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城郊供电黄俊龙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胡振霞 报道 “我从小就爱捣鼓些新玩意儿”,黄俊龙挠着后脑勺有点腼腆的说,“自从参加了工作,每天和设备打交道,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我喜欢自己研究摸索,把设备的每一个零件摸个门清,哪怕小到一个螺栓、螺丝钉。”
黄俊龙是钦州城郊供电有限公司变电修试班一名初级作业员。2014年参加工作定岗输变电管理所,从此开始了他的职工技术创新之路。别看他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他参与的4项职创项目获得所在公司2016年度职工技术创新奖,其中职创项目《开关柜检修储能弹簧专用工具》荣获2017年度广西电网变电专业类工作室优秀成果一等奖、广西电网“精益杯”7S管理劳动竞赛现场改善成果二等奖,并于近日荣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公司职工创新国家专利零突破,填补了公司创新创效工作多项空白。
“黄俊龙小伙子工作认真、充满热情,又肯动脑子。脏活累活抢着干,是个好苗子。”班长梁汝扬这样评价自己的班员。
“90后”的黄俊龙浑身上下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它们不只是机器设备,我感觉它们都是有生命、有温度的,我喜欢和它们打交道。”看着冷冰冰的电气设备、保护装置,黄俊龙眼睛却是闪着光。
黄俊龙的师傅王满幸说,“小黄肯学、肯干,遇见不懂的就问,成长的很快,现在已经是变电修试的一把好手了。”在师傅的教导下,黄俊龙渐渐掌握了变电站保护装置专业巡视、试验和消缺等日常工作,对设备各装置的作用了然于胸。
在变电站开关车控回路断线告警更换储能弹簧时,他发现为了能够拆下或装上储能弹簧,师傅们需要利用多把一字螺丝刀,在弹簧各个圈与圈之间插入螺丝刀,将弹簧拉长到适合长度才能进行拆装。此种方法不但拆解和安装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很难使弹簧受力均匀、极易引起弹簧变形,容易造成开关的合闸速度不及格而要更换新弹簧。
“怎样才能避免受力不均匀引起弹簧变形?”这个被大家认为习以为常的操作,就这样被黄俊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随着他对储能弹簧的学习分析,他了解到电网运行中,当遇到开关车分合闸速度与保护装置出口动作时间不匹配而越级跳闸故障时,分合闸操作前要将弹簧拉长,提供操作动力能量,分合闸储能弹簧的性能直接影响其动作速度时间。操作中利用螺丝刀拉伸弹簧费时费力,需要找到一种更安全、方便的工具,使弹簧可以均匀受力被拉长并保持拉伸固定的状态。
确认这一思路后,黄俊龙开始了工具的设计制作。“首先,我需要改造设计出一套专用工具,一个是可保持弹簧在拉伸状态的固定座、一个能拉长储能弹簧的拉伸杆。”黄俊龙边说边从办公抽屉拿出一叠图纸,“2个工具看着简单,真的要做出和储能弹簧严丝合缝的卡扣、挂钩,还是需要心思。拉伸杆就是这么一次次尝试、失败、再尝试得来的。”
自己查资料、设计构思、画图纸、买材料、焊接组装、工具检测。在黄俊龙的宿舍里,电焊机、氧割枪、手砂轮、喷枪、沙布砂纸,可谓一应俱全。最终黄俊龙用了4个月的时间制作出了“10千伏开关柜检修储能弹簧专用工具”。
“如不借助专用工具,至少需要1小时才能完成储能弹簧拆装。这个工具操作简单,为开关小车的检修工作带来的很大的方便。”变电修试班的同事说起黄俊龙制作的“宝贝”,赞不绝口。据了解,在35千伏那思变电站903、904开关车控回路断线告警更换储能弹簧工作中,变电修试班工作人员使用开关柜检修储能弹簧专用工具,20多分内完成了10千伏小车开关储能弹簧拆装工作。不仅不会引起弹簧变形,延长设备生命周期,节省大量维修成本;而且缩短了检修时间,大大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
如今,黄俊龙参与创新的“开关柜检修分合闸线圈专用扳手”、“SF6开关速度特性试验专用工具”、“开关柜特性试验专用工具”等创新成果相继在城郊公司变电工作领域投入使用。
“在许多职工心中,技术创新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其实创新就在我们身边。获奖不是目的,能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是我不断创新的源动力。”黄俊龙坚定地如是说。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华能舒印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11-22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总
2019-09-14
- 国家电网公司获批建设芯片领域
2019-04-09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2019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Tesla拟收购Maxwell,引领新一轮超级电容应用热潮
- · 即将诞生的新“网红” ——智慧电厂 它的魅力您一定要感受一下
- · 国家队入局,区块链将解锁能源供给新姿势
- · 周孝信院士: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中国电力科技奖授奖决定(2018):成果奖134项,人物奖110名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国家电网惊艳亮相(IEC)第82届大会 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 · 热点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新一代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再也不需要锂!澳洲大学发明可充电质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