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应用 > 正文

电力行业信息化“蝌蚪变青蛙”的“钾元素”

  2009-07-22 10:23:0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是毛主席少年时作的诗,自比青蛙,大抵在抒发自己的英雄壮志。可他老人家或许不知道,如果水中缺碘,蝌蚪只能成长为巨大的蝌蚪,永远无法变成青蛙。也就是说,再大的蝌蚪,毕竟还不是青蛙,青蛙有可能变成王子,蝌蚪绝无可能。
    
    最近一直在翻看历年来的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目录。灯光下,成百上千的创新成果闪烁着管理者们的智慧之光,字字句句包涵着管理者们为企业所作的大大小小的贡献。他们的动机显而易见,即希望将这些理论固化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动机。掩卷后笔者不能不叹,信息化已经如碘元素悄然溶入企业管理的深潭。
    
    然而,为什么迄今为止,电力信息化却一直在徘徊于某种漩涡:从行业兄弟单位或者厂商那里获得概念,听他们描绘美好愿景,自己再进行“创新性”修补,强行加入“特色”,随后投入招标和实施,过不了多久便又开始缝制百衲衣,直到千疮百孔无从下针,再进入新一轮循环。在这种冒似否定之否定之后,说不清楚是螺旋式上升了,还是螺旋式下降了。
    
    在企业管理这潭深水中,无论是生产控制、生产管理还是经营管理,其中的各业务好比蝌蚪。蝌蚪为什么非要变成青蛙?企业生存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业务的存在与发展,青蛙更具生命力可能活得更长,具备两栖属性会拥有更大活动空间,才有可能更容易发展,同时青蛙更具智慧,比蝌蚪有更多与外界沟通获取能量的能力。事实上大部分业务信息化后,仿佛只是穿上了信息化的外衣,骨子里并不具备信息化的思维方式甚至行为模式,甚至于也并没有与其他的业务“器官”们和谐动作,或者说达不到与企业首脑的实时互动,即业务根本没有完成从蝌蚪向青蛙的转变。
    
    如果说信息化恰巧是能够促使蝌蚪变成青蛙的碘元素,那么为什么搞了几十年信息化,业务还是变不成青蛙呢?原因可以有几种,如果信息化不是真正的信息化而是伪信息化,意味着碘元素根本不存在;如果信息化在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者某个基因没有发挥作用,那就是碘含量不满足要求。
    
    电力行业规模最大应用最广的ERP项目非SG186莫属,技术层面上或者一统江湖,但在管理层面上却是百花争妍。 SAP或者ORACLE等软件巨头,他们推向市场的成熟套装不是不可用也不是不好用,也不是企业不能接受他们的管理思想,也不是不能做BPR适应软件的功能需求,根本问题是维持系统运转所依赖的数据模型并不是源于中国本土文化,也为每个企业需要客户化修改提供了理由。
    
    发电的EAM,电网的EMS都是保障各自利润点的关键系统,这些系统的开发多是国内软件企业量体裁衣的成果,因而这些系统的数字模型设计也不过是局部完美,不同的电力企业之间至少没有做到像银行之间的业务可交换。设备台帐、客户资料、编码、检修、巡点检等等,无一不局限在自身业务的范畴内。想拷贝来直接用吗?厂商乐意,企业未必同意。
    
    通用的人力资源比十年前早已有了脱胎换骨的重生,然而在能力模型和绩效模型两个核心元素上,僵硬死板地套用引进的思想让实施效果看起来不那么可信。网上曾经有一篇《国华电力山寨国企》的文章真实反映了这种现状。以人为本,以能为本很难用信息化度量,人力资源部门只唯上的天性更让这些体系恍若天外飞仙,难露真容。
    
    财务管理同样发生了变革,预算管理、刚性控制等标志着财务从会计核算向财务资源管理转化。作为企业健康状况的晴雨表,财务管理势必越来越多地深入到各个业务内部。财务,这头巨大的章鱼触须上的吸盘到底能够与什么吸附在一起呢?不同的电力企业有不同的做法,不过大都是采用接口方式吸取想要的数据。这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当控制策略变化时,它们只能象秋天的树叶落地为泥。

