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建地铁的城市咏唱——水电十一局着力打造轨道交通品牌提升质量效益
立夏后,深圳的阳光愈发炙热,当我们沿着整洁的混凝土路面、看着中国电建的标示,走近深圳地铁7号线深云车辆段的时候,一股威武雄壮的气息让我们的心更加火热起来。
眼前的车辆段静静地矗立在山脚下,相当于40多个足球场大小。可能很多人不会想到,这是挖掉了半座山建成的。在工程布置图上,7号线被标成了醒目的红色,连接着密密麻麻的小区、商场、学校、医院,可以想见,不久以后7号线将咏唱出怎样的快捷交通故事。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在世界水电施工领域,中国电建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当轨道交通这块大蛋糕一步步形成之时,他们敏锐地嗅到了市场先机,顺势而为,志在必得。2012年以来,中国电建全力开拓以地铁为主的轨道交通市场,通过投资方式破解准入障碍,带动竞争性市场实现突破,以深圳地铁7号线为开端,先后投资建设了成都地铁4号线,武汉地铁11号线、8号线,哈尔滨地铁2号线及成都地铁18号线,中标承建了深圳地铁5号线延长线、10号线等项目,提前一年实现轨道交通年新签合同额超400亿元目标。
见证历史,书写征程。在中国电建旗下地铁施工的主力队伍中,新中国第一支机械化水电施工队伍——水电十一局紧紧跟随集团发展步伐和转型升级战略,把握机遇,调整结构,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承建的地铁项目中与诸多行业老大哥同台比拼,屡创佳绩,崭露头角,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集团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缩影。
(一)初战深圳:“王牌盾构”的由来
作为中国电建大规模进入轨道交通市场的开篇之作,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深深烙印在企业的发展史上。在这里,中国电建“责任、创新、诚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精工良建、品臻致远”的品质追求得到进一步展现。
2012年5月份,中国电建中标深圳地铁7号线BT项目。7号线是深圳地铁三期工程三条地铁线路之一,总投资240亿元,全长30.2公里。这是中国电建首次承建一条完整的地铁线,标志着城市基础设施业务和战略转型实现重大突破。
对于工程建设,中国电建提出要交出一条令深圳市委、市政府和深圳人民满意的地铁线路,创造中国电建地铁品牌。中国电建铁路公司及南方公司强调,要点面结合,在工作流程构建上突出“真”和“细”,在工作机制建设上突显“实”,展现工程建设的“劳动美”、“文明美”。
高标准对接的地铁新军 在深圳地铁7号线,中国电建将与中国中铁、中国建筑同台竞技,集团内部,9家参建子企业都将工程视为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既团结互助,又誓要一较高下。其中,水电十一局承建的深云车辆段、西丽湖站、西丽站、西丽湖站——西丽站区间工程,包含了7号线多个建设之最:最长区间盾构、最长车站、全国城市地铁土石方开挖量最大的车辆段、最高的边坡防护以及全线的始发站和唯一的试车线隧道,这些都是深圳地铁7号线的代表之作,除了做精做好,没有第二种选择。
水电十一局迅速行动,举全局之力,对工程履约进行排兵布阵。他们向全体参战将士发出号召,抛弃路径依赖,持续学习创新,主动适应地铁要求,适应深圳节奏,全力以赴做好深圳地铁7号线这个战略性项目。
来到一个新地域、新环境,最切肤的感受是施工文化的差异。水电十一局副总经理陈双权说,在山沟里搞水电围起一块地来就可以施工,但深圳地铁7号线参考的是香港施工管理模式,标准比北京、上海都高,比京沪高铁都严。
各种约束、不适应纷涌来袭:
施工围挡的样式和高度必须按照统一标准。
施工造成交通拥堵、噪音、扬尘有可能遭到投诉、举报,轻者停工整改,严重的被媒体“亮相”。
土方施工不能破坏植被,土堆不能裸露。
泥头车要去掉“泥”字,只要上路必须洗澡,不得超速、超载,否则重罚。
生产废水必须经过三级沉淀才能排入市政管网。
责任的充分传导,使外部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内生动力,水电十一局迅速对接深圳标准。
他们在进场道路两侧种上花草,对施工现场长期裸土进行绿化,暂时不用的砂土进行覆盖;场区路面全部用水泥硬化,配备两台洒水车昼夜不间断洒水;购买自动洗车机、洗车槽,安排专人对每辆出场的泥头车进行冲洗;统一安装超出设计标准的声屏障,投入资金280余万,修建两座钢便桥作为土方运输的主要通道……
