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电力公司:尝到PMS整合的“甜头”
2009-03-19 10:36:1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什么是PMS?北京公司生技部副主任王鹏给出了一个通俗易懂的答案:“PMS是一个贯穿电网生产全过程的一体化生产管理信息平台。”他解释道,信息化是PMS的特点之一,也是优势所在,在这个平台上,大到整个电网的设备情况,小到一个电闸开关的检修记录,都能显示出来。
【IT商业新闻网】2月3日早上8点半,北京110千伏前门变电站值班人员高春艳打开电脑,进入“SG186”生产管理系统界面,和同事进行交接班。
“我们每天都使用PMS(生产管理系统),各种记录都在这个系统上,非常全面。”高春艳说,“而且录入工作日志,查看设备台账也很方便,再也不用没头没脑地翻纸质记录了。”
自从2008年下半年,生产管理系统在北京公司全面应用以来,该系统在输电、变电及配电专业的应用涵盖面已分别达到96%、95%和92%。“生产管理系统的投运对于北京公司来讲,不仅仅是推行了一套管理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从生产管理的理念和手段上实现了向标准化和精益化的转变。”北京公司副总经理王风雷说。
平台――信息化
什么是PMS?北京公司生技部副主任王鹏给出了一个通俗易懂的答案:“PMS是一个贯穿电网生产全过程的一体化生产管理信息平台。”他解释道,信息化是PMS的特点之一,也是优势所在,在这个平台上,大到整个电网的设备情况,小到一个电闸开关的检修记录,都能显示出来。
据介绍,状态监测技术已经与PMS结合起来了。如果监测到了设备的缺陷,无论影响大小,PMS都将把缺陷和处理流程记录下来,甚至缺陷由谁处理,当前处理到哪一步,也都能在系统中清晰地显现出来。
仅仅有充足的数据还不够,PMS还实现了信息共享。北京公司负责PMS建设和推广工作的专工王雷介绍,PMS的输、变、配一体化功能,将不同专业的数据整合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了跨专业的信息共享。“国家电网公司还致力于完成PMS和ERP、GIS等系统的横向集成,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王雷说。
支持信息化平台的是大量的信息数据。从2008年3月开始,北京公司2000多名业务人员,历时2个月,收集主网设备数据40万余条,并将数据全部导入系统,为PMS顺利上线运行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
现在每天都会有大量数据录入系统,生产管理人员所获取的绝大部分信息也来源于此。“截至2008年12月31日,PMS上共记录了393座变电站、16万余台变电设备、3万余条输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并有30万余条输变电业务的管理记录。配网基础数据也已经录入168万余条。”王雷介绍。
参与数据录入的小张回忆起筹备阶段的工作时,立刻皱起了眉头。“要找到十多年前的数据,需要翻阅数不清的文件,必要时还要亲自到现场核实,十分繁琐。”小张说,“有了PMS,相信多年后再查找历史数据,就不会这么难了。”
流程――标准化
除信息化外,PMS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统一”。“这种统一不是‘一刀切’,而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管理需求制定的标准化流程,这是企业提高管理效益,实现精益化、标准化管理的必经之路。”王鹏认为,这种理念将为北京公司乃至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生产管理工作带来跨越式发展。
“我们每天在PMS上开展的业务大概是17项,可进行151种功能操作,这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对规范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PMS试点单位之一的朝阳门变电站站长于淑霞举例说,“比如在工作票管理过程中,系统已经将班组人员开票、运行人员审核签发、现场工作回填等流程固化下来,违反流程就无法在现场执行工作票。”
“PMS颠覆了原有的生产管理方式。”于淑霞坦言,“经过半年的试运行,最初的不适应感已消失,使用PMS已经成为生产岗位员工的工作习惯。”
对此,王雷有着更为宏观的认识,他认为,PMS的执行者大部分是一线班组人员,因此,标准化流程、规范化管理,不但实现了管理手段的高效和精益,而且对于提升班组人员工作水平也是一种促进。
截至2009年1月,北京公司PMS注册用户已达8982人,北京公司平均每天有600余人登录PMS,进行管理操作。业务应用已覆盖北京公司全部生产单位,使用系统的生产班组达523个。
管理――精益化
一个好的管理系统必须实现多种信息的整合与贯通,以此来提升其实用性,为生产的精益化管理奠定基础。在推行PMS的过程中,北京公司尝到了整合的“甜头”。王雷介绍,PMS替换了输电、变电和配电等专业各自的小系统,将不同专业的数据统一整合起来,实现了统一管理。
据了解,在使用PMS之前,北京公司变电、输电和配网等专业都使用各自的生产管理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信息平台,要想了解企业整体的设备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准确信息,需要反复登录不同的系统,有时甚至需要查阅纸质文件。王雷说:“使用PMS,不仅避免了重复劳动,还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便于管理人员掌握生产工作的详细情况。”
PMS不仅是一个横向集成的信息平台,还是一条纵穿国家电网公司生产管理流程的高速公路,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网省公司乃至一线班组之间快速传递信息。“生产管理人员登录PMS,足不出户就可以全面了解一线班组的工作情况,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的信息沟通。”王雷介绍,“信息畅通无阻、快速传递、高度共享,这就是PMS纵向贯通带来的好处。”
