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管理 > 企业风采 > 正文

以“四个创新”打造特色外宣品牌——电建海投公司加强外宣工作推进改革发展纪实

  2016-09-22 00:00:00    来源:电建海投 
A- A+
电力18讯:

对外宣传是国家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以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服务党和国家对外战略为基本任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营造于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中国电建海外投资业务,是走出去的排头兵,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如何讲好中国企业来投资兴业的故事,是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外宣工作,丰富中企员工和中国产品在传播中国声音过程中的作用和能力,赋于更多的国家意识和国际传播责任,发挥好传播国家形象的主动性和正能量。坚持国家站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也要求企业强化外宣工作,加强重大主题对外宣传,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权威性。

电建海投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与世界强企同台竞技,推动海外投资业务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公司坚持国家站位,主动发声,以“四个创新”为核心打造外宣品牌,围绕开展“本土化”战略,在坚持生态环保,履行社会责任的事迹,通过建机制、搭平台、订制度、选载体,整合资源,完善举措,加强策划,讲好海投故事,树立海投品牌,传播中国电建文化,助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设备、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凝聚队伍、激励员工、塑造品牌、培育文化、展示形象、传播友谊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海外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力推动了公司改革发展。

公司成立四年来,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连年超额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目标。2015年在集团经营业绩和管理评价考核中,公司位居集团子企业综合实力评价第14位,较上年排名上升31位;公司现在老挝、柬埔寨、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尼、刚果(金)等10个国家设有29个各层级公司,总部设有15个职能部门;,业务涉及电力能源开发、矿业建材、国际贸易等领域,资产总额达195余亿元;共有6个投产项目、4个在建项目、10多个前期项目,在建及运营项目总装机300万千瓦。公司区域布局、市场拓展、生产经营、党群工作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创新外宣机制,激发外宣工作活力

公司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主管,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具体分管的外宣工作领导机构,以各项目公司党组织为单位设立宣传小组,设立宣传组长,及时调整配齐各部门、各项目公司的宣传人员,建立起了一个覆盖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各子公司的三级新闻宣传网络体系。同时建立外宣工作“绿色通道”,涉及海外重大题材的外宣工作,直接向公司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利用公司协同、移动办公、OA、QQ群等信息化载体与平台,逐步健全了公司总部、驻外机构宣传工作联系网络。公司宣传工作QQ群,目前已达到40多人。在QQ群上,及时进行信息交流,稿件点评,资源共享,成为宣传人员交流的平台。全年公司共有220余人次参与新闻宣传工作。

公司建立和完善宣传工作制度,先后修订了《宣传工作管理规定》、《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风险应急处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宣传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公司每年一次宣传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年宣传工作,安排部署新一年宣传任务,根据集团公司新闻中心下达的年度宣传要点,围绕公司的中心任务,在会议上出台年度总体宣传策划方案,做到年有总体宣传计划,月有具体工作安排,并针对阶段性和重大活动进行专题宣传策划,形成了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的工作机制。每年组织召开新闻宣传业务研讨会,聘请专家授课,通过以会代培方式,深入了解和学习新闻宣传的要点,提高宣传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外宣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根据公司的相关宣传规定要求,细化分解和抓好新闻宣传计划的落实。公司每年对各支部的外宣工作进行考核,对其落实情况予以评定,并将结果在党建工作考核通报中进行公布,与经济奖罚挂钩。根据宣传业绩,每年在宣传工作会议上对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和优秀通讯员进行表彰。同时根据对外宣传奖励办法,通讯员在集团网站和集团报纸发表的稿件,分别按字数和篇幅计发稿费,有效地提高了宣传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创新传播形式,着力提升外宣成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推动新闻传播从“铅与火”、“光与电”走到了“数与网”。新兴媒体的诞生,使技术与内容实现了相互结合与发展。公司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充分利用新媒体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的优势进行宣传。构建完成了“门户网站、微信平台、内部刊物、协同系统、橱窗、显示屏”等多样化的宣传渠道体系,初步完成了具有海投特色的宣传阵地建设。注重发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站等不同媒体的优势,利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多种载体,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把消息、通讯、特写、评论、访谈等多种文体,全方位立体地展示公司工作情况,宣传公司取得的各项成绩。同时以网站、微信和外部报刊杂志为基础,坚持融入中心、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的宣传方式,除传统报道外,共采写微信故事12个,制作微信小电影4期,对重要内容进行了一图解析。公司微信公众号推送42期共336条消息,其中多篇消息被电建集团(股份)微信公众号采用,采写了12篇微信小故事,制作了4期微信小电影,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公司创办了内部刊物《电建海投》,对公司网站的栏目和内容进行了策划和丰富,并针对外宣同步设计外文版本,使公司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在工作,以内宣为平台,引导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和公司员工积极参与到宣传工作中,积极宣传报道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把宣传聚焦到“走出去”的点点滴滴,捕捉实施海外投资项目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动人事迹,然后把这些故事投放到外宣平台,实现了“内宣搭台练内功,外宣唱戏聚人气”,做到“墙内开花墙外香”。去年以来,全年公司网站共发表新闻稿件827篇,其中电建集团(股份)网站采用425篇、《中国电力建设报》采用46篇,与去年同比分别增加40%、63%、53%,在集团近90家子企业上稿量排名第10位,较去年上升4位;公司内刊每期刊发稿件40多篇,为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及社会影响力作了贡献。

