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管理 > 实践案例 > 正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企业发展巡礼 | 乌江水电:谱写高质量发展辉煌篇章

  2019-09-26 00:00:00    来源:www.chd.com.cn 乌江水电
A- A+
电力18讯:

乌江,长江南岸的最大支流。

红军长征的“突破乌江”之战,使古老而又神秘的乌江闻名于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乌江梯级水电开发,吹响了“西电东送”工程开工的号角,拉开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序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载入了这段史实,再一次让乌江名扬四海。

在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的诞生与成长,始终与新中国共奋进、同发展,以短短27年时间书写了乌江事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梯级开发扬帆起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内陆省份的贵州,经济发展本就落后。随着社会发展,电力成为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瓶颈。1985年贵州开始出现电荒,贵州省人民政府随即出台《加快电力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等多个文件,开发乌江梯级水电成为重点篇幅写入其中,乌江作为经济之江的面目欣然揭开。

几位老人与乌江开发。为开发乌江丰富的水力资源,20世纪50年代,水电工作者们就深入开展了相关规划工作,于1985年至1989年先后编制完成多个《规划》、《报告》上报国务院。1987年4月至5月,于光远、林华、罗西北等著名专家学者40余人,应贵州省政府邀请,对乌江流域进行了为期26天的综合考察,所形成的《乌江流域水电经济开发综合报告》呈国务院有关领导, 1989年国务院批准了《乌江干流规划报告》。

改革年代是适应市场和创造市场的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1992年10月,由能源部、贵州省和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合作组建的乌江水电开发公司在贵阳正式注册成立。这是在电力大统一背景下最早成立的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国家将已建成的乌江渡发电厂和在建的东风水电站划归乌江公司,作为其滚动开发梯级的母体电站。乌江水电开发由此扬帆起航。

为写这篇文章,笔者采访了乌江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张家琦。这位84岁的长者,曾任乌江渡发电厂厂长、贵州电力局局长,他为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和乌江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乌江公司奠基人。他在回顾那段历史说,由于公司成立时国务院批文中“公司由中央和地方合资经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和能源部双重领导,行政上由贵州省管理,能源部实施行业管理。”产权、管理体制等成了制约公司发展的问题,直到1998年,63岁的张家琦离任均未得到实质性改变。他说:“当时为筹措梯级开发资金,主管贵州财政的副省长也为此多方奔走,我们那届班子在完成公司创建后,为推动梯级开发左冲右突,一方面积极抓项目前期准备,另一方面抓人才储备等基础工作。”

潮涌乌江,梯级开发翻开新的一页。1999年3月份,经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当时的国家电力公司协商,明确产权为贵州49%,国家电力公司51%控股乌江公司,同年7月,乌江公司改制为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也是这一年,国家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电东送成就辉煌

2000年11月8日,在奔流不息的千里乌江上,首批“西电东送”工程――洪家渡、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发电厂扩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欢欣的锣鼓、喜悦的掌声,萦绕于“西电东送”开工典礼主会场洪家渡和其他两个分会场的上空,传遍中华大地。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的朱基发来贺信:“‘西电东送’工程是西部地区大开发的重点骨干项目,必须全力以赴,按时完成……‘西电东送’工程的开工标志着西部地区大开发拉开序幕!”

这一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事件,载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已离任的乌江公司原董事长,也是乌江公司改制后的第一任董事长戴绍良在回忆这段岁月时,脸上溢满了兴奋的笑容。他说公司改制迎来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乌江梯级水电开发也由此步入黄金发展期。

2003年12月,贵州第一座百万级水电站――乌江渡扩机工程完建;

2005年9月,洪家渡发电厂完建;

2006年6月,索风营发电厂完建;

2009年12月,构皮滩发电厂实现“一年五投”;思林发电厂实现“一年四投”;

2013年6月,沙沱发电厂完建……

从2000年11月至2013年6月,短短13年间,乌江公司先后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洪家渡、乌江渡扩机工程、索风营、东风扩机工程、构皮滩、思林、沙沱及乌江支流清水河上的大花水、格里桥电站建设,装机容量从西部大开发前的114万千瓦增至869.5万千瓦,并在2005年建成了集水库调度、机组远程启停的现代化远程集控中心。

这13年间,乌江公司依靠母体电站滚动积累形成的资本金和匹配的银行贷款,提前国家规划工期12年完成乌江干流贵州境内梯级开发任务,所完成的500多亿元基建投资及开发中的综合效益,加快了沿岸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走出了一条坚持绿色、创新、转型的综合发展新路,培养了大批水电建设管理人才,铸就了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乌江水电”品牌。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开发了一条江、带动了一方经济、走出了一条路、培养了一批人,打造了一个品牌。”

电力改革转型发展

2002年12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原国家电力公司持有的51%产权划转至新成立的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由华电集团控股管理。乌江公司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003年8月,华电贵州公司成立。按照华电集团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模式管理,即“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贵州公司)”,贵州公司负责华电集团在贵州火电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发展规划、电力营销、协调服务。

2005年2月,正值乌江梯级开发全面铺开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视察乌江梯级开发的索风营电站建设工地时,对乌江梯级开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流域、梯级、滚动开发乌江这种形式很好,下一步怎么做、怎么围绕贵州能源优势,怎么把这篇文章做大做好,这就是你们的下篇了,不仅希望你们把乌江梯级开发搞好,还要更好地考虑整个乌江的开发事业!”

华电集团和贵州省委、省政府为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在拓展乌江事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部署。乌江公司也随即将“开发乌江、富民兴黔”这一公司成立之初确立的使命,重新确立为“开发能源、奉献社会”。2007年1月,华电集团对乌江公司、华电贵州公司进行管理整合;2011年3月,集团公司经与贵州协商,由乌江公司完成对华电集团在贵州区域的火电资产整合工作,收购原华电贵州公司所有资产。乌江公司由此迈进了综合发展的快车道。

在抓好乌江梯级水电开发的同时,乌江公司积极拓展火电及煤炭产业。先后建成装机120万千瓦的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装机60万千瓦的贵州华电大龙发电公司、装机120万千瓦的贵州华电桐梓发电公司和贵州华电塘寨发电有限公司等火电企业。国发〔2012〕2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加速了公司迈向拥有水电、火电、煤炭、新能源等产业的大型综合性能源企业进程。

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发电装机容量1324.5万千瓦,为贵州省装机规模最大的发电企业。

奋进新时代谱写新华章

在27年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中,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引领着乌江公司的发展,很多辉煌的历史节点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乌江公司不仅圆了“乌江开发梦”,提前完成乌江梯级开发任务,而且还成功地由单一流域水电开发快速转型为大型综合性能源企业。这一具有乌江特色的综合发展之路的历史性跨越,铸就了乌江事业的辉煌篇章。

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强表示:“实践表明,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和行动指南。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华电集团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奉献清洁能源,创造美好生活为使命,谱写好乌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华章,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做出乌江水电应有的贡献。”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四十年丨中核二四公司

2018-10-21

热点排行
  • ·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选登⑥】东方风来花满径
  • · 改革开放40年:蒙能新能源公司追风逐日的绿色韶华
  • · 张伟华:联合能源集团海外投资运营经验交流
  • · 中国重燃:全速高质量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 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丨中核二三因核而生 由核而强 以核为本
  • ·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巴彦淖尔电业局:改革开放四十年 谱写巴电新篇章
  • · 华电能源:“塑质工程”开启提素之旅
  •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丨中核二四公司:实干担当谋改革 创新求变促改革
  •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丨中核华兴:“敢改敢试”天地宽
  • · 大厂县供电: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厂实践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