水电十一局轨道交通分局分局长王波峡说,项目部在场区入口安装了门禁系统;施工路面始终保持干净整洁,隧洞内充分通风,不得有粉尘污染;积极进行技术攻关,采用静态爆破技术,消除了大方量石方爆破对居民的影响,水电十一局深圳地铁7307-1标由此获得深圳市“十个最好项目”称号。
有了支点,他们就能够创造奇迹。到2016年6月份的时候,深云车辆段完成土石方开挖430余万方;146米的高边坡就像一面美丽的屏风,上面草木葱郁,鸟语花香;565.8米的长的西丽湖站内灯火通明,专业人员正忙着为迎接第一批乘客做着准备。
零沉降、无错台的地下穿越 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土建与盾构是地铁施工的关键所在,而盾构更是地铁施工的核心技术,对于谙熟土建施工的水电施工单位来讲,盾构面临的是新领域、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它的挑战性来自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中国电建7号线建设指挥部为此提出“以施工组织设计为纲领,以盾构施工为主线”的施工生产安全组织线。
西西盾构区间左线长1663米、右线长1757米,沿线地质情况和地面环境复杂。水电十一局以打“大战役”的姿态,提前进行学习动员。水电十一局轨道交通分局副分局长冯宏朝告诉我们,他们采取自学、组织培训、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强化对盾构知识的学习掌握,100多人的盾构队伍迅速成长起来,为下一步持续拓展盾构市场奠定了基础。
“四栋两层商铺楼”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直接在地面上铺设两层烧结砖,基础基本无结构,上部为水泥空心砖墙体。盾构掘进稍有失控,地面略有隆起或沉降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这里隧道埋深只有6到10米,地质为上软下硬,地面沉降不好控制;地面上车水马龙,商铺密集,疏导难度极大。 水电十一局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通过做试验段确定掘进参数,加密地质补勘,把握换刀时机。2014年6月8日,“大禹1号”盾构机成功穿越“四栋两层小楼”,地面最大沉降量为1.4毫米,远小于20毫米的规范允许沉降值。
管片拼装是个精细活,也是个面子活。在这里,管片拼装前要经过三道“关卡”:管片进场前检查管片质量,管片下井前检查管片质量和密封防水材料粘贴性能,管片拼装前对管片质量和密封防水材料进行再次检查,并对拼装过程全程监控、分解控制。他们还独创了实名制的“签字盖章”制度,哪个管片出现问题,直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回忆起当初的施工过程,项目业主领导十分感慨。他们说,这个区间全断面硬岩多,上软下硬地层多,容易发生塌方、涌水和地面沉降;穿越沙层,容易塌方、涌水,而且沙层在水库旁边,搞不好会引起重大事故;正穿年代久远的建筑物,又是浅基础,风险很大,就在这些困难下,水电十一局创造了660米的深圳地铁盾构月掘进纪录,穿越楼房几乎零沉降,这个在全国来说也是创纪录的,管片拼装无错台,也是深圳地铁隧洞施工的标杆。
在深圳地铁7号线,水电十一局实现了由地铁建设新军向主力军的逐步转变。中国电建铁路公司称赞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盾构王牌”;深圳地铁公司誉之为“深圳地铁三期模范工程”;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吕锐锋评价“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该工程的建设,也使水电十一局大型复杂项目的驾驭能力和价值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2015年7月21日,中国电建集团暨股份公司董事长晏志勇到深圳地铁7号线调研,勉励参战职工要将其打造成精品工程,树立电建地铁品牌,为辐射带动股份公司城轨业务作出更大贡献。
集团各参战单位在深圳地铁7号线建设的优异表现,为中国电建深入扩展轨道交通市场筑牢了基石、打开了通道。
深云车辆段
西丽湖站
盾构隧道
(二)扎根江城:“魅力工地”之魅在何处
深圳地铁7号线之后,中国电建的轨道交通业务大规模向武汉、成都、长沙、哈尔滨等全国各地的中心城市进发。
