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陕西发电公司:精准调度,踏浪而歌――陕西公司系统抗击汉江流域“9.2”洪水纪实
2012-09-17 09:16:3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陕轩)8月31日至9月2日,陕南地区普降大到暴雨,这次暴雨来势猛、范围广、量级大,导致汉江及其支流遭遇近10年未有的超警戒洪水,防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
面对险情,大唐陕西发电公司要求石泉、喜河、蜀河3座水电站全力以赴,防汛抗洪,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全。随着汛情加剧,9月1日晚,陕西公司派员冒着倾盆大雨赶赴陕南现场督战,3家水电企业紧急动员,有力有序有效,迎战暴雨洪水,在千里汉江谱写了一曲防汛抗洪的壮歌……
石泉:科学调度变“防”为“迎”
暴雨前一周,石泉水电厂收到的所有信息都预示几天后流域将有一场大暴雨。对此,该厂未雨绸缪,从8月26日起开始腾库发电,29日,积极联系省调申请5台机组全部满发,逐步将水位降至393.81米……
山雨欲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为确保所有泄洪设施万无一失,该厂检修人员全面检查了闸门控制电气回路,开展了闸门操作模拟试验,对排水沟洞进行检查清理;观测人员从进厂公路到坝面再深入坝腹,跑遍大坝上上下下,认真测量记录各种数据;水调人员对雷达水位计及户外通讯设备、报警线路进行全面检查……
8月30日,大雨来临,陕西省发布暴雨蓝色预警。31日,暴雨如注,提升为黄色预警,随着气象预报的不断更新,洪水也在逐步升级。
雨量准不准?来水是否接近预测流量?如何制定出最优调度方案,最大限度找到防汛和发电最佳结合点?除了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手段之外,这其中还有许多难以预控的因素。
8月31日22时,洪水初澜,石泉水库进入洪水调度期。由于这次为全流域性降雨,降雨过程自西向东沿江而下形成流量叠加,加之汉江流域有4个暴雨中心形成的特殊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洪水陡涨陡落。面对起涨很快、来势汹汹的洪水,石泉水电厂上下积极行动,厂领导坐镇水调指挥中心,实地参与调度;全体员工严阵以待,各司其职,信心百倍,奋力迎战。
9月1日11时30分,入库流量达4000立方米/秒,该厂开启大底孔、5号中孔开始泄洪,检修人员冒着大雨拆除电动门,关闭1、2号厂房进厂大门,固定尾水门机和栏杆等设备。15时11分,下泄流量超过6000立方米/秒,该厂发布防汛应急1号令。
水,如断了线的风筝,涨得实在太快了!16时30分,下泄流量已超过10000立方米/秒,该厂发布防汛应急2号令。此时,369高程的进厂公路和门卫值班室已被淹没。
位于大坝右侧的水调指挥中心内忙碌而紧张,上游暗流涌动的洪水和咆哮飞泻的激流在此一览无余,泄洪形成的强大气流和震动导致门窗“嘭、嘭”直响,低沉而有力,令人心悸。一字排开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数台电脑和电话,画面不停转换,水调值班人员有的盯紧石泉――喜河水调自动化系统,有的在汇总信息、计算数据,有的忙着接打电话……一条条指令,一项项水情、雨情、天气变化的数据通过电话、传真、短信汇集到这里,经过水调人员汇总、测算、会商后,迅速发送到各级防汛部门、水文站、下游电厂以及部门班组……激流的轰鸣声,电话铃声,短信铃声,传真机的信号声,水调值班人员短暂、清晰而又肯定的话语声,相互交织、此起彼伏、紧张热烈。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浊浪滔滔的洪水、上下游水库、沿江的城市乡村……如何做到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同时,实现洪水效益的最大化,考验他们的不仅是统筹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彰显调度水平的高低。