【IT商业新闻网】2月3日早上8点半,北京110千伏前门变电站值班人员高春艳打开电脑,进入“SG186”生产管理系统界面,和同事进行交接班。
“我们每天都使用PMS(生产管理系统),各种记录都在这个系统上,非常全面。”高春艳说,“而且录入工作日志,查看设备台账也很方便,再也不用没头没脑地翻纸质记录了。”
自从2008年下半年,生产管理系统在北京公司全面应用以来,该系统在输电、变电及配电专业的应用涵盖面已分别达到96%、95%和92%。“生产管理系统的投运对于北京公司来讲,不仅仅是推行了一套管理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从生产管理的理念和手段上实现了向标准化和精益化的转变。”北京公司副总经理王风雷说。
平台――信息化
什么是PMS?北京公司生技部副主任王鹏给出了一个通俗易懂的答案:“PMS是一个贯穿电网生产全过程的一体化生产管理信息平台。”他解释道,信息化是PMS的特点之一,也是优势所在,在这个平台上,大到整个电网的设备情况,小到一个电闸开关的检修记录,都能显示出来。
据介绍,状态监测技术已经与PMS结合起来了。如果监测到了设备的缺陷,无论影响大小,PMS都将把缺陷和处理流程记录下来,甚至缺陷由谁处理,当前处理到哪一步,也都能在系统中清晰地显现出来。
仅仅有充足的数据还不够,PMS还实现了信息共享。北京公司负责PMS建设和推广工作的专工王雷介绍,PMS的输、变、配一体化功能,将不同专业的数据整合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了跨专业的信息共享。“国家电网公司还致力于完成PMS和ERP、GIS等系统的横向集成,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王雷说。
支持信息化平台的是大量的信息数据。从2008年3月开始,北京公司2000多名业务人员,历时2个月,收集主网设备数据40万余条,并将数据全部导入系统,为PMS顺利上线运行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
现在每天都会有大量数据录入系统,生产管理人员所获取的绝大部分信息也来源于此。“截至2008年12月31日,PMS上共记录了393座变电站、16万余台变电设备、3万余条输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并有30万余条输变电业务的管理记录。配网基础数据也已经录入168万余条。”王雷介绍。
参与数据录入的小张回忆起筹备阶段的工作时,立刻皱起了眉头。“要找到十多年前的数据,需要翻阅数不清的文件,必要时还要亲自到现场核实,十分繁琐。”小张说,“有了PMS,相信多年后再查找历史数据,就不会这么难了。”
流程――标准化
除信息化外,PMS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统一”。“这种统一不是‘一刀切’,而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管理需求制定的标准化流程,这是企业提高管理效益,实现精益化、标准化管理的必经之路。”王鹏认为,这种理念将为北京公司乃至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生产管理工作带来跨越式发展。
“我们每天在PMS上开展的业务大概是17项,可进行151种功能操作,这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对规范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PMS试点单位之一的朝阳门变电站站长于淑霞举例说,“比如在工作票管理过程中,系统已经将班组人员开票、运行人员审核签发、现场工作回填等流程固化下来,违反流程就无法在现场执行工作票。”
“PMS颠覆了原有的生产管理方式。”于淑霞坦言,“经过半年的试运行,最初的不适应感已消失,使用PMS已经成为生产岗位员工的工作习惯。”
对此,王雷有着更为宏观的认识,他认为,PMS的执行者大部分是一线班组人员,因此,标准化流程、规范化管理,不但实现了管理手段的高效和精益,而且对于提升班组人员工作水平也是一种促进。
截至2009年1月,北京公司PMS注册用户已达8982人,北京公司平均每天有600余人登录PMS,进行管理操作。业务应用已覆盖北京公司全部生产单位,使用系统的生产班组达523个。
管理――精益化
一个好的管理系统必须实现多种信息的整合与贯通,以此来提升其实用性,为生产的精益化管理奠定基础。在推行PMS的过程中,北京公司尝到了整合的“甜头”。王雷介绍,PMS替换了输电、变电和配电等专业各自的小系统,将不同专业的数据统一整合起来,实现了统一管理。
据了解,在使用PMS之前,北京公司变电、输电和配网等专业都使用各自的生产管理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信息平台,要想了解企业整体的设备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准确信息,需要反复登录不同的系统,有时甚至需要查阅纸质文件。王雷说:“使用PMS,不仅避免了重复劳动,还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便于管理人员掌握生产工作的详细情况。”
PMS不仅是一个横向集成的信息平台,还是一条纵穿国家电网公司生产管理流程的高速公路,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网省公司乃至一线班组之间快速传递信息。“生产管理人员登录PMS,足不出户就可以全面了解一线班组的工作情况,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的信息沟通。”王雷介绍,“信息畅通无阻、快速传递、高度共享,这就是PMS纵向贯通带来的好处。”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