2014年底,中国电建中标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和11号线部分BT项目标段,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业务上的又一重大突破。其中,11号线光谷段西起光谷火车站,东至左岭新城,全长19.7公里,估算总投资147.18亿元。通车运营后,将对拉动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生物城、光谷中心城、未来科技城、左岭新城乃至鄂州等区域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也将成为引领高新区向东发展,向“世界光谷”迈进的桥梁和纽带。
立于“模范工程”上的创新发展 水电十一局承建了11号线三标段施工任务,包括郑家路站、未来一路站、郑家路站——未来一路站区间盾构施工以及车辆段3条出入线施工。为了扎根武汉轨道交通市场,实现滚动发展,水电十一局在武汉成立轨道交通分局,从组织构架、资源配置上为打造轨道交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水电十一局总经理张玉峰要求轨道交通分局抓现场拓市场,形成专业化队伍和专业化能力,成为公司基础设施业务的主要贡献者,把武汉市场做成基础设施业务的“桥头堡”。
武汉地铁11号线工程位于城乡结合部,施工干扰较少,但在文明施工和文化建设上一点都不能少。水电十一局轨道交通分局副分局长兼武汉地铁11号线项目经理朱云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市政工程就是“外貌控”,项目外观形象和生活设施上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要求,而且各参建单位之间的比拼是全方位的,不仅是工程施工、文明形象,还包括文化体育活动、后勤食堂等。
深圳地铁7号线树立了榜样,武汉地铁11号线奋起直追。项目部采用2.8米高的PVC围挡,自购洒水车、降尘喷雾机、清扫车,安装钟控自动喷淋设施,成立卫生保洁队,设置独立的会议室、卫生间、淋浴室、洗衣房、开水房,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大干的局面迅速形成。2014年10月4日项目开始做围挡,到10月28日做了5个试验桩。14年春节前,参战职工一致决定:管线不迁改完,围护结构不做完,不回家,不放假。
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样,项目生产经理高永林认为,深圳地铁是学习阶段,第一次进入地铁施工,很多事都在摸索。武汉地铁是提高,熟悉、掌握了地铁施工技术规范,就要不断的创新提高,研究怎么加快进度、控制成本、省钱省力施工。
因为武汉降雨频繁,未来一路站专门制作了两套22米*12米的移动式防雨棚,即使下雨也能正常施工。为了保持地基稳定性,车站开挖应用“逐层开挖、中间拉槽、先撑后挖”技术,开挖5米支撑一次,然后两边喷锚,中间继续开挖施工。郑家路站浇筑采用2米*5.3米大钢模,施工缝止水采用拉线抹平工艺,应用止水钢模板,比原来用竹胶板加方木浇筑即节约了成本,又加快了速度,提高了质量。工程围护结构施工没有按常规外放20公分,而是外放了10公分,为了保证精度,项目购进桩基垂直探测仪,进一步节约了成本,加快了进度。
BIM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是项目创新的一大亮点。项目副总工杨立民告诉我们,原来的施工图最多是三维立体,该技术形成的是四维模型,把人员、材料、投资、工期等施工要素都在模型上显示出来,当前工程总体进展情况、各种资源配置等在图上一目了然,达到了可视化、逼真化,对工程履约管理有着很好的效果。
在质量管控上,项目部实行质量责任制,每一道工序验收完后悬挂质量责任牌,内容包括作业班组、验收人员、负责总工等,保证工序质量可溯可查。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对作业队处罚接近万元,对质量形象好的多给予3000元左右的奖励。
该项目主要安全隐患来自于高架桥施工、深基坑开挖支护、防汛、起重作业等,施工高峰期,郑家路站有十二、三台汽车吊同时作业。针对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戴安全帽不系帽带、一闸多接、吊车腿不垫枕木等习惯性违章,项目部专门制定“举报有奖”制度,一次罚200元,形成“全民皆兵”的态势。他们规定,一顿以上的材料吊运必须用大钩,比标准还严格。不仅如此,项目安全总监王占超还告诉我们,安全监控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办法,2015年10月份,项目部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同建设“互联网++”智慧工地,项目在每个作业区安装5个全景摄像头,只要有网络,手机都可以无死角、全过程监控。