9月1日下午,安康市主管防汛的副市长来到该厂水调班,召开了防汛抗洪现场会,要求精确调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日18时,根据上游流量情况,水调人员预测到洪水最大入库流量140000立方米/秒将在9月2日凌晨1时左右出现。对此,该厂立即向市防汛指挥部请示,开大闸门,加大泄量,提前预泄,降低水库水位,错峰迎洪。
9月2日凌晨1时,13600立方米/秒最大入库流量如期而至,安全通过,这是该厂归属集团公司近10年来汉江流域最大洪水。正是由于该厂对洪水准确测算和合理调度,确保了大坝安然无恙。尽管已有20年的调度经验,水调员董新丽至今难以忘怀:“当时还是有些紧张,直到最大洪峰安全通过,大家的心才落了下去。”
最大洪峰已经安全通过,但抢发电量的攻坚战依然在持续,该厂员工自动自发齐参与。令该厂发电部副主任洪华感动的是,当她给检修公司经理打电话要求打捞浮渣、降低机组压差时,回答她的是:“早已开始了。”
水调人员密切关注水情,每半个小时进行一次机组压差人工测量,根据水调自动化系统、水库运行图和卫星云图、人工报汛流量表等测算流量、水位,结合洪峰消退情况及时关闭闸门减小泄量,开展洪尾拦蓄;检修人员冒雨打捞浮渣,及时降低机组压差,保证机组出力;运行人员根据水头时时调整,确保5台机组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领导靠前指挥,全体员工众志成城,成功错峰900立方米/秒,滞洪3小时,在充分发挥削峰、滞洪、错峰作用的同时全力抢发增发电量。截至9月10日16时,该厂当月已累计发电5210万千瓦时。
“石泉――喜河水调自动化系统比较完备,非常准确,水调人员业务精通,经验丰富,在洪水面前做到了科学应对,有条不紊,成功调度。”陕西公司一名资深水电专家如此评价。
喜河:安全度过建厂以来最大洪水
9月1日16时,陕西省防总启动汉江汉中段Ⅱ级防汛应急响应,汉江公司喜河水电厂牢牢把握“防汛第一、发电第二”主线,积极行动,快速反应,紧急部署,全力迎战。
由于暴雨洪水发生时恰逢周末,除值班以外的员工多在家,然而在接到命令后,大家没有一丝犹豫,纷纷从驻地石泉县冒着道路塌方、山体滑坡的危险,在瓢泼大雨中艰难行进40多公里,赶赴防汛抢险第一线。当日12时,该厂总工程师张文强在水工班组织召开水情会商会,在分析这次洪水成峰时间短、上下游洪峰流量叠加、流量大特点的同时,要求大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全力以赴。该厂厂长井永强坐镇现场,检查各项度汛措施落实情况,叮嘱大家克服麻痹思想,严格执行特大洪水应急预案,通力合作,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精心调度,夺取全胜。
暴雨洪水来势迅猛,一场防洪度汛大会战悄然打响。值班员坚守岗位,白天黑夜连轴转;机械班组织人员关闭进厂大门和廊道密封门,专人监视机组顶盖排水泵运行情况;电气班在倾盆大雨中对户外设备进行防雨检查,对重点隐患部位采取临时遮盖措施;维护人员根据汛情变化,将设备巡回频次由原来的一天一巡回增加到两小时一巡回;闸门操作人员驻守水工班,紧盯来水趋势,期间,共计操作闸门10次,基本均在夜间操作,无一差错。
整个洪水调度过程中,值班人员结合喜河水库特点,精心计算,反复比较和优化各种调度方案,始终坚持出库流量小于入库流量的原则,积极参与汉江干流错峰调度,在确保大坝自身安全度汛的前提下,有力地支援地方防汛工作。
9月1日11时,随着上游石泉水库开闸泄洪,喜河水库入库流量不断增大,12时30分,该厂关闭进厂大门;13时30分,下泄流量达5000立方米/秒,发布1号防汛命令;14时30分,开启第一孔闸门4号表孔开始泄洪。随着入库流量的不断加大,该厂先后开启2号中孔,3、5、2、1号表孔参与泄洪;23时,下泄流量达到10000立方米/秒,发布2号防汛命令。
9月2日7时,流量13000立方米/秒的建厂以来最大洪峰入库,最大出库流量12500立方米/秒,为下游成功削峰500立方米/秒,有效缓解了安康城区防洪压力。
