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大连电厂《运行实时绩效考评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2008-06-04 13:55:1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华能大连电厂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外资与辽宁省、大连市、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共同集资建设的一座国家控股并于境外上市的大型现代化火力发电厂,隶属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一期工程引进两台由日本三菱集团制造的350MW燃煤机组,二期工程引进两台由美国西门子西屋电力公司和三井巴布科克公司联合制造的350MW燃煤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1400MW,规划容量为210万千瓦,电力输出占大连市供电负荷的80%左右,是辽宁省目前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及至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电厂共分两期建设,分别被国家列为“七五”和“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近几年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激烈竞争,并且因设备老化比较严重、燃料成本逐年增加,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促使企业不断地寻求新的方式来解决降低成本、经济运行,在生产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基础工作,强化能耗指标管理,加大水、电、油、煤、汽等指标的能耗计量、平衡、试验及耗差分析,提高运行人员操盘水平,华能大连电厂采用由晨砻科技开发的运行实时绩效考评系统来实现“过程控制、精细管理”。
2006年底晨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派出了具有丰富现场实施经验的工程团队和专家组,用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先进、可靠的系统产品,放心、满意的服务,保证了运行综合绩效管理系统的顺利投运,并实现了闭环式管理模式。
我厂自2006年末实施晨砻信息《耗差指标分析及绩效考评》以来,机组运行平稳,节能降耗屡创新高,其降低发电成本、实现负荷分配、运行优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我厂从自身实际出发,在系统软件实施前期的各项技术及考核方案讨论中提出诸多合理化建议,从而实现了更加科学的负荷分配体系、使厂机组负荷达到了科学统一的分配,运行人员工作的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协助。细致的耗差指标分析和绩效考核系统,使系统功能更具适应性和实用性。
晨砻的实施人员通过对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分析,开发系统的时确定了以下三大基本工作原则:
以安全生产为前提;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围绕以上基本工作将华能大连下达的经营指标进行分解,形成运行量化管理体系。在这个量化管理体系中主要是根据发电企业运营规律,将影响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分解,将其中人为可控指标作为运行量化管理的重点。
1、实时考核。在量化管理中过程控制是关键,靠传统的事后统计管理难于实现,实施人员建立了通过实时参数考核系统实现过程控制的管理思路。对运行人员的当前工作,各人得分(建立指标权限权重、最优区间),当月工作(总体排名)进行考核。
2、管理考核。安全管理,履行操作票的两票三制管理;生产管理,电量管理和厂用电率的管理;文明生产管理,针对班组建设;及节能环保管理。
3、系统设计思路。科学的量化指标,使运行人员明确了目标。动态目标值和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指导运行人员及时调整机组参数。指标奖金不进行二次分配而是同步分配至每个人。运行人员监盘调整的同时能够清晰地看到个人指标控制情况,形成持续改进的自然动力。管理人员对运行人员的指标完成与得奖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及时控制与管理,优化机组运行参数。
系统自2007年1月份系统上线后,系统运行良好,并且到7月份通过半年的运行,已经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管理效益:
1、管理思路得到贯彻。电厂通过调整安全生产的权重关系,体现管理思路,管理理念能够直接贯彻到执行层;
2、解决了监盘质量问题,实现了减员增效。系统具有的专家指导功能,提高了运行队伍的整体素质,规范了运行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了运行人员的操作技能。
3、促进了安全生产。运行检修联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设备健康水平,两票三制的严格实行,促进了安全生产。
经济效益:
系统的运营,使得机组经济运行指标明显好转,有效的促进了经济运行工作的开展。
(1)、厂用电率:累计发电厂用电率完成3.32%,同比下降0.17%,比公司节约环保型示范电厂标准值3.80%低0.48%;
图一:蓝色线代表2006年厂用电率每个月份的运行情况,黄色线代表从1月份开始使用运行实时绩效考评系统进行管理后的考核标准,紫色线代表2007年使用系统后厂用电率运行情况。
(图一)
