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水电六局2015科技创新工作亮点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企业能够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推动自身的技术创新,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体系,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通过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视对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强化创新人才的队伍建设等措施,使得公司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2015年,公司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持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特色科技领先型企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打造公司技术品牌。
公司凭借国内唯一成功实施大洞径全排孔水下岩塞爆破的业绩赢得多方青睐,继依托长甸引水项目成功实施国内最大全排孔岩塞爆破后。今年9月6日,公司又依托刘家峡水电站洮河口排沙洞及扩机工程成功实施世界首例厚淤泥层大型岩塞爆破,衡量岩塞爆破成功与否的四个标准是爆通、过流、稳定、成型。根据监测,距离爆破点最近的龙源山庄,爆破产生的位移0.4厘米,距离岩塞东侧的F7断层位移0.2毫米,均低于设计标准,排沙洞过流达到800立方米/秒,非常成功,使公司在水下岩塞爆破方面的技术水平达到领先水平,并成为公司在爆破领域的一张名片,填补了行业空白,实现了自我超越。
在PCCP管制造领域,公司开原管业采用钢筋滚焊和混凝土立式振动成型的先进工艺,开创了国内生产最大直径4400毫米的先河,突破了国家标准顶管直径3500毫米的局限,得到了国内权威专家学者的认定,一跃进入领先行列。11月,公司开原管业通过不懈努力和不断的创新,历经十个工艺流程,成功生产出外廓尺寸为7000毫米×4300毫米,长1500毫米,壁厚500毫米,单节重量约40吨的超大型矩形管廊,使公司具备了综合管廊的生产能力,拿到了综合管廊生产的特别通行证,为公司进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创造了先决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传统的地下工程施工领域,不断深化创新,更一步巩固了公司地下工程王牌队伍的地位,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工程中,实现了大直径超深竖井、超长斜井的正井法快速开挖与衬砌,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大断面洞挖施工中,通过优化施工工艺、不断提高钻爆水平,精工细作,在寒冷地区的初冬,创下了月洞挖单个工作面进尺282.5米纪录。TBM掘进技术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施工管理、安全管理、人员配置、技术创新等优势,今年,公司承建的辽宁重点引水工程在沿线9个标段中率先实现全线贯通,并创造了开挖速度最快、故障最少、精度最高的记录。几年来,公司研发的TBM刀盘变频电驱动技术,PPS激光导向系统,BEAM实时地质监测技术,长距离、大风量、低泄漏、风管300米/节、变频控制的独头通风系统,“蛙跳式”钢轨枕铺轨系统,填补了国内TBM施工技术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长距离大直径隧洞掘进机(TBM)全断面施工工法》,获评辽宁省工程建设工法和集团工法。
二是科研立项工作有效实施。
科研项目是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决策支持技术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项目的研究。科研立项的有效开展,能够有力的推动公司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15年,公司依托在建项目,积极开展科研立项工作,批准16项科研项目立项。并优选其中有代表性的、科技含量高的2项科研项目向股份公司申请科研立项,其中《1300米级大坡度超长斜井正井法安全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获股份公司批准立项。
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申请国家专利。
公司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牢固树立专利意识,将技术创新与专利管理紧密结合,使专利管理贯穿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今年共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四是科技创新成果更加丰硕。
2015年,公司荣获省部级工法13项、成果鉴定3项(其中两项成果经鉴定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项成果荣获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成果二等奖,这些成果的取得为公司科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科技创新没有终点,公司广大科技工作者仍将肩负重任,砥砺前行。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华能舒印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11-22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总
2019-09-14
- 国家电网公司获批建设芯片领域
2019-04-09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2019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Tesla拟收购Maxwell,引领新一轮超级电容应用热潮
- · 即将诞生的新“网红” ——智慧电厂 它的魅力您一定要感受一下
- · 国家队入局,区块链将解锁能源供给新姿势
- · 周孝信院士: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中国电力科技奖授奖决定(2018):成果奖134项,人物奖110名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国家电网惊艳亮相(IEC)第82届大会 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 · 热点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新一代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再也不需要锂!澳洲大学发明可充电质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