从9月4日起,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基础上,该厂抓住争发电量的黄金时段,最大限度地保证3台机组超额定出力运行。4日至9日,总发电量达2732.1万千瓦时,其中超发电量达140.1万千瓦时。
蜀河:众志成城勇降“秋汛”
“汛情就是命令”,面对洪水,汉江蜀河水电厂全体员工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守岗位,确保安全度过今年第三次洪汛。
严峻的汛情为装备溢流式厂房和贯流式机组的蜀河水电厂带来又一次考验。如果下泻流量超过10000立方米/秒,大坝下游的蜀河镇将被淹没。对此,该厂水情值班人员连续作战,加强联系,实时掌握有关情况,确保在第一时间提供可靠详尽的防汛资料。水工班班长杨号带领同事3天3夜连续奋战,眼睛布满血丝,嗓子沙哑,将洪水信息及早通报蜀河镇,通过防汛广播一遍一遍预警播报泄洪流量,为蜀河镇百姓提早撤离赢得宝贵时间。
经过上游石泉和安康水库全力削峰,从9月2日1时15分,蜀河水电厂先后分别开启2、1、3、4号泄洪闸及1号厂房表孔共5孔泄洪闸门参与泄洪。16时,7700立方米/秒的洪峰顺利通过蜀河大坝,蜀河镇平安无事。
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基础上,该厂积极抢发电量,针对贯流式机组在厂顶溢流期间不能发电的实际,在机组全停前,运行职工按照预案,增加巡查频次,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重新运行后,当班值长适时向调度提交申请,最终接近满负荷运行;闸门操作人员日夜坚守,现场待命;应急分队、后勤保障小组按照应急预案分级相应,确保整体联动,安全处理突发事件同时,提前进行腾库,最大可能地降低水库水位,为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9月4日8时,该厂在这次洪水中累计入、出库水量分别为9.352和9.254亿立方米;泄洪闸门启闭操作33次,机组启停11次,抢发电量75万千瓦时,实现了安全度汛、抢发电量既定目标,书写了抗洪抢险的英雄赞歌。
目前,新一轮暴雨正在进行,3座水电企业职工又精神抖擞,全力投入鏖战之中…… (张昌 纪丹 汪华 高晓欣 卢楠 杨号 方毅)
面对险情,大唐陕西发电公司要求石泉、喜河、蜀河3座水电站全力以赴,防汛抗洪,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全。随着汛情加剧,9月1日晚,陕西公司派员冒着倾盆大雨赶赴陕南现场督战,3家水电企业紧急动员,有力有序有效,迎战暴雨洪水,在千里汉江谱写了一曲防汛抗洪的壮歌……
石泉:科学调度变“防”为“迎”
暴雨前一周,石泉水电厂收到的所有信息都预示几天后流域将有一场大暴雨。对此,该厂未雨绸缪,从8月26日起开始腾库发电,29日,积极联系省调申请5台机组全部满发,逐步将水位降至393.81米……
山雨欲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为确保所有泄洪设施万无一失,该厂检修人员全面检查了闸门控制电气回路,开展了闸门操作模拟试验,对排水沟洞进行检查清理;观测人员从进厂公路到坝面再深入坝腹,跑遍大坝上上下下,认真测量记录各种数据;水调人员对雷达水位计及户外通讯设备、报警线路进行全面检查……
8月30日,大雨来临,陕西省发布暴雨蓝色预警。31日,暴雨如注,提升为黄色预警,随着气象预报的不断更新,洪水也在逐步升级。
雨量准不准?来水是否接近预测流量?如何制定出最优调度方案,最大限度找到防汛和发电最佳结合点?除了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手段之外,这其中还有许多难以预控的因素。
8月31日22时,洪水初澜,石泉水库进入洪水调度期。由于这次为全流域性降雨,降雨过程自西向东沿江而下形成流量叠加,加之汉江流域有4个暴雨中心形成的特殊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洪水陡涨陡落。面对起涨很快、来势汹汹的洪水,石泉水电厂上下积极行动,厂领导坐镇水调指挥中心,实地参与调度;全体员工严阵以待,各司其职,信心百倍,奋力迎战。
