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科技 > 新闻 > 正文

站在科技创新体系的“塔尖”上,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在研究什么利器?

  2019-02-17 16:06:40    来源: 卢彬 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1月21日,国家电投集中发布了7项由旗下中央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成果,包括自清洁增透纳米薄膜、超高效处理废水的纳米材料、超高温Fe-Cr-Al电热丝、水储罐布水器、基于旁路抽汽的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一体化烟气余热回收消白系统、地热能高效利用技术。

      

据了解,作为国家电投 “宝塔型”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塔尖”,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核能、火电、太阳能及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先导性技术、前沿技术的研究。针对研究方向和重点、如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火电灵活性改造等问题,记者采访了该院院长李连荣。

文丨卢彬

中国能源报记者 

 

 

 

中国能源报:此次国家电投集中发布7项由中央研究院自主研发、涉及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引人关注。中央研究院目前的重点研究方向和战略有哪些?

 

李连荣:2015年,中央研究院由原先进行“大型先进压水堆”重大专项的几个科研机构整合而成。重大专项期间形成的科研能力积累沉淀后,开始向其他能源领域转移。

      

国家电投集团重组后不久,就确立了以先进能源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原则。在这个大前提下,中央研究院确立了自身的研究方向,包括面向前沿的未来能源发展,以及面向当前的产业技术提升。

     

针对当前传统产业的提升,中央研究院主要聚焦于研究新型号核电、火电节能减排等技术升级,以及新型大型风机的研发。前沿技术则包括光伏电池、氢能、储能、储热技术、地热技术以及光热直接利用,为未来能源革命进行技术储备。

中国能源报:为何将研发重心放在这些领域?

 

李连荣:说是“未来”,实际上现在能源革命已经开始了,氢能、储能等技术发展已经成为能源行业关注的重点,只是目前尚未实现关键的技术突破。

      

以氢能为例,其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已经被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一旦氢燃料电池获得突破,对于汽车、石油、电力乃至整个能源行业,都将带来颠覆性的革命。

中国能源报:您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能源革命”。从研究机构的角度,如何理解电力、能源领域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李连荣:能源、电力是非常传统的行业,原有技术惯性极大,创新理念的诞生承受着巨大的阻力。但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外部形势、环境压力、能源结构与能源安全等问题都摆在眼前,例如2018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近70%,天然气也达到40%,这些问题使得整个行业必须向前走。

      

对于电力行业研发机构而言,必须面向未来,探索技术方向。光盯着现有的技术优化,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不能储备新技术,就难以应对未来能源领域的变化,方向必须调整。

中国能源报:此次发布的科研成果中,有多项技术涉及火电灵活性改造。这些成果对于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有何意义?

 

李连荣:火电灵活性改造有两条技术路线。一种是从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设备环节进行改造,另一种是在原有系统中加入储能装置。

      

中央研究院在同时推进这两种路线,但经过研究,目前更倾向于前者。火电厂的能量本身就储存在煤炭中,更科学地用煤,将比发电后对电能进行转化储存拥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此次我院率先创新提出的旁路抽汽灵活性改造技术,旁路抽汽系统可显著提升机组在低负荷下的供热能力,保证机组最小技术出力,实现热电解耦和深度调峰灵活性运行。这一技术已在内蒙古通辽第二发电公司5号机获得应用,每小时可获得调峰补偿收益逾6万元,整个供暖季调峰补偿收益可达近千万元。

      

另一方面,增设储能装置的技术路线也有其优点。由于不动用主设备,这种路线对整个发电系统影响较少。此外,目前火电经营情况不佳,投资改造压力大,采用这种路线可以让电厂选择更加灵活的商业模式,便于吸引投资。

中国能源报:除了火电灵活性改造外,此次发布的成果还有哪些值得关注?

 

李连荣:这些成果中有些在技术上是独创的,还有一些传统领域的技术也取得了突破。

      

比如此次发布的处理放射性废水的纳米材料,其效率是市面上现有产品效率的20倍,处理后核素活度低于国家标准100倍。还有铁-铬-铝电热丝,作为固体电蓄热装置的核心部件,国内产品满足不了性能要求,长期依赖欧洲、美国的进口产品,价格昂贵。此次发布的产品,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产品的性能和国内产品的价格,实现了进口替代。

中国能源报:中央研究院面向未来研发前沿技术,同时也有许多应用性成果产生,如何促进这些成果应用推广?

 

李连荣:电力系统本身相对封闭,之前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一般就是一个电力集团内部消化。现在随着电力系统逐渐开放,很多技术不仅可以走出某个企业,还可以走出电力系统,为其他领域服务。

      

从国家电投集团的角度,一方面,由集团支持,企业走到集团外,和地方、其他行业做技术经营;另一方面,集团层面成立产业基金,促进技术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帮助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刚才提到的环保材料,中央研究院在实验室内完成了小试、中试等环节,后面产业化的任务则依托集团机制转移给生产单位,中央研究院通过适当的商业模式确保一定收益,继续推进技术研发。“做价值,不做产值”,中央研究院作为国家电投尖端的科研力量,要做更有价值的事。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华能舒印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11-2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总

2019-09-14

国家电网公司获批建设芯片领域

2019-04-09

热点排行
  • · 达州公司电除尘设备改造节电率超50%
  • · 2018年度南方电网公司科技奖励评审结果公示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朗新明“高铝粉煤灰优化分解利用技术”获重大突破
  • · 大渡河公司获2013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
  • · 大渡河公司导向浮子式水位计获实用新型专利
  • · 大渡河检修公司论文获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 · 龙源电气1.5MW双馈型风机变流器通过低电压穿越认证测试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谢明亮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率团赴韩国参加ICEE2018会议
  • · 国电智深科研成果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
推荐阅读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2019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Tesla拟收购Maxwell,引领新一轮超级电容应用热潮
  • · 即将诞生的新“网红” ——智慧电厂 它的魅力您一定要感受一下
  • · 国家队入局,区块链将解锁能源供给新姿势
  • · 周孝信院士: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中国电力科技奖授奖决定(2018):成果奖134项,人物奖110名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国家电网惊艳亮相(IEC)第82届大会 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 · 热点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新一代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再也不需要锂!澳洲大学发明可充电质子电池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