当前,武汉地铁11号线未来一路站和郑家路站各项履约管理进展顺利,多次在武汉地铁集团和中国电建武汉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组织的竞赛评比中拔得头筹。经过雨季检验,两座车站无渗无漏,在全线树立了标杆。
“双龙”出洞过江来 2016年4月26日,是一个再次验证水电十一局“盾构王牌”实力的日子。当天上午10时,在广大建设者的欢呼和挥舞的旗帜中,由水电十一局承担施工的郑家路站——未来一路站盾构区间右线“大禹6号”破土而出,标志着该盾构区间左线、右线双线提前三个月贯通,成为7号线第一个实现双线贯通的盾构区间。
专业的队伍做专业的事,这是中国电建对武汉地铁11号线6家参战单位的要求。
相比深圳,武汉盾构面对的地质条件要好很多,这里基本是微风化泥岩加揉皱带,长距离穿越,关键是防止形成泥饼和控制管片上浮,他们采取控制推力、同步注满浆等办法,同时30米左右测量一次,再用人工测量复核,确保盾构精度。
因为常年搞“地下”工作,水电十一局轨道交通分局轨道处处长高锋的肤色异常的白。他告诉我们,泥饼形成的时候,渣土温度慢慢上升,有时候从30度上升到60多度,推力增大,扭矩消失,盾构机就不往前走了。泥饼很硬,就像花岗岩,风镐打在上面一个印,武汉盾构过程中他们开了三次仓处理泥饼,都是在泥饼形成的时候,为了防止结泥饼,他们往里打环保泡沫剂,改良渣土。同时,为预防结泥饼,他们首先考虑刀具是否正确,土层不同,所选择的刀具也不一样。
在这里,盾构一个班基础进度是4环,项目部实施奖励办法,多进一环,奖励班组40元,多进两环奖励班组80元,多进三环奖励班组160元,以此类推,翻倍奖,最高进度达到8环。
冯宏朝说,和水电工程相比,地铁施工更容易实现标准化,在武汉地铁11号线,像安全文明、管片拼装、配套设施等都做到了标准化。管片进洞前都要进行检查,不合格管片坚决退回;进洞后拼装进行规范化、流程化作业,并且和深圳地铁7号线一样实行了实名制。他们还发扬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配套设施,像在原来的基础上制作的三级沉淀池,更有利于出渣;制作修刀车间,进行设备维修和刀具维护,节约成本数十万元。
他们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有计划地让年轻人到现场参与施工,经受磨练。然而盾构施工的特殊性也让一些人没有挺过来:一天十几个小时见不到阳光,隧洞里空气闷热,没有网络,没有信号,这意味着生物钟要重新校正,生活习惯要推倒重来,一句话概括,像坐牢,让人崩溃。而且盾构施工专业性、系统性强,什么样的地质条件对应什么样的参数,丝毫马虎不得。高锋深有感触地告诉我们,坚持下来的都是人才。
因为站在深圳地铁7号线的肩膀上,武汉地铁11号线的起点就高,这也是发展的必然延续和提升,别人在进步,自己要做的更好,才能保持住高度。朱云的一句话代表着大家共同的心声:一定要在11号线扛起大旗。
郑家路站——未来一路站区间右线长1869.761米,左线长1869.812米,经过努力,项目连续实现月进尺超过450米的掘进速度,比计划工期提前3个月出洞,创造了武汉地区盾构施工新速度;实现“管片无错台、方向无误差、洞壁无渗漏”,被武汉地铁集团树立为“盾构施工标杆工程”,并在微信群里为他们点赞。
荣誉对于奋进者从不吝啬。在2015武汉江城“十大魅力工地”评选活动中,水电十一局项目部成功从参评的43家武汉市重点工程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十大魅力工地”称号,成为中国电建承建的武汉地铁11号线5个标段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随后,武汉地铁集团先后两次组织武汉地铁各施工单位的数百名项目负责人来工地观摩交流学习,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也让行业内外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中国电建——这支新崛起的地铁建设力量。
据了解,武汉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所规划的7条线路已经开工4条,其它3条将在今明两年陆续开工。四期规划正在编制过程当中,整个投资预计在2000亿元以上,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中国电建武汉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强表示,按照集团公司和项目公司的统一部署,各参战单位展现出较强的执行力和学习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了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有信心完成全部的、全线的节点目标,写好武汉轨道交通这篇大文章。
