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建设施工新技术学术交流会在蓉召开
10月21-23日,水利水电四届四次施工专委会、碾压混凝土专委会年会暨地下工程建设施工新技术学术交流会在成都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建民院士,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袁柏松,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设计院副总经理牛富敏,集团(股份)公司总工程师、安全总监、施工专委会主任宗敦峰,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三峡、中国安能及其各下属子企业以及国电金沙江流域、雅砻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华能澜沧江流域、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华电西藏能源公司、华电西藏雅鲁藏布江公司在内的企业和单位59家共183人参加此次交流会。
袁柏松在讲话中指出,“十三五”以来,我国水电开发已经从大规模建设,逐步转向全流域管理。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已拥有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快速施工技术、大断面长隧洞快速施工技术、高压长斜井快速施工技术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地下工程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尤其在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在建设过程中,中国电建借助BIM技术,从设计、施工阶段切入,搭建适用于成都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平台、开展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应用,以“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的科技理念将18号线打造成国内第一条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应用典型示范工程。
宗敦峰总结了一年来专委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并对下一步专委会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表示,面向“十四五”国内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经营格局,专委会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分层分类分批组织重大技术攻关;致力于以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作为技术基点,确保传统业务领域的领先优势,抢占新兴领域制高点,加快构建实时、开放、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电建铁路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电建铁路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轨道交通投资建设的知名品牌,并在城市综合管廊、地下空间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绩。尤其在地铁工程中,广泛应用BIM、CIM等数字化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将水电建设领域的“清水”、“镜面”混凝土技术、机制砂技术、TBM硬岩掘进技术等融会贯通、优化创新,获得了业主、同行们的广泛赞誉。公司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多角度、多途径地汲取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经验,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及地下工程建造等方面的科技攻关,打造更多精品工程,为行业领域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还组织了新技术交流,与会专家、代表分享专题报告18篇,对锦屏一级超300米坝枢纽工程的建设管,乌东德水电站地下电站主厂房开挖变形及处理、智能建造应用与实践,特别是轨道工程盾构施工关键技术、车站深层沉降原因分析及治理技术、复杂地质与环境条件下大型河道地铁下穿技术、复杂地层土压平衡与TBM双模式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车辆段绿色施工实践及海底复杂地质环境下矿山法隧洞施工技术等新基建建设中取得的创新技术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本次学术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共收集了地下工程建设施工新技术优秀论文74篇。论文集凝聚着工程技术人员的汗水与智慧,从深基坑工程、混凝土工程、暗挖工程、盾构工程、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等专业角度,展示了地下工程建设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趋势。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前往由中国电建承建的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运营线路及19号线二期工程在建项目参观。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是中国电建在城市交通领域拟实施首个地铁PPP项目,线路具有“第一速度、第一长度、第一隧道、第一模式”四大特点,即:运行时速为140公里,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为国内采用地铁车辆的最快城市轨道交通;成都已建设完成的最长轨道交通项目;龙泉山一号隧道全长9.7公里,是国内的最长的轨道交通山岭高瓦斯隧道;全国“全口径PPP模式”实施投资额度最大的轨道交通项目。通过对18号线的文化科技站点与19号线地下盾构施工的重点考察观摩,院士、专家及各单位与会嘉宾对中国电建大规模的组织模式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对应用全生命周期BIM技术、数字化协同平台和智慧工地为一体的建设体系频频点赞,进一步展现了中国电建在地下空间建设开发技术的品牌实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华能舒印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11-22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总
2019-09-14
- 国家电网公司获批建设芯片领域
2019-04-09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2019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Tesla拟收购Maxwell,引领新一轮超级电容应用热潮
- · 即将诞生的新“网红” ——智慧电厂 它的魅力您一定要感受一下
- · 国家队入局,区块链将解锁能源供给新姿势
- · 周孝信院士: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中国电力科技奖授奖决定(2018):成果奖134项,人物奖110名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国家电网惊艳亮相(IEC)第82届大会 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 · 热点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新一代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再也不需要锂!澳洲大学发明可充电质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