9月1日11时30分,入库流量达4000立方米/秒,该厂开启大底孔、5号中孔开始泄洪,检修人员冒着大雨拆除电动门,关闭1、2号厂房进厂大门,固定尾水门机和栏杆等设备。15时11分,下泄流量超过6000立方米/秒,该厂发布防汛应急1号令。
水,如断了线的风筝,涨得实在太快了!16时30分,下泄流量已超过10000立方米/秒,该厂发布防汛应急2号令。此时,369高程的进厂公路和门卫值班室已被淹没。
位于大坝右侧的水调指挥中心内忙碌而紧张,上游暗流涌动的洪水和咆哮飞泻的激流在此一览无余,泄洪形成的强大气流和震动导致门窗“嘭、嘭”直响,低沉而有力,令人心悸。一字排开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数台电脑和电话,画面不停转换,水调值班人员有的盯紧石泉――喜河水调自动化系统,有的在汇总信息、计算数据,有的忙着接打电话……一条条指令,一项项水情、雨情、天气变化的数据通过电话、传真、短信汇集到这里,经过水调人员汇总、测算、会商后,迅速发送到各级防汛部门、水文站、下游电厂以及部门班组……激流的轰鸣声,电话铃声,短信铃声,传真机的信号声,水调值班人员短暂、清晰而又肯定的话语声,相互交织、此起彼伏、紧张热烈。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浊浪滔滔的洪水、上下游水库、沿江的城市乡村……如何做到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同时,实现洪水效益的最大化,考验他们的不仅是统筹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彰显调度水平的高低。
9月1日下午,安康市主管防汛的副市长来到该厂水调班,召开了防汛抗洪现场会,要求精确调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日18时,根据上游流量情况,水调人员预测到洪水最大入库流量140000立方米/秒将在9月2日凌晨1时左右出现。对此,该厂立即向市防汛指挥部请示,开大闸门,加大泄量,提前预泄,降低水库水位,错峰迎洪。
9月2日凌晨1时,13600立方米/秒最大入库流量如期而至,安全通过,这是该厂归属集团公司近10年来汉江流域最大洪水。正是由于该厂对洪水准确测算和合理调度,确保了大坝安然无恙。尽管已有20年的调度经验,水调员董新丽至今难以忘怀:“当时还是有些紧张,直到最大洪峰安全通过,大家的心才落了下去。”
最大洪峰已经安全通过,但抢发电量的攻坚战依然在持续,该厂员工自动自发齐参与。令该厂发电部副主任洪华感动的是,当她给检修公司经理打电话要求打捞浮渣、降低机组压差时,回答她的是:“早已开始了。”
水调人员密切关注水情,每半个小时进行一次机组压差人工测量,根据水调自动化系统、水库运行图和卫星云图、人工报汛流量表等测算流量、水位,结合洪峰消退情况及时关闭闸门减小泄量,开展洪尾拦蓄;检修人员冒雨打捞浮渣,及时降低机组压差,保证机组出力;运行人员根据水头时时调整,确保5台机组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领导靠前指挥,全体员工众志成城,成功错峰900立方米/秒,滞洪3小时,在充分发挥削峰、滞洪、错峰作用的同时全力抢发增发电量。截至9月10日16时,该厂当月已累计发电5210万千瓦时。
“石泉――喜河水调自动化系统比较完备,非常准确,水调人员业务精通,经验丰富,在洪水面前做到了科学应对,有条不紊,成功调度。”陕西公司一名资深水电专家如此评价。
喜河:安全度过建厂以来最大洪水
9月1日16时,陕西省防总启动汉江汉中段Ⅱ级防汛应急响应,汉江公司喜河水电厂牢牢把握“防汛第一、发电第二”主线,积极行动,快速反应,紧急部署,全力迎战。