未来一路站
郑家路站
盾构出洞
(三)星鹏同辉:城市里的靓丽风景
中国电建将旗下的铁路公司和南方公司落户在鹏城深圳,可见深圳市场对中国电建的价值和意义。
因为自身的实力和在深圳地铁7号线建设中的优异表现,持续开拓深圳轨道交通市场,中国电建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勇争第一的车辆段 深圳地铁10号线属深圳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项目,南连与香港毗邻的福田口岸站,北接龙岗区的平湖枢纽,全长29.2公里。2015年11月,中国电建成功签约10号线凉帽山车辆基地和益田停车场综合工程1013标段工程,水电十一局承建了其中的凉帽山车辆基地。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深圳地铁7号线深云车辆段是挖出来的车辆段,凉帽山就是填出来的车辆段。
有着丰富的水电和工民建施工经验,并经受过地铁施工磨练的水电十一局轨道交通分局副分局长兼凉帽山车辆段执行经理李志华说, 进度是主线,首先要进度可控,如果进度滞后,业主不满意就要赶工期,必然会影响安全,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可能做细,经营也会变的不可控。
凉帽山地块东侧为竹坑水库,建设车辆段需要填平竹坑水库。项目前期施工的切入点就是水库成功做围堰,经过与水库承包方的充分协商,达成分区抽水的意向,这就在有些项目为主体开工焦头烂额的时候,平稳切入主线工期施工。这也赢得了建设各方的关注,得到更大的理解和支持,形成项目施工的良性循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外运土方,避开了深圳的雨季,相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效。
“刚开始进点的时候,看到面积这么大的一座水库以及水库周边的山林,要把面积40万平方米、水体约为24万立方的水库填平,心里没有底,现在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项目生产经理张志永显得很激动。
高边坡框格梁是凉帽山车辆段的一道风景。凉帽山三面均为高边坡,最大边坡高差35米,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坚持边开挖边支护的原则,每开挖3米进行锚管注浆,然后进行框格梁施工,目前喷混凝土植生面积约11000平米。
“深云车辆段先进的经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何传承和发展也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大家的心思进一步统一到创建优质工程、标杆工程上来。”李志华说。场区道路他们按照市政道路的标准建设,安装了减速带、太阳能路灯、护栏,实现人车分流。项目雨水进入市政排水系统前均经过三级沉淀,三个沉淀池总容积超过1万方,雨再大也不用害怕;施工区与外部连通的三条路口均设有洗车机;根据边坡实际进行区别覆盖;沿各级平台内外边缘修建排水沟,形成完善的场区截排水主干系统。深圳市水务局对项目的边坡喷护竖起大拇指,认为是深圳市最好的。项目业主认为场区道路达到了高速公路的标准。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邹迅栋告诉我们,从目前的进展情况看,工程工期将提前半年以上,不仅树立了形象,也降低了管理费,为降本增效、保障质量奠定了基础。
深圳市地铁集团对深圳地铁10号线主体施工单位进行的2016年第一季度考核评比,凉帽山车辆段在包括中国电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3个施工标段,18个施工工区中,以绝对优势夺得综合优胜第一名;在中国电建南方公司组织的一季度深圳地铁5、10号线综合履约评比中,凉帽山车辆段再次拔得头筹。
这也应了项目业主工程师赵智强的话: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凉帽山在整个标段中都处于一流位置,水电十一局夺得第一没有悬念。
框格梁
场内道路
夜晚施工
四站五区间的考验 与武汉隔湖相望,在湖南长沙,中国电建的轨道交通建设迈出铿锵步伐。
橘子洲头、岳麓书院等地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诗句,让长沙,这座被称为“星城”的城市在我们心里有着独特的色彩和记忆。2015年6月12日,中国电建中标长沙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二标段工程,开拓湖南市场战略取得重大突破。
