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新旧模式高效平稳转轨――青岛供电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纪实
2012-07-12 13:31:33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作者:崔浩杰 张明 郭雪梅
6月27日,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召开的6月份“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例会上,青岛供电公司作了经验交流汇报。
青岛供电公司不因循守旧,不画地为牢,勇于创新,提炼形成26项特色亮点和典型经验,其中,三位一体“调配控一班化”管理、配网抢修服务“首到必修制”、青岛市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指挥部协调工作机制等先进做法,已被山东公司先期采纳。
稳中求快 率先转入新模式
“4月28日,山东公司正式批复青岛供电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方案,不到1个月,我们就完成了组织机构调整和工作交接,5月25日率先启动新模式试运行,比原定计划提前1个月。”青岛供电公司“三集五大”办公室主任说。
“调整力度、参与范围前所未有,但我们秩序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实现了新旧岗位平稳衔接、新旧模式无缝转轨。”“三集五大”办公室副主任、人力资源部主任李国梁说,“这得益于企业上下对‘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精髓的准确把握。”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多,与干部员工密切相关。青岛供电公司严格遵循国家电网公司、山东公司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稳中求快,快中有稳”的原则,不片面追求速度,也没有缩手缩脚。全面实施6项协调机制,加强节点管控,159个关键节点全部精确到日,实现了质量与速度的平衡。
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青岛供电公司加大人员配置向生产一线、关键岗位倾斜力度,调整员工岗位859人。科级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精简46.67%,管理人员配置比定员精简27.4%。扁平化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使业务流程更优、链条更短、管理职能更贴近生产实际。
“调配控” 从一体化到一班化
“2010年我们就开始推动‘调配控一体化’,为今年实施‘调配控一班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班化’与‘一体化’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地调、配调、监控三项业务的融合程度却有质的不同。”青岛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刘远龙说。
按照“大运行”体系建设精神和方案要求,地调层面调控运行专业实现“调控一体化”即可,就是在调控中心成立地区调度班、地区监控班、配网调控班三个班组。青岛供电公司结合实施“调配控一体化”以来的经验,积极探索,再次先行一步,建立了以调度长为核心的“调配控一班化”大运行管理模式。
“‘一体化’模式下,三个班组各自独立,而‘一班化’则把这三项业务有机地融合到一个班里,打破了三个专业之间的壁垒,统一由当值调度长管理、调度。”调控中心调度班班长罗鲁东感受颇深。
“一班化”模式下,三个专业有机融合,人员配合更加默契,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经测算,实际减员达30%;有效减少了事故汇报和指令流转时间,事故处理时间平均缩短40%以上,显著提升了调控人员对电网正常运行的掌控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一班化”的优势,提高调控人员驾驭大电网的能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青岛公司自主研发了“基于电网全景式潮流图的调配控一体化决策支持系统”,这是目前国内唯一投入运行的,实现了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全景式电网调度模拟接线系统,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配网抢修 首创“首到必修制”
6月12日16时01分,青岛供电公司配网应急管理指挥中心接到任务:西仲路12号4单元704户反应家中无电,请求处理。抢修人员根据指挥中心定位的表箱位置迅速到达现场,发现客户的电表已烧坏,在征得客户同意并通知营销部门后,抢修人员对其电表实施了跨接,恢复了供电。
“这是我们结合‘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首到必修制’后带来的新变化。”配电运检工区主任徐强说。2010年,青岛供电公司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核心,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配网应急指挥中心,统一管理全市直供区低压客户的应急抢修。
所谓“首到必修制”,就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客户停电时间为出发点,科学协调配电运检与营销服务的分界与配合,赋予配网抢修人员相应的权限,为各低压抢修点配发电表箱钥匙,确保第一时间消除故障、恢复供电。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以往的配网抢修管理模式所导致的情况,如95598工单回退率、工单超时率、到达现场及时率、恢复送电及时率等服务指标偏低。
“我们专门组织人员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市区所有低压配网设施进行普查摸底。直供区947条10千伏线路、6300个低压台区、149万低压客户的相关信息尽在掌握,实现了低压线路与表箱的一一对应。”徐强说。
6月27日,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召开的6月份“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例会上,青岛供电公司作了经验交流汇报。
青岛供电公司不因循守旧,不画地为牢,勇于创新,提炼形成26项特色亮点和典型经验,其中,三位一体“调配控一班化”管理、配网抢修服务“首到必修制”、青岛市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指挥部协调工作机制等先进做法,已被山东公司先期采纳。