公司注重加强与海外媒体的交流互动与合作。依托各项目公司,积极主动地与所在国的报纸、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联系和对接,形成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柬埔寨甘再项目公司与《高棉日报》、《柬华日报》两家当地媒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对甘再水电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项目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进行了宣传,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赢得了当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南欧江流域公司与《万象时报》等老挝主流媒体、卡西姆发电公司与《今日巴基斯坦》等巴基斯担主流媒体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这些主流媒体,多次对项目公司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积极履社会责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等方面的好做法,得到了所在国百姓的认可。同时注重利用中国主流媒体驻外记者站,与央视、《人民日报》、《中国电力报》、《中国能源报》等有影响的重点媒体,定期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起一种长久、牢固、深入的合作关系。

创新外宣内容,精准传播中国声音

公司投资项目大都分布在老挝、柬埔寨、尼泊尔、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三个吻合”的突出特征,即:项目实施与欠发达国家绿色发展主流相吻合,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相吻合,与国家商业模式创新的要求相吻合。公司以宣传投资项目的重大意义为切入点,重点宣传投资项目为所在国别改善能源结构,注入能源动力,推动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所在,重点体现“七个不一样”,即:中国电建有着“不一样的视野、不一样的理念、不一样的愿景、不一样的目标、不一样的责任、不一样的能力”,最后体现“不一样的中国电建”。比如投资建设的柬埔寨甘再项目,是柬埔寨最大的水电站,被誉为柬埔寨的“三峡工程”,是中国第一个以BOT方式投资开发的境外水电项目,投产以来承担柬埔寨首都金边市40%的白天供电和100%的夜间供电任务。。通过当地主流媒体《高棉日报》等进行系列报道后,赢得了民众的高度赞誉,也成为执政的人民党的一项重要业绩,成为参加大选、赢得民众口碑的一项重要筹码。

与对外承包和施工企业不同,公司项目在经过3-5年的建设期后,还要经历20-40年的运营期,所以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扎下根”。这需要大力宣传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开发”,注重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通过在水电站库区放养鱼苗、项目周边区域植树造林等活动,保护了电站库区生态环境。公司针对老挝南欧江项目的环保举措,撰写了《情系南欧江的碧水蓝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一系列通讯报道,在中外引起了良好的反响。特别是在老挝,也流传着一个《一百亩电建稻田的故事》。在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电站二级电站建设中,设计人员发现二级电站的下游,有一片大约一百亩的平整地块,非常适合修建项目营地,但在经过现场考察后,发现那是一块地质非常好的稻田地。在老挝的北寮山区,稻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所在。中国电建重新更改了设计,100亩稻田不但被保留下来,电站修进场路时还理顺了边沟水渠,为那片稻田还专门引了一条水泥灌溉沟,确保稻田旱涝保收。而原打算在这个位置建设项目营地,被搬到附近半山坡上。每当老村长讲起这个故事,都会伸出大拇指,由衷地说一声:POWERCHINA,very good!公司制作了微信电影,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推送,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在公司的各个项目公司,外籍员工占到30%-70%左右,在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劳动用工、文化融合等方面,积极推进本土化经营。多年来,柬埔寨甘再、老挝南俄5等项目,坚持为当地政府、军队、医院、学校、慈善公益组织、老百姓等捐赠物资、修缮房屋、架桥修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注重加强讲好电建故事,特别是外籍员工的故事。公司每月都评选2名业绩突出的普通员工,授予海投“每月之星”称号,外籍员工也参与评选活动;2014年11月,尼泊尔上马相迪项目本地员工希苏巴,因为能够熟练运用中、英、尼三国语言,在对外沟通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授予“每月之星”。公司先后推出了《老挝南欧江的移民官》、《卡西姆电站的“洋厨子”》、《阿列格在中国电建的幸福生活》等人物故事,成为公司传递正能量的小明星。

创新专题策划,把握机遇借机求显

公司围绕公司投资开发的“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工程项目,利用开工庆典、投产发电等重大节点项目,提前进行专题宣传策划,着力宣传公司积极对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路举措,宣传公司在生态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做法。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电站项目,是中资公司第一次在海外获得整条河流流域开发权的项目,是中国电建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导,积极“走出去”,在海外推进全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实施的首个投资项目。2015年8月,公司经过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3+N”专题宣传,即:一本画册《大美南欧江》、一部纪录片《情满南欧江》,一本施工管理与技术专辑《水利水电施工》专版、外加N篇通讯报道。自2015年9月以来,共计在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网、《大公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中国新闻网、老挝《万象时报》等国内外社会主流媒体刊发长篇通讯报道20余篇次;刊发各类消息报道60余篇次;在电力行业和集团报纸刊发了多期系列报道,并刊载了整版专刊;有关南欧江梯级电站项目的新闻报道被国务院官网、国资委官网、央视网、新浪网、凤凰网、环球网、海外网、电力行业协会网等多次转载达3万余次。

