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走访深圳能源创新研究院,了解它的使命和定位!
2017年12月,集团隆重举行创新工作会议,熊佩锦董事长指出,要把创新发展摆在集团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新成立的能源创新研究院作为集团的创新参谋,受到集团上下的关注。在未来,研究院将如何引领集团创新工作、创新工作如何促进集团迈向新台阶?小编今天带您走访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了解它的使命和定位。
编辑部
如何看待集团把创新发展摆在集团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能源创新研究院:熊董事长在创新工作会上已经解释得很透彻:从过去角度看,集团与央企相比,政策优势明显不足,与民营企业相比,体制机制又不够灵活。从现在角度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国内电力行业竞争日益加剧,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内耗严重的问题逐渐暴露。如果集团创新发展不发力,就会贻误发展时机,在新一轮竞争中陷入被动,处于落后地位。我们要以对集团发展负责的担当精神,大力推进创新,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集团业务的外部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市场在变化、政策在变化、竞争者在变化,面对这巨大变化的经营环境,如果我们没有变化,没有创新,那么将会丧失机会。可以说,是市场在倒逼我们变化。
编辑部
能源创新研究院成立的背景是什么?
能源创新研究院:近年来,能源环保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能源改革措施,正在一项一项落地,影响深刻。变革的核心有三点:市场化改革、国企机制改革和绿色环保要求。同时能源环保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能源新技术层出不穷,新技术推广更加快速。
受国内电力产能过剩、电力市场化改革、煤炭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传统电力企业普遍收益下降。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企业效益开始显现。
集团面临的局面是,一方面电改、新技术发展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和风险摆在我们面前,另一方面大型央企重组后越来越大,集团在能源行业属于中型公司,中型公司如何选择、如何应对,是集团面临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尽早、准确判断新政策、新趋势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能源研究院正是在这种变化的背景环境下成立的。
编辑部
能源创新研究院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能源创新研究院:一是政策信息研究,务虚为主,通过收集分析行业政策、市场动态,掌握新趋势、研究新影响,并提出创新建议,这是当前重点工作。二是应用创新研究,主要关注、分析国内外的新商业模式、新技术应用等,对未来3-5年集团产业布局进行建议。三是借助ITPC的国际化平台,推进集团技术创新工作。四是统筹集团岗位研究创新,重点组织集团内的专项课题研究工作。我们主要扮演集团创新参谋的角色,为集团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简而言之是:研究新变化、分析新思路、提出新意见。
因为我们力量有限,所以工作重点首先放在政策、行业信息研究方面。创新研究方向是集团的核心业务包括能源电力、环保、能源服务及其相关的上下游,只要没有人做的,我们都可以去尝试研究。
编辑部
目前正在做哪些工作?
能源创新研究院:研究院要研究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涉及能源和环保方面的政策,通过政策研究,再深入产业研究。其次,重点研究集团比较关注的问题和行业热点问题,比如分布式能源的关键因素和趋势、环保垃圾发电和服务产业链、储能技术、碳排放、绿证交易等,需要研究它们的政策、市场、新技术,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
编辑部
创新是需要投入的,如何平衡投入与效益?
能源创新研究院: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要有目标,要为满足市场需求、为企业产生效益和寻求发展出路而创新。2017年,集团的利润下滑,在收入吃紧的情况下,如何制定合理的创新研究投入,是十分考验人的。在创新投入这件事上,我们觉得应该一边谋划,一边尝试,一边总结,根据成效滚动发展。光想不干不行,不想盲干更不行。创新必须结合企业战略定位,这样才能够做到点子上,否则创新就没有合力,有时还会起副作用。
编辑部
创新型企业需要具备什么元素?
能源创新研究院:创新型企业需要宽松包容的文化、勇于承担风险的团队、鼓励创新者的奖励机制、适度分权、适应市场化的组织结构。持续创新型企业还需要建立考虑共同奋斗者的分配机制。华为如此庞大,还能不断创新成功,就在于华为公司建立了考虑共同奋斗者利益的分配机制。
创新意味着风险,有成功也有失败,创新者需要勇气和担当,企业内也要有容错机制和鼓励机制。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