避开群众用电高峰期,机器才能勉强运转。
令人惊喜的是,自2016年以来,北川羌族自治县携国网绵阳供电公司一道,组织 人、 支施工队伍,以超常规的力度分 批实施小水电自供区农网改造,第一批 个村已完工,剩下的 村预计在 月底可以全面完工,工作进度和工程质量得到县人民政府和当地百姓的高度肯定。小水电自供区的村民将彻底告别昏黄暗淡的灯光,迎接光明、幸福的生活。
自供区改造,一个都不少
北川羌族自治县山峦起伏,河流密布,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为解决用电问题,大办小水电,电力自产自销,形成了自供区现象。由于自供区电力设施简陋、发电丰枯不均,用电价格不一、电能损耗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用电需求也大幅增长,电力设施得不到改造升级,用电不稳定、不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
“煮饭半生熟,电灯像鬼火,磨面磨一宿”,回忆起农网改造前的情形,片口乡民新村村民魏天华调侃的话语中满是苦涩,我们用电有四怕:怕风、怕雨、怕雪、怕雷电。用电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关内”共有小水电站15座,总装机容量37010千瓦,农改之初,“关内”电力建设情况可谓触目惊心,电线是一拆三的破股线,电杆是腐朽的木柱子,遇上大风大雨,延伸到山头的破股电线被几根“木棍”电杆支撑着,在风雨中剧烈晃动,摇摇欲坠。6428户村民共用几十台容量基本为20千伏安的变压器。即便是如此劣质的低电压电,每千瓦时的价格却也高到1.2元左右,是大网电价的2倍以上。不仅如此,电力设施建设标准极底、可靠性极差、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冰箱用不了、空调启不了、做饭煮不熟,老百姓用电仍然停留在“有电用”的原始阶段。日复一日 ,自供区用电问题成了阻碍“关内”统筹发展的“拦路虎”,村民脱贫致富的“绊脚石”。老百姓对“用好电”的诉求十强烈。
“必须加快‘关内’自供区农网改造的进度,必须保质保量超前完成电改!老百姓多在这样的环境中多生活一天,就多遭一天罪!”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智明,在深入小水电自供区走访时,斩钉截铁地说,“农网改造事关民生、民计、民利,需要什么支持,县里就给什么支持!”
一组组庞大的数据、一道道艰巨的难题,摆在了李智明的桌上;一道道热切的目光、一个个迫切的期待,一直浮现在李智明的脑海。
动员会上,李智明指出,小水电自供区农网改造是破解电力瓶颈、切实解决农村用电难、用电贵、维修难的民生工程。尽管自供区农网改造的问题多、难度大、成本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全县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攻坚克难,要从改善民生、脱贫攻坚战略高度出发,努力解决自供区农民用电难、用电贵的问题!
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必将挑起改造羌乡电网的重担,刻不容缓。
2015年12月28日,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正式签署《北川羌族自治县农村电网改造工作合作协议书》,随即将“关内”42个行政村5个社区全部纳入农改范围,一个也不少!
强化责任,一个都不缺
考虑到农网改造时间紧、任务重、矛盾多,北川羌族自治县采取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部门职责等方式,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强化组织保障:北川羌族自治县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最强领导班子和最精工作班子,首先,组建农网改造领导小组,由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智明担任组长,国网北川县供电公司总经理李忠兴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县法改局、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等13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明确每个成员单位的具体责任。同时,从发改局、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等部门抽调12名同志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日常工作。此外,“关内”5个半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具体协调农网改造工作。
强化乡镇责任:乡镇对农网改造实行分片包干,乡镇干部随叫随到,每个行政村都有一名乡镇干部负责处理农改施工过程中的矛盾和突发事件,保证改造工作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关内”所涉及的国网北川县小坝供电所、坝底供电所作为农改前沿阵地,不仅担负着现有供区的供电任务,还担负着自供区百姓改造前的用电协调,小坝供电所所长银见华,见工期紧、担子重,硬是带病都不下火线,别离妻儿,长年驻扎深山,坚持奋战在施工现场,奔赴在网改一线;坝底供电所所长岳定林,因工作调配,2017年5月到任坝底供电所时,农网改造正如火如荼,为了坚守岗位,推进农网改造,岳定林狠心扔下孕中妻子,待再次回家,妻子已被推进产房,如今儿子足满两月,但对父亲的脸庞,依然是陌生的。
宣传发动,一个都不落
为了营造良好的农改氛围,绵阳供电公司与北川羌族自治县一道,召开县、乡、村三级会议,层层动员部署,并出动宣传车辆 多台次,张贴宣传标语 多份,农网推进协调启动会42场等,进村入户做宣传,向“关内“老百姓发出“错失农改,遗憾终身”的呐喊,将农网改造的目的、意义、任务、要求宣传到“三个领域”,即:宣传到“关内”所有乡镇干部、宣传到每个村组、宣传到每个村民的心坎上、脑海里。通过宣传,“关内”老百姓认识到农网改造的巨大好处:改掉的是落后设施,造就的是先进设施;改掉的是贫穷和野蛮,造就的是富裕和文明,从而为改造工作扫清思想障碍,形成合力、减少阻力。
