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护面罩有效解决焊接“盲操作”难题
日前,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防护面罩》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局新型实用发明专利授权,经过实践运作,有效解决了焊接“盲操作”导致的质量工艺难题,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等优点,为今后焊接作业的高效完成提供了宝贵借鉴。
众所周知,在光线明暗变化剧烈的焊接环境下,作业人员常常需要使用防护面罩对面部及眼睛进行保护。在工件进行对口、找平找正等焊前工序中,需将面罩摘下,待具备焊接条件后,焊工用面罩遮住面部及眼睛,随后引弧焊接,这种过程动作繁琐,且需要一只手握持面罩,一只手握焊枪进行焊接,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引弧时由于传统面罩护目镜透光率极低,引弧动作“盲操作”可能偏离待焊接区域,导致引弧的电弧破坏工件表面而产生焊接质量工艺问题。因此,贵州工程公司QC小组针对性展开题为《一种防护面罩》的创新研究,发明了一种防护面罩,有效解决了焊接“盲操作”导致质量工艺不佳等难题。
本新型实用专利包括弧形的面罩主体和安装在面罩主体上的其它组件,面罩主体至少包括互斥的3个预定个区域,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预定区域、第二预定区域、第三区域,其他组件至少包括:安全帽限位槽,位于第一预定区域,用于安全帽的限位。2个挂架,挂架通过铰连接分别安装在面罩主体的上边缘的两端,用于将防护面罩固定在安全帽上。2个光线传感器,内嵌在第三预定区域,用于感应环境光线强弱,并将光信号回传至光线微控组件。光线微控组件,安装在1个挂架上,光线微控组件用于根据来自光线传感器的光信号,确定是否向护目镜组件发送调整遮光程度的电信号。护目镜组件,内嵌在面罩主体上的第二预定区域,护目镜组件从外向内依次包括白玻璃、滤光玻璃、LCD液晶遮光层,LCD液晶遮光层用于根据电信号,调整调整遮光程度;线缆,用于连接光线传感器、光线微控组件和护目镜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防护面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光线传感器识别环境光后向光线微控组件发出信号,光线微控组件判断当前光线明暗强度是否达到或超过设定值,当环境光较弱时,光线微控组件判断其未达到设定值,故不作任何动作;当环境光较强时,光线微控组件判断其达到或超过设定值,立即向护目镜组件发出遮光信号,LCD液晶遮光组件接收到信号后,立即变为遮光状态,从而遮断强光,仅留下适合人眼观察作业的光线通过,从而使焊接点位准确,焊接质量工艺得到可靠保证。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华能舒印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11-22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总
2019-09-14
- 国家电网公司获批建设芯片领域
2019-04-09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2019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Tesla拟收购Maxwell,引领新一轮超级电容应用热潮
- · 即将诞生的新“网红” ——智慧电厂 它的魅力您一定要感受一下
- · 国家队入局,区块链将解锁能源供给新姿势
- · 周孝信院士: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中国电力科技奖授奖决定(2018):成果奖134项,人物奖110名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国家电网惊艳亮相(IEC)第82届大会 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 · 热点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新一代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再也不需要锂!澳洲大学发明可充电质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