由于暴雨洪水发生时恰逢周末,除值班以外的员工多在家,然而在接到命令后,大家没有一丝犹豫,纷纷从驻地石泉县冒着道路塌方、山体滑坡的危险,在瓢泼大雨中艰难行进40多公里,赶赴防汛抢险第一线。当日12时,该厂总工程师张文强在水工班组织召开水情会商会,在分析这次洪水成峰时间短、上下游洪峰流量叠加、流量大特点的同时,要求大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全力以赴。该厂厂长井永强坐镇现场,检查各项度汛措施落实情况,叮嘱大家克服麻痹思想,严格执行特大洪水应急预案,通力合作,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精心调度,夺取全胜。
暴雨洪水来势迅猛,一场防洪度汛大会战悄然打响。值班员坚守岗位,白天黑夜连轴转;机械班组织人员关闭进厂大门和廊道密封门,专人监视机组顶盖排水泵运行情况;电气班在倾盆大雨中对户外设备进行防雨检查,对重点隐患部位采取临时遮盖措施;维护人员根据汛情变化,将设备巡回频次由原来的一天一巡回增加到两小时一巡回;闸门操作人员驻守水工班,紧盯来水趋势,期间,共计操作闸门10次,基本均在夜间操作,无一差错。
整个洪水调度过程中,值班人员结合喜河水库特点,精心计算,反复比较和优化各种调度方案,始终坚持出库流量小于入库流量的原则,积极参与汉江干流错峰调度,在确保大坝自身安全度汛的前提下,有力地支援地方防汛工作。
9月1日11时,随着上游石泉水库开闸泄洪,喜河水库入库流量不断增大,12时30分,该厂关闭进厂大门;13时30分,下泄流量达5000立方米/秒,发布1号防汛命令;14时30分,开启第一孔闸门4号表孔开始泄洪。随着入库流量的不断加大,该厂先后开启2号中孔,3、5、2、1号表孔参与泄洪;23时,下泄流量达到10000立方米/秒,发布2号防汛命令。
9月2日7时,流量13000立方米/秒的建厂以来最大洪峰入库,最大出库流量12500立方米/秒,为下游成功削峰500立方米/秒,有效缓解了安康城区防洪压力。
从9月4日起,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基础上,该厂抓住争发电量的黄金时段,最大限度地保证3台机组超额定出力运行。4日至9日,总发电量达2732.1万千瓦时,其中超发电量达140.1万千瓦时。
蜀河:众志成城勇降“秋汛”
“汛情就是命令”,面对洪水,汉江蜀河水电厂全体员工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守岗位,确保安全度过今年第三次洪汛。
严峻的汛情为装备溢流式厂房和贯流式机组的蜀河水电厂带来又一次考验。如果下泻流量超过10000立方米/秒,大坝下游的蜀河镇将被淹没。对此,该厂水情值班人员连续作战,加强联系,实时掌握有关情况,确保在第一时间提供可靠详尽的防汛资料。水工班班长杨号带领同事3天3夜连续奋战,眼睛布满血丝,嗓子沙哑,将洪水信息及早通报蜀河镇,通过防汛广播一遍一遍预警播报泄洪流量,为蜀河镇百姓提早撤离赢得宝贵时间。
经过上游石泉和安康水库全力削峰,从9月2日1时15分,蜀河水电厂先后分别开启2、1、3、4号泄洪闸及1号厂房表孔共5孔泄洪闸门参与泄洪。16时,7700立方米/秒的洪峰顺利通过蜀河大坝,蜀河镇平安无事。
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基础上,该厂积极抢发电量,针对贯流式机组在厂顶溢流期间不能发电的实际,在机组全停前,运行职工按照预案,增加巡查频次,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重新运行后,当班值长适时向调度提交申请,最终接近满负荷运行;闸门操作人员日夜坚守,现场待命;应急分队、后勤保障小组按照应急预案分级相应,确保整体联动,安全处理突发事件同时,提前进行腾库,最大可能地降低水库水位,为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9月4日8时,该厂在这次洪水中累计入、出库水量分别为9.352和9.254亿立方米;泄洪闸门启闭操作33次,机组启停11次,抢发电量75万千瓦时,实现了安全度汛、抢发电量既定目标,书写了抗洪抢险的英雄赞歌。
目前,新一轮暴雨正在进行,3座水电企业职工又精神抖擞,全力投入鏖战之中…… (张昌 纪丹 汪华 高晓欣 卢楠 杨号 方毅)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