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科技 > 新闻 > 正文

创新引领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能建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2019-10-27 00:00:00    来源:中国能建 
A- A+
电力18讯:
  建成首个国家级能源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我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攻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设计技术,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化;
  编制世界首部太阳能热发电设计标准;
  建设了世界首个基于火电厂超超临界机组的碳捕集测试平台;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升船机……
  无数个电力能源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是中国能建奏响的科技创新最强音。不仅如此,在雄安新区能源规划、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举世瞩目的工程建设中,也凝聚了中国能建的智慧与创造。
  自2011年组建以来,中国能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在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等众多领域攻克和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使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充分涌流,持续引领电力和能源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能源和电力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乘势而上,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作为能源和电力建设的国家队,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澎湃大潮,中国能建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推动我国能源和电力建设技术进步,为国家乃至世界能源电力发展注入智慧、赋予动能。
  ——将中国技术推向世界前沿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设计技术,多端柔性直流输电设计技术,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发电技术,高混凝土坝快速施工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智能控制及防裂技术……目前,中国能建在超超临界机组电站、洁净煤发电、海上风电、核电厂常规岛、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智能电网、新能源等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前沿技术,居于行业领先水平;在大江大河导截流、高坝筑坝、基础处理、大型地下洞室群、特大型水轮机组安装等水电建设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让中国装备对标国际先进
  中国能建先后攻克±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平波电抗器和 535千伏耦合负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设计和制造技术,实现了我国直流电网装备的重大技术突破;研发三代核电核级阀门驱动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百万级核电机组核级装备均实现国产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封闭母线、磨煤机、大型海水鼓型滤网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辅机设备,得到广泛应用。
  ——以中国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中国能建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努力成为中国标准的制定者和输出者。组建以来,累计编制并发布国家标准45项,行业标准219项。其中,主编并发布了第一部塔式光热发电设计国际标准,以及首部国家标准《海上风力发电场设计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标准的空白。此外,提出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实施方案等一批高端规划咨询项目,应用中国电力标准,为开展双、多边电力合作提供决策依据。


多管齐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荣誉如镜,折射出中国能建科技创新成效。自组建以来,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其中特等奖 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 11项;累计获得省部和行业级科技奖励847项,各类职工技术创新成果 107项。
  完善科研体系建平台。中国能建形成了以工程研究院(科技发展公司)、3个国家级和46个省级研究机构、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主体的科技创新研发体系,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6家,涵盖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各业务板块,为科技创新搭建了广阔平台。
  培育科研人才打基石。中国能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积极搭建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对科技人才发展路径进行统筹规划,为科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条件。
  加强内外协同作保障。中国能建与中国水科院、中国电科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加强合作,积极参加 11个技术创新联盟,进一步加强外部协同,合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提高了公司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自2011年至2018年,中国能建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33.13%,位居中央企业前列,专利成果工程应用率超过90%。


积厚成势,创新机制激活未来


  科学有效的机制,是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触发器。中国能建不断创新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目前,重大科技专项已立项4项,众筹科技项目立项52项,各单位自主立项4400余项。2018年,中国能建所属单位共有249项科技成果,在330余项工程中转化应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7亿元。
  科技创新大会上,正式发布了《2019—2020年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任务,吹响了再攀电力能源建设科技新高峰的“冲锋号”。
  按照部署,中国能建将在进一步加强领导管理、顶层设计、科技投入的同时,大力建设高端研发平台,建立开放式的创新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强企业间、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创新,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并探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加强科技创新是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使命担当、是公司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是助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能建董事长、党委书记汪建平指出,要着力构建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立足企业发展实际,将科技创新与市场开发、生产经营和转型升级紧密结合,从理念、技术、实践和标准上为引领行业发展,提供能建方案、贡献能建智慧。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华能舒印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11-2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总

2019-09-14

国家电网公司获批建设芯片领域

2019-04-09

热点排行
  • · 达州公司电除尘设备改造节电率超50%
  • · 2018年度南方电网公司科技奖励评审结果公示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朗新明“高铝粉煤灰优化分解利用技术”获重大突破
  • · 大渡河公司获2013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
  • · 大渡河公司导向浮子式水位计获实用新型专利
  • · 大渡河检修公司论文获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 · 龙源电气1.5MW双馈型风机变流器通过低电压穿越认证测试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谢明亮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率团赴韩国参加ICEE2018会议
  • · 国电智深科研成果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
推荐阅读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2019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Tesla拟收购Maxwell,引领新一轮超级电容应用热潮
  • · 即将诞生的新“网红” ——智慧电厂 它的魅力您一定要感受一下
  • · 国家队入局,区块链将解锁能源供给新姿势
  • · 周孝信院士: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中国电力科技奖授奖决定(2018):成果奖134项,人物奖110名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国家电网惊艳亮相(IEC)第82届大会 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 · 热点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新一代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再也不需要锂!澳洲大学发明可充电质子电池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