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第一人
| ||||||||||||||||||
2014年12月的湖北武汉,气温已低于零度。 在瑟瑟的寒风中,我身穿屏蔽服、头戴安全帽,整理好头盔,走上直升机机舱外的带电作业平台。 几分钟后,直升机快速地升空,靠近特高压带电导线后,悬停在70米的高空中。我伸出手中的引流棒――“滋滋滋……”引流棒与导线拉出一道40多厘米长的耀眼电弧。 我成功接触导线,进入等电位。随后,顺利完成了特高压线路导线地线预绞丝补强、地线防振锤安装等作业项目。世界首次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直升机带电检修作业成功! 我成了特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的世界第一人! 我叫李明,从超高压线路检修工到特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人员这条路,我走得很慢,如蜗牛般,走了近二十年。 卸下恐惧 寻找哪里有蓝天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塔时的情景。那是1997年8月的一天,天气酷热,我站在30多米高的铁塔上,恐惧占据了我的内心,使我无法冷静,我仿佛成了一块“吸铁石”,只能牢牢地抱着铁塔,不敢迈腿。 我看着师傅们在空中娴熟地走线、清扫绝缘子,不知所措。不知何时,班长悄然走到我身边,他扣好安全带,对我说:“小李,我刚来的时候跟你一样,突然来到高空中,有些不适应很正常。注意打好安全带,抓稳踩牢,做到胆大心细,多练几次就好了。”我暗下决心,要勤学苦练、提高技能。 师傅耐心的指导、队友细心的帮助,加上自己的努力,我很快适应了高空作业并爱上这里。随后,我进入了带电班。 任风吹干 流过的泪和汗 1998年,500千伏双玉二回线路验收,我第一次和带电班的师傅们一起干活,发现自己的走线技能和他们差得太多了。那天我的任务是12基塔、11档线,才走到第5档,我就有了疲倦的感觉。 我在心中暗暗给自己鼓劲:“一定要坚持!绝不能拖后腿!”当我拖着透支的身体走到第10档线时,不争气的腿竟开始抽筋了!我强忍着疼,在导线上缩成了一团,豆大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我知道如果此时我停下,师傅们就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把我放下去,会给整个团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强忍着疼,检查好保护措施,慢慢活动着身体,拖着僵硬的身体走完了最后一档线。 那时已是深秋,疼痛的泪、紧张的汗,都被略微刺骨的风吹干了。 赴澳培训 做梦都在说外语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我不断参与研发和改进带电作业工器具,逐渐掌握了各项技能,业务水平大幅提高。2009年,我被选为超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人员,赴澳大利亚培训。 为克服语言障碍,我强迫自己填鸭式学习英语,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室友说,我连晚上说梦话都在讲英文。 澳方训练员对我们的要求很高,训练十分艰苦。我们不断练习如何在作业平台上保持身体平衡、如何快速完成作业。每天8小时、持续一个月的高强度高空作业训练,我做到了零失误,澳方训练员赞不绝口。 2010年4月,我圆满完成了直升机平台带电作业演示,填补了中国在直升机带电作业领域的空白。这也标志着中国在带电作业领域同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 “全国第一”的头衔并没有冲昏我的头脑,我还有更大的梦想――我要做“世界第一”! 这天来了,中国领先世界 在完成了超高压线路直升机带电作业演示之后,我又挑起了重担――完成特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演示。这是世界范围内都未曾涉足的领域。 和超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演示不同,特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演示没有那么多时间让我和飞行员进行长期的磨合。 演示的前几天,我第一次与飞行员一起练习。我发现,飞行员很害怕,我将从事带电作业十几年的事情告诉他,告诉他各项安全措施也已经做得很好了,飞行员的情绪才渐渐稳定下来。不巧的是,飞行员的耳麦又坏了,要修好的话必须从美国订购配件,可时间不等人,我灵机一动,想了20多种手语在空中指挥飞行员操作。 尽管困难重重,我沉着心,逐一把问题化解,圆满地完成了特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项目演示! 这是有纪念意义的一天,从这天开始,在直升机带电作业领域,中国领先了世界其他国家。 |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华能舒印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11-22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总
2019-09-14
- 国家电网公司获批建设芯片领域
2019-04-09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2019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Tesla拟收购Maxwell,引领新一轮超级电容应用热潮
- · 即将诞生的新“网红” ——智慧电厂 它的魅力您一定要感受一下
- · 国家队入局,区块链将解锁能源供给新姿势
- · 周孝信院士: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中国电力科技奖授奖决定(2018):成果奖134项,人物奖110名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国家电网惊艳亮相(IEC)第82届大会 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 · 热点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新一代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再也不需要锂!澳洲大学发明可充电质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