2015年11月29日,电建海投公司以南欧江二级电站并网发电为契机,在发电庆典上投放纪录片、宣传画册等宣传品,并面向老挝各级政府、老挝国家电力公司、金融组织、保险机构、合作单位、潜在客户、新闻媒体等进行了投放。同时,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等媒体记者前往南欧江项目现场采访,第一时间发布项目并网发电消息。中国电建(POWERCHINA)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开发”的理念,注重生态环保,履行社会责任的做法得到了高度评价,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公司不断完善新闻风险防范预案,做好新闻风险防范工作,制订并下发了《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新闻发言人制度》,着力推进突发事件应急宣传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建设,适时监测社会舆情,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最大程度地避免、减少或消除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对公司的负面影响。

今年9月份,柬埔寨受到台风“环高”影响出现强降雨和洪涝情况。9月16日,在社交网络“脸书”(Facebook)及部分柬埔寨当地媒体,出现了关于电建海投甘再水电站的负面新闻报道。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连夜起草《声明》,以省政府的名义发布,让社会公众了解电站正常运行情况。同时迅速联系主流媒体,如柬埔寨东南亚电视台、柬埔寨新闻台(CNC),巴戎电视台(BTV)等电视媒体,金边晚报、柬华日报、高棉日报等平面媒体及其微信平台,进行了一系列客观、正面的报道,有效澄清了事实。18日,柬埔寨王国国家灾害管理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发表讲话,肯定了甘再水电站在防洪度汛中作用,有效反击了负面言论,化解了舆论危机。

通过扎实有效的外宣工作,使公司在海外的投资项目,得到了当地国别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认可,特别是当地百姓了解到了投资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改善自身生活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和支持库区搬迁等工作,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全方位、立体式的外宣工作,使项目所在国的政府机构、合作单位、金融保险、驻外使馆等,对公司的业绩和实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公司海外兴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造福当地百姓的事迹高度认同,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使电建海投成为一个有实力、可依赖的中国公司形象。

公司本着“扎根当地,传播文化”的理念,尊重当地的文化与习俗,积极宣传与推介“海纳百川,投创未来”的企业精神,扎实推动跨文化融合与交流。精心制作的纪录片《大美南欧江》,从一对老挝夫妇的视觉,再现了公司在老挝南欧江开发电力能源,推动经济发展,造福当地民众的故事,同时展现了公司注重生态环保,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和植被,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故事。纪录片在当地播出后,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喜爱,影片中涉及到的几个移民村的村民,来到项目公司索要纪录片光盘。该片荣获全国电力行业影视作品一等奖和中国电力新闻奖(影视)一等奖。

在外宣工作中,公司将视觉对准优秀的中外员工。业务精湛的管理人才,技艺突出的技能工人,热心公益的道德模范,都是公司外宣工作的重点。公司先后推出了老挝籍翻译阿列格、巴基斯坦籍翻译杨帆等一系列有特色、接地气的先进典型,受到了广大员工的认同,起到了良好的典型引领作用,树立了“学技术、练本领、比贡献”的热潮,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有力推动了复合型专业化投资人才团队建设,员工素质能力持续提升。总部员工现平均年龄为34.38岁,其中党员占58.5%,博士占4.4%,硕士占45.9%,本科及以上占98.6%,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52.7%;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逐年大幅增长,为推进公司战略落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做好外宣工作,是企业发展赋予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这项工作潜力重大,前景广阔,意义深远。在公司“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将勇于开拓,深入思考,不断总结,使中国的好声音播扬五洲四海,使中国企业真正扎根海外,让中国员工与海外人民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也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外投资升级版提供坚强保障和舆论支持,为中国电建建成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的贡献!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宁东发电: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3-03

淮北市电视台聚焦大唐淮北发电

2016-04-14

热点排行
  • · 电建核电公司沙特吉赞项目:红海东岸展波澜
  • · 江西水电中电投分宜电厂扩建工程项目:追求卓越 铸就经典
  • · 两河口水电站一二·五联合体:同心协力争先创优 志镶雪域高原璀璨明珠
  • · 国家电投人才学院:一流班组,向新而生
  • · 水电十一局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中牟项目经理部劳动竞赛拔得头筹背后的“三件宝贝”
  • ·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 · 全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投产发电――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项目建设纪实
  • · 电建铁军山东电建一公司:建功“一带一路”献礼祖国华诞
  •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电解二分厂副厂长刘玉轩:电解槽里装着的“创新梦”
  • · 水电五局:奋斗2018,追梦2019
推荐阅读
  • · 淮北市电视台聚焦大唐淮北发电厂 “相城工匠”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