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专题 > OA > 正文

15年目睹中国OA之怪现象

  2006-01-17 16:55:2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985年,全国召开了第一次办公自动化(OA)规划会议,中国人开始全面的认识OA。从此,OA在中国风风雨雨,逐渐成为软件行业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其中也出现了诸多有趣、有怪的现象,首次整理出来给业内
外人士共享、思考。

怪现象之一――官方色彩,曲高和寡

80年代末,大多数人把OA形象的称呼为“无纸化办公”,“无纸化办公”在当时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显得神秘而高高在上,绝大部分企业还没有看到它能给自己带来如何的好处,更别提应用。而当时中国的软件业尚未起步,连用友都没有出生,所以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当时有没有中国的OA软件公司。

这种曲高和寡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的时候才有所改善,作为一个新生事物,10年孕育应该也不算难产吧。

OA在中国的亮相没有博得满堂彩,也实属无奈,当时中国企业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竞争不充分,管理不精细,思想不开放,都在过着安稳日子,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保持现状,哪里想什么OA阿。

看来OA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也只有随着竞争的加剧才能得到重视和振兴,因为竞争迫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公流程,提供工作效率。

怪现象之二――一哄而上,浑水摸鱼

OA市场的真正兴起应该从2000年开始,一批专业性OA软件公司开始崭露头角,活到现在的主要有合强、新思创、泛微等。

那时候做OA容易成为先驱,但也容易成为先烈。因为在这之后,确切的说是在2003年之后,数百家OA软件公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OA们的一哄而上表现出国人典型的跟风心理,既催熟了市场,也搅浑了市场。

和当初的冷清相比,现在3个人、2条枪都想占个山头,有的是从网上买一套源代码修改一下,有的是找个现成的OA做OEM(贴牌),有的是找个知名OA全盘拷贝,这就造成了目前OA软件雷同、混乱、低质量的事实。

比如,锐翔OA和永不停顿OA、泛微OA和朝华OA、通达OA和极限OA,这一对一对的不但产品完全相同,连公布的成功案例都一模一样,他们的含糊其辞让大家都搞不清楚到底是谁给谁作的贴牌。

前些天通达说泛微偷了他们的源代码,而在自己的网站上又说是购买,而泛微既不承认偷也不承认买,就说是自己开发的,这OA是越发的让人看不懂了。

很多OA软件公司正是在混乱的市场中浑水摸鱼,利用信息不对称蒙混客户,骗取钱财。

怪现象之三――喊声震天,各取所用

如果说今天的OA市场还有一点的惊喜,那就是我们还能听到一些积极的声音,从王志东那理想化的协同到泛微大众化的协同,共同的声音都是协同。而自从新思创OA去年在国内第一个提出易用思想以来,另一个声音――易用也在业内迅速传递着。
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还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是两种不同声音反映出的不同结果。

“协同”是什么?直白的说就是多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工作,包括协同平台、协同应用软件和协同工具软件。

那协同OA是什么?就是让大家实现协同工作的OA,是一种协同应用软件。目前很多OA已经变得很复杂,甚至超出了OA的范畴,因为它集成了人事、财务、生产、客户关系等诸多独立系统,成为复杂的协同平台。

也许正是因为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易用性便越来越重要。易用OA强调功能实用、快速部署、快速上手,降低实施成本和周期,体现了软件应用的成熟和理性。
用户需要好用的系统,好用的系统必然是易用的系统,与协同不同,易用虽然没有过多的体现在媒体上和文字上,却已经成为用户选择OA软件的重大标准。

虽然协同和易用都是用户需要的,但是这两项光荣称号已经被很多OA软件滥用,造成了很多“伪协同”和“伪易用”的OA,这对行业和用户而言无疑都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怪现象之四――用户值多少,OA就值多少
OA值多少钱?
是不是A品牌的值2万,B品牌的值2千万?

非也。事实是,用户值多少钱,OA就值多少钱。表面看好像也没有问题,因为据说用户投资于软件的比例占其营业额的0.5%―1%,这就说明的确是用户值多少钱就会拿出多少钱来买软件。但是,很多用户在自己的观念和服务商的误导下,并没有看软件怎么样,而是纯粹为了价格而选价格。

比如,一个年营业额10亿的企业,同样的一个软件,报价5万元他肯定不会理你,因为感觉你太低级了,配不上他;如果你报价500万,那么他就可能会邀请你去面谈了。
所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服务商为了抬高报价,将软件固定模块、定制模块、实施、培训、服务等各项费用算得很细,这样每一项累加起来就容易把价格做上去。还将方案书写得跟小说一样天花乱坠,封皮做得比精装书还要漂亮。而在用户那边,最后花费数百万巨资上马的OA可能还不如几万元的好用。

很难指望服务商向你推荐适用、实用的OA,他们喜欢给你最贵的。所以,对用户来说,一定要本着做事而非做秀的思想,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SOA国家标准将于今年6月正式实施
  • · OA与公文交换平台的接口解决方案
  • · 山东电力办公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
  • · 宁波财税局办公自动化应用案例
  • · 实走企业OA路
  • · 信息化办公模式―由你掌控
  • · 电力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知识管理“三要素”
  • · 利用办公自动化进行知识管理
  • · 办公OA能当敲门砖吗?
  • ·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