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四港发电公司:科技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大唐吕四港发电公司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企发展战略,安全生产不断夯实,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投产五年时间,该公司已拥有科技、管理、论文、专利共计143项成果,其中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为系统内的后起之秀和佼佼者。
前期探索 制度保障必不可少
吕四港发电公司第二届科技工作会议
发电厂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科技运用和实践贯穿生产经营及管理的整个过程。如何更好地运用科技管理手段为企业发展助力,既是一个课题,更是一次探索。2012年,该公司召开了首届科技大会,对科技兴企战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诠释,还对员工的疑问进行了现场互动,强调科技兴企的重要性。同时,制定了《科技工作管理办法》、《科技奖励管理办法》、《科技经费管理办法》、《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和《科技档案管理办法》。组建科技管理委员会,成立办公室,形成了集制度和组织机构于一体的双重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同年,该公司创刊《吕电技术》,收录记载员工的科技论文和科技成果,每季一期,每季组织评优活动,对获奖项目进行表彰奖励,技术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即便如此,在最初的探索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因惯性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主导,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遇到问题墨守成规,不愿意寻求新的途径、方法。鉴于此,该公司着实动了一番头脑,最终确定了以技术创新攻关生产难题,创新实行技术攻关课题项目“挂摘牌”制度,由企业定期将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重大课题项目予以公示挂牌,并根据课题难易程度,设置攻关奖金,鼓励公司全体员工进行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此项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学习钻研、科技攻关的兴趣和信心,还被员工戏称为“揭黄榜”。实施至今,已有30余项“挂摘牌”项目取得成果。
此外,该公司还把员工对科技的引入、应用、攻关等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作为员工评先及晋升的依据。在多方激励政策的推动下,该公司员工对科技兴企战略的认知得到升华,已由原先的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作为。
中期实践 因地制宜不可或缺
金属专业人员在炉内检查
前期探索中,经验和问题的梳理,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实践奠定了扎实基础。而实践,才是根本落脚点。
明确方向之后,该公司从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入手,千方百计寻找科技手段的支撑。通过直面问题、对症下药、认真研究、反复求证,有效地解决了各类现场实际技术难题近百项。据该公司总工程师高向阳介绍,锅炉氧化皮问题的处理,就是依托科技手段解决的很好实例。该公司通过仔细研究分析氧化皮的成因及壁温测点的运行现状,陆续加装壁温测点,进行附加风的反切和上下摆动实验,并进一步优化吹灰,摸索出最佳燃烧工况和吹灰方案,结合控制启停机的温度变化率,进行精细加氧,杜绝了锅炉高温受热面的隐性超温,极大消除了锅炉热偏差现象,从而使氧化皮大面积剥落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该公司四台机组陆续采取措施后,自2012年以来,再未发现大面积氧化皮剥落现象。此项成果的应用于2014年底正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发明专利。
针对汽轮机通流损坏问题,该公司借鉴其它企业事故教训,通过设计重要参数异常实时监测逻辑,利用DCS现有光字报警功能,有效地将汽轮机通流出现故障的各种参数集合起来,进行综合报警,对于机组出现的一些很难量化的异常进行清晰归类,实时反映机组状况,及时、准确通知运行人员。通过参数模拟,可以实现百分之百汽轮机通流故障覆盖,极大地增强了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信心。此成果已经在集团公司沿海多个电厂得以推广应用。
还有超超临界汽轮机活动试验阀门成组活动试验负荷、参数波动大等问题的解决,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因地制宜实施科技攻关的成果。截至2015年,该公司有19项成果被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几年来,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因素的推动下,企业的经济效益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长期推进 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仿真机大赛现场
如果说企业员工是公司发展的主导力量,那么科技工作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为此,该公司着力创造育才、用才、留才的环境,通过建立技术后备岗位制度、技术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将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成果,作为提拔任用、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坚持“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的思路,组织员工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为更好地激发员工钻研技术的积极性,该公司每年都要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不断完善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层次人员的学历教育、技术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充分发挥好“吕电大讲堂”的作用,解决各类生产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难题,让优秀人才不断涌现。
该公司还投入500多万元建造仿真机室、大唐国际脱硫脱硝专业培训基地。目前,除设备部、发电部开展的各项日常培训外,基地还接待安徽宣城电厂、天津蓝巢等外单位培训四次,大唐国际培训班4次,为生产员工创造了良好的操作技能培训条件。
作为投产仅五年新厂,该公司已拥有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87人;高级技师10人,技师34人,高级工113人。在2013-2014年江苏省开展的首届高技能人才评选中,2名高级技师过关斩将当选,另有1人荣获“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打响了大唐企业在江苏省的人才品牌。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吕四港发电公司的实践证明,依托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该公司第二届科技大会又明确了新的目标,就是在未来几年,将会更加注重挖掘知识与科技的力量,大力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把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理念结合在一起,让企业在升级改造和发展中继续保持核心竞争优势。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华能舒印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11-22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总
2019-09-14
- 国家电网公司获批建设芯片领域
2019-04-09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2019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Tesla拟收购Maxwell,引领新一轮超级电容应用热潮
- · 即将诞生的新“网红” ——智慧电厂 它的魅力您一定要感受一下
- · 国家队入局,区块链将解锁能源供给新姿势
- · 周孝信院士: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中国电力科技奖授奖决定(2018):成果奖134项,人物奖110名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国家电网惊艳亮相(IEC)第82届大会 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 · 热点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新一代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再也不需要锂!澳洲大学发明可充电质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