稳中求快 率先转入新模式
“4月28日,山东公司正式批复青岛供电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方案,不到1个月,我们就完成了组织机构调整和工作交接,5月25日率先启动新模式试运行,比原定计划提前1个月。”青岛供电公司“三集五大”办公室主任说。
“调整力度、参与范围前所未有,但我们秩序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实现了新旧岗位平稳衔接、新旧模式无缝转轨。”“三集五大”办公室副主任、人力资源部主任李国梁说,“这得益于企业上下对‘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精髓的准确把握。”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多,与干部员工密切相关。青岛供电公司严格遵循国家电网公司、山东公司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稳中求快,快中有稳”的原则,不片面追求速度,也没有缩手缩脚。全面实施6项协调机制,加强节点管控,159个关键节点全部精确到日,实现了质量与速度的平衡。
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青岛供电公司加大人员配置向生产一线、关键岗位倾斜力度,调整员工岗位859人。科级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精简46.67%,管理人员配置比定员精简27.4%。扁平化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使业务流程更优、链条更短、管理职能更贴近生产实际。
“调配控” 从一体化到一班化
“2010年我们就开始推动‘调配控一体化’,为今年实施‘调配控一班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班化’与‘一体化’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地调、配调、监控三项业务的融合程度却有质的不同。”青岛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刘远龙说。
按照“大运行”体系建设精神和方案要求,地调层面调控运行专业实现“调控一体化”即可,就是在调控中心成立地区调度班、地区监控班、配网调控班三个班组。青岛供电公司结合实施“调配控一体化”以来的经验,积极探索,再次先行一步,建立了以调度长为核心的“调配控一班化”大运行管理模式。
“‘一体化’模式下,三个班组各自独立,而‘一班化’则把这三项业务有机地融合到一个班里,打破了三个专业之间的壁垒,统一由当值调度长管理、调度。”调控中心调度班班长罗鲁东感受颇深。
“一班化”模式下,三个专业有机融合,人员配合更加默契,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经测算,实际减员达30%;有效减少了事故汇报和指令流转时间,事故处理时间平均缩短40%以上,显著提升了调控人员对电网正常运行的掌控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一班化”的优势,提高调控人员驾驭大电网的能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青岛公司自主研发了“基于电网全景式潮流图的调配控一体化决策支持系统”,这是目前国内唯一投入运行的,实现了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全景式电网调度模拟接线系统,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配网抢修 首创“首到必修制”
6月12日16时01分,青岛供电公司配网应急管理指挥中心接到任务:西仲路12号4单元704户反应家中无电,请求处理。抢修人员根据指挥中心定位的表箱位置迅速到达现场,发现客户的电表已烧坏,在征得客户同意并通知营销部门后,抢修人员对其电表实施了跨接,恢复了供电。
“这是我们结合‘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首到必修制’后带来的新变化。”配电运检工区主任徐强说。2010年,青岛供电公司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核心,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配网应急指挥中心,统一管理全市直供区低压客户的应急抢修。
所谓“首到必修制”,就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客户停电时间为出发点,科学协调配电运检与营销服务的分界与配合,赋予配网抢修人员相应的权限,为各低压抢修点配发电表箱钥匙,确保第一时间消除故障、恢复供电。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以往的配网抢修管理模式所导致的情况,如95598工单回退率、工单超时率、到达现场及时率、恢复送电及时率等服务指标偏低。
“我们专门组织人员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市区所有低压配网设施进行普查摸底。直供区947条10千伏线路、6300个低压台区、149万低压客户的相关信息尽在掌握,实现了低压线路与表箱的一一对应。”徐强说。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宁东发电: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3-03
- 淮北市电视台聚焦大唐淮北发电
2016-04-14
热点排行
- · 电建核电公司沙特吉赞项目:红海东岸展波澜
- · 江西水电中电投分宜电厂扩建工程项目:追求卓越 铸就经典
- · 两河口水电站一二·五联合体:同心协力争先创优 志镶雪域高原璀璨明珠
- · 国家电投人才学院:一流班组,向新而生
- · 水电十一局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中牟项目经理部劳动竞赛拔得头筹背后的“三件宝贝”
- ·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 · 全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投产发电――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项目建设纪实
- · 电建铁军山东电建一公司:建功“一带一路”献礼祖国华诞
-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电解二分厂副厂长刘玉轩:电解槽里装着的“创新梦”
- · 水电五局:奋斗2018,追梦201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