    与成本相关最大的物资、燃料、材料管理成就了电力电子商务的兴起,上演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独霸一方。作为供应商而言,在这条高速路上除了被迫交纳过路费还能怎样?战略合作伙伴这样的词语只能是痴人说梦,生产信息、设备信息的壁垒让打造他们与电企之间双螺旋价值链条的憧憬充满意淫的味道。将电力行业诸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为一体无疑过于天真,抛开利益原因不谈,在数据层面上就很难驳接。
    
    门户曾经是现在仍然是打造一体化平台的首选。在门户的理念下,页面越来越美观、直观,如驾驶舱、地理信息、多媒体等能刺激视觉感官的形式越发多样,本质上能够看到的往往只是预制的报表。分析?挖掘?很少见到其明显的实用效果。为领导服务还是为业务服务,前者需要形式展现,后者需要数据描述,的确是信息化权衡的焦点。
    
    透过对以上几类系统症状的问诘,不难发现多数电企期望通过管理软件上线实现对人的控制远远超过对数据和信息本身的控制,很多系统实施商最大的抱怨是用户无休止的需求变更,而这些变更中份额最大的不是功能,而是各种审批流程、考核流程,这可能就是信息化在国外和国内最大的不同。 “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在虚拟企业中人人可疑,而此虚拟企业(起个名字叫Cyber Enterprise吧)正是由各种系统搭建起来的信息化世界。换言之,电企的业务如果不是只想从小蝌蚪变为巨型蝌蚪,必须把信息化之碘更多地加进业务数据里而不是对员工的监控审核上,即在Cyber Enterprise中的业务要实现从蝌蚪到青蛙的跃变,关键还在于数据模型的建立。
    
    然而,这的确有些难度。随着IT业务外包越来越流行,随着ITIL成为电企的标配,随着更多业务引领信息化建设的普及,信息化专业人员位置也越来越岌岌可危。在ITER中,功能听命于业务,模型拿自于厂商的倾向越来越严重,电企中从事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库表设计这些吃力不讨好事情的人不能说没有,只能说越来越少了,即便有也只是在解决某一业务环节的局限需求上就事论事,他们过于专注技术而被日渐边缘化了。
    
    因此,如果想让信息化的业务从蝌蚪变成青蛙,首先就应该抛弃冗长复杂的审批流程,拆掉信息不对称壁垒。作为企业大机器的螺丝钉,每个人只是信息系统中的子程序,子程序功能出了问题,只能是子程序的输入或输出或处理出了问题,责任在设计者而不在子程序本身。其次,数据的设计和准备不仅仅要考虑局部的需求,更要考虑全局。让数据整合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要做到这一点,起码要清晰动机和目的,认真踏实地调查收集每一个数据元素。再次,编码和标准缺失,成为最大桎梏。电力行业计算机信息技术标准已经嚷嚷很多年了,始终千呼万唤出不来。举一个典型的例子,KKS编码。每个集团、电企、厂家,都在根据《KKS编码导则》制定自己的编码体系,因为理解不同,这些编码集相互间存在差异,不仅重复投入多而且相互借鉴困难,比如要想在各个集团的电子商务网使用同一设备编码,不做预处理肯定不行。信息化的业务从蝌蚪变成青蛙,甚至变成用荷叶藕节重塑的哪吒,信任、数据和标准都是必不可少的碘元素,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编辑:建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智能ICT客服大数据分析创新研

2018-10-18

可视智能化船码头绿色取电系统

2018-04-01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燃料智能

2018-04-01

热点排行
  • · 大渡河枕头坝发电公司完成监控系统历史数据库首次“大瘦身”
  • · 国网浙江电力应用大数据分析助力电网规划
  • · 国家电投河南公司技术信息中心全力支撑ERP建设
  • · 智能ICT客服大数据分析创新研究与实践
  • · 辽宁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快速成长
  • · 大开厂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 · 水电七局“智慧工地”赋能项目管理
  • · 福建电力深化应用供电所及班组一体化系统
  • · 可视智能化船码头绿色取电系统
  • · 山西临汾公司:开发应用光伏电费结算自动化制证信息平台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