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猛虎出山 保驾隧道施工
“2号隧道目前遇到了复杂的地质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决。目前,雅万高铁项目整体已完工79.9%,希望项目完工之后能缓解雅加达、万隆两地的交通堵塞情况,提高人民与物资的运输效率,并为我国带来优势竞争力。”1月17日,印尼总统佐科在视察完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承建的雅万高铁2号隧道后,对雅万建设者和媒体发表了讲话。随着讲话结束和现场掌声的响起,标志着蔡海燕这位“能人”在印尼雅万高铁支援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个月前,尼泊尔布特科西水电站项目安全总监蔡海燕正在参加项目部生产周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会议,要求他在三天之内交接完工作,并前往印尼雅万高铁项目支援,留给他工作交接的时间非常紧张,让他瞬间明白此次支援任务的艰巨性。事实上,印尼总统讲话中提到的2号隧道是雅万高铁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一座隧道,也是蔡海燕到印尼雅万高铁支援的工点。
面对2号隧道极其复杂的地质困难,根据国内铁路行业顶级专家团队制定的专项措施,蔡海燕带领的注浆团队结合隧道黏土的特性,因地制宜的选取“套壳料法”、“模袋法”及“灌注一体法”,解决了2号隧道地表泥岩钻灌困难的问题。期间,蔡海燕带领注浆团队吃住在工地,随时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面对当地雇员语言不通、操作不熟练,无法持续保证注浆压力和流量的稳定,蔡海燕运用基层积累的实操经验,亲自向当地雇员示范标准操作、维修注浆泵及记录仪的方法,最终把当地雇员培训为熟练的操作手;另一个难题是印尼市场细微裂隙堵漏的双液灌浆泵不足,影响到细微裂隙的注浆堵漏效果,蔡海燕经过深思熟虑,采用改装洗车泵的方式实现了双液在孔内混合,满足了细微裂缝的封堵质量要求;最困难的是围岩上部存在富水砂层,钻孔过程中易缩径及塌孔,蔡海燕根据现有的钻孔设备,加工和改装了钻杆和灌浆接手,实现了所有钻机都能进行“钻灌一体”的灌浆方法。就这样通过不间断的培训以及调整注浆工艺,优化方法,最终按期完成了隧道进口段地表的灌浆任务。
12月中旬,当挖掘机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进行隧道内开挖时,开挖出来的工作面注浆效果良好,岩土固结成功!蔡海燕带领的注浆团队来不及分享成功的喜悦,马上集中精力投入到后续的工作。截止目前,地表注浆加固的措施进展顺利,为隧道洞内施工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雅万高铁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全长142公里,是我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标志性工程。在印尼总统佐科讲话结束时,蔡海燕带领的注浆团队都没有说话,但泛红的眼圈和闪闪的泪光诉说着过去三个月的不易,以及注入心血的施工方案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蔡海燕(左)在开挖面查看并记录注浆效果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