优化环境,一个都不“容”
良好的施工环境是确保改造顺利完成的关键。实现施工环境“零障碍”,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疏导与依法打击相结合,坚决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恶意阻工、无理上访等行为,对非法行为实行“零容忍”。
2017年9月16日,农网改造施工队正在片口乡晒金村紧张施工,有两户村民不同意电杆立在自已家门前,当天正好是周六,小坝供电所所长银见华接到电话,生怕造成阻工,已连续五周没有回家的银见华,刚到家还没来得及坐下,又立即从县城出发,片口乡党委书记陈伟也从成都赶到村里,当他们说服两户村民时,已是凌晨,施工队终于将电杆顺利安放到位。
当施工队进驻北川青片乡时,一位80多岁老人思想不通,她说以前修水电站占了她家耕地,后来与水电站签了优惠电价的协议,若国家电网接管后就取消了优惠电价,叫她以后怎么过?了解到老人的实际困难后,乡镇干部耐心地向老人解释了农网改造的种种好处,当日,坝底供电所所长岳定林随即带领供电所员工,义务为老人更换了全部室内线,安装了崭新的节能灯和空气开关,并把老人确定为坝底供电所关爱对象。最终,大家的耐心感动了老人,施工得以顺利开展。
万事俱备,光明送至深山
2017年3月10日,片口乡民新村举行了一场简朴而隆重的通电仪式,这次通电仪式标志着国网绵阳供电公司自供区农网改造第一批 ?个工程项目圆满完成。民新村农改工程的顺利完工,拉开了“关内”电力建设的序幕。
随着工程的全面铺开,寂静的大山深处热闹起来,各工程点上随处可见施工人员起早贪黑忙碌的身影,阵阵激情的号子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蜿蜒曲折的山道上留下了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电力建设者们串串深深的足迹。
由于村民大都生活在山高坡陡、道路不通的大山之中,居住分散,自然环境极差。加上山区气候多变,给工程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首先材料搬运成了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将一圈圈几千斤重的铝线运到施工地点,施工人员将线圈分成无数个小圈,肩扛背驮的向施工地点艰难跋涉,运送铝线的队伍如银龙般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而上;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可谓举步维艰,架设一档10千伏线路得跨越几个山头,山底就是近10米宽的白草河河流,施工过程中,电力员工要在50多度的陡坡上,拉着导线在树丛里钻,从山头走到山底后,又要在近10米宽的河流中踏浪而过,再从同样陡的山坡爬到对面山头。
“每一次下来,人都得筋疲力尽,手上、身上全是伤痕”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施工队长贾永斌说。架设线路的过程中,由于车辆无法到达现场,崇山峻岭中,坡陡弯急,蜿蜒的小路只有一人宽,施工队员只能用自已的肩膀扛起上千斤重的电杆和重达几十斤的绝缘子、横担、导线等铁附件攀爬至施工现场。电力施工人员手脚磨破、肩上压出道道血痕,可没有人叫过一声苦累。他们用自已的血肉之躯扛起了上千斤重的电杆和铁附件的同时,也扛起了山区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片希望与梦想!
小水电自供区的农网改造工程,无疑为当地群众释放了改革的红利。
盼星盼月盼电亮,自供区的百姓终于迎来了“舒心电、幸福光”。2017年12月17日,当走进片口乡晒金村、民新村几个刚完工的农改村,见到的是清一色的水泥电杆、整齐划一的架空导线,还有规范崭新的配电房,供电设施有了脱胎骨的变化。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总经理严光升十分欣慰:“改造后农网设施实现‘鸟枪换炮’,30年不落后。”
大电网时代实现了居民用户同网同价,大幅降低了农村电价,农民负担更轻了。“切割机、粉碎机、搅拌机,想咋用就咋用,昔日连想都不敢想的三相动力电,已牵到家里,养鸡养猪,加工青饲料和草料,随时都可以将电闸一合,一切搞定,再也不用背到十里八乡找磨房了”晒金村村民彭国双激动地说。
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饭煲、电磁炉;夜幕下的村民,早早收工,一家人围着炉火,打开电视,“秀才不出门,知晓天下事”,家里闲置多年的洗衣机,终于欢快的转动起来,不少村民还买起了空调,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电通了,灯亮了,座座寂静的山村,迎来了现代文明的光茫,凝望着明亮的灯光,看着亮堂堂的家,山里人的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淳朴的人们端出醇香的米酒向电力工人表达着发自内心的真挚谢意,用串串响亮的鞭炮迎接着光明的到来。历经 个月的艰苦奋战,工程新建10千伏线路 公里,低压线路 公里,新增变压器 台, 台变压器容量均由20千伏安增容至50-200千伏安,同时囊括6428户下户线和智能电表安装,解决了“关内”百姓的用电问题。
“关内”供区农网改造一步一个脚印,以超常规的力度、爱民惠民的热度,去实现了农网改造工程的“不可能、难超越。”有理由相信,在下一步工作中,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将再接再励、高效推进,全面实现所有农网改造任务,为羌乡儿女构筑起经济、优质、安全的新型农村供电体系,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雪峰山下,沟壑纵横的羌山大地,农改的精彩还在继续,山乡的夜空将更加明亮!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