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院牵头完成的《堰塞坝应急处置与综合整治关键技术》荣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9年11月11日,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上,由昆明院依托红石岩工程牵头完成的《堰塞坝应急处置与综合整治关键技术》荣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堰塞坝应急处置与综合整治关键技术》围绕堰塞坝应急处置与综合整治关键技术难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及工程应用,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项目针对地质条件、堰塞体结构、水文气象、溃坝模式与流量等不确定性难题,提出了数据快速采集与处理技术,建立了基于3S技术数据集成方法的堰塞湖应急指挥系统,为科学决策和快速响应提供了技术支撑;创新性提出了“除害兴利”的堰塞体综合整治方案;根据“除害兴利”的堰塞体综合整治思路,将红石岩堰塞体整治成为集应急抢险、后续处置和永久综合治理一体化的世界首例水利枢纽工程;建立了堰塞坝工作性能评估及安全评价体系;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软件。成果获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4项,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论文63篇,其中SCI/EI 32篇,出版专著1部;新材料1项,新装备1项。
近年来受强降雨、强地震等极端条件影响,堰塞坝发生频率明显增加,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愈发严重,堰塞坝应急抢险与综合整治是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重大需求。项目符合国家重大需求,项目组通过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建立了堰塞湖应急抢险、处置及后续整治与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研发了一系列设计与应用平台。目前,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红石岩堰塞湖应急抢险处置、后续处置及后期永久整治,在白格堰塞湖应急抢险与处置中得到推广应用,在今后各类堰塞湖、滑坡体等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处置及治理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项目成果将有力促进高效科学的堰塞坝灾害防治体系的建立,为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是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单位,提名项目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19年,经过形式审查、网络评选、专家会评、奖励委员会审议和网络公示,共评选出科技进步奖项目29项,技术发明奖项目8项。其中,《堰塞坝应急处置与综合整治关键技术》荣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华能舒印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11-22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总
2019-09-14
- 国家电网公司获批建设芯片领域
2019-04-09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2019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Tesla拟收购Maxwell,引领新一轮超级电容应用热潮
- · 即将诞生的新“网红” ——智慧电厂 它的魅力您一定要感受一下
- · 国家队入局,区块链将解锁能源供给新姿势
- · 周孝信院士: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中国电力科技奖授奖决定(2018):成果奖134项,人物奖110名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国家电网惊艳亮相(IEC)第82届大会 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 · 热点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新一代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再也不需要锂!澳洲大学发明可充电质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