4号线一期工程沿湘江西岸布局,总长33.5公里,共有25座车站(13座换乘站),水电十一局承担了第十一、十二工区的四站五区间施工任务。车流量大、地下管网繁杂、施工交叉多、市政协调难度大等等,在长沙市区进行地铁施工,水电十一局面临着极为复杂的环境考验。他们不等不靠,主动整合资源,积极推动绿化迁移、管线改迁和道路改迁等工作,并开展地铁知识进社区、入户调查等活动,营造和谐共建施工氛围。项目十二工区第一工程队队长李满春表示,粟塘站长194米、宽21米,目前该站地连墙施工全部结束,最难的仍然是燃气管线、综合管廊迁改。
根据工程特点,项目部按照“统筹策划、全员参与、分级管理、职责分明、样板引路、全程受控”的原则,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采用目标管理法和工区主管负责制。并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凝聚力量,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第十一工区生产经理李锋说,圭塘站溶洞已经处理完毕,下一步重点是土建转序,以及支撑梁、灌注桩的桩头破除,他们将继续加大现场投入,全力把工程干好。经过全体建设者的努力,该项目获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2015年度“轨道杯”先进集体称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路走来,中国电建以高度的发展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挥懂水熟电、善规划设计、长施工建造、能投资运营等方面的优势,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加快转型升级,轨道交通业务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与中铁建、中铁工、中国建筑等老牌地铁施工劲旅的竞争中屡屡赢得赞誉,电建地铁的品牌越来越响亮。
资料显示,2013至2018年,国内37个城市建设轨道交通里程将超过3000公里,总投资约1.86万亿元,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体量巨大。
中国电建将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与营销方式,强化资本运作管理,推动轨道交通业务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而水电十一局也将在集团战略的指引下,诚信履约,安全履约,规范履约,着力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及盾构施工的核心竞争力,将轨道交通板块打造成为中国电建旗下的优质子品牌,打好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场大战役,持续写好属于中国电建人的英雄传奇。
车站施工
钢筋加工
钢筋笼入槽中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宁东发电: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3-03
- 淮北市电视台聚焦大唐淮北发电
2016-04-14
- · 电建核电公司沙特吉赞项目:红海东岸展波澜
- · 江西水电中电投分宜电厂扩建工程项目:追求卓越 铸就经典
- · 两河口水电站一二·五联合体:同心协力争先创优 志镶雪域高原璀璨明珠
- · 国家电投人才学院:一流班组,向新而生
- · 水电十一局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中牟项目经理部劳动竞赛拔得头筹背后的“三件宝贝”
- ·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 · 全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投产发电――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项目建设纪实
- · 电建铁军山东电建一公司:建功“一带一路”献礼祖国华诞
-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电解二分厂副厂长刘玉轩:电解槽里装着的“创新梦”
- · 水电五局:奋斗2018,追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