(2)、发电煤耗:发电煤耗完成308.39克/千瓦时,同比下降1.53克/千瓦时,比公司节约环保型示范电厂标准值低1.94克/千瓦时;
(3)、供电煤耗:综合供电煤耗完成318.98克/千瓦时,同比下降2.13克/千瓦时,比公司调整后的年度考核指标320克/千瓦时低1.02克/千瓦时;
图二:蓝色线代表2006年供电煤耗每个月份的运行情况,黄色线代表从1月份开始使用运行实时绩效考评系统进行管理后的考核标准,紫色线代表2007年使用系统后供电煤耗运行情况。
(图二)
(4)、水耗量:水耗量至6月份累计耗水量55.77万吨,同比降低4.03万吨,其中耗用原水25.19万吨,海水淡化水30.58万吨,累计发电综合水耗率为0.11m3/(S•GW),同比降低0.02m3/(S•GW),比公司节约环保型示范电厂标准值低0.09m3/(S•GW);
图三:蓝色线代表2006年水耗率每个月份的运行情况,黄色线代表从1月份开始使用运行实时绩效考评系统进行管理后的考核标准,紫色线代表2007年使用系统后水耗率运行情况。
(图三)
(5)、燃油量:燃油量至6月份累计消耗燃油442.05吨,同比减少了20.80吨,并低于公司年度考核的1200吨指标日历进度。
(6)、小指标的分析:机组运行参数小指标提高。
图四:小指标主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度运行在2007年使用运行实时绩效考评后都有所提高。
通过近几年来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华能大连电厂年年完成或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发电任务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安全生产、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实现利润和劳动生产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内同类型电厂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有些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型电厂的先进水平,为辽宁省和大连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将继续与晨砻公司这般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优秀的系统服务一体化平台的企业通力合作,共创辉煌的明天。
华能大连电厂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外资与辽宁省、大连市、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共同集资建设的一座国家控股并于境外上市的大型现代化火力发电厂,隶属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一期工程引进两台由日本三菱集团制造的350MW燃煤机组,二期工程引进两台由美国西门子西屋电力公司和三井巴布科克公司联合制造的350MW燃煤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1400MW,规划容量为210万千瓦,电力输出占大连市供电负荷的80%左右,是辽宁省目前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及至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电厂共分两期建设,分别被国家列为“七五”和“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近几年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激烈竞争,并且因设备老化比较严重、燃料成本逐年增加,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促使企业不断地寻求新的方式来解决降低成本、经济运行,在生产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基础工作,强化能耗指标管理,加大水、电、油、煤、汽等指标的能耗计量、平衡、试验及耗差分析,提高运行人员操盘水平,华能大连电厂采用由晨砻科技开发的运行实时绩效考评系统来实现“过程控制、精细管理”。
2006年底晨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派出了具有丰富现场实施经验的工程团队和专家组,用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先进、可靠的系统产品,放心、满意的服务,保证了运行综合绩效管理系统的顺利投运,并实现了闭环式管理模式。
我厂自2006年末实施晨砻信息《耗差指标分析及绩效考评》以来,机组运行平稳,节能降耗屡创新高,其降低发电成本、实现负荷分配、运行优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我厂从自身实际出发,在系统软件实施前期的各项技术及考核方案讨论中提出诸多合理化建议,从而实现了更加科学的负荷分配体系、使厂机组负荷达到了科学统一的分配,运行人员工作的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协助。细致的耗差指标分析和绩效考核系统,使系统功能更具适应性和实用性。
晨砻的实施人员通过对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分析,开发系统的时确定了以下三大基本工作原则:
以安全生产为前提;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围绕以上基本工作将华能大连下达的经营指标进行分解,形成运行量化管理体系。在这个量化管理体系中主要是根据发电企业运营规律,将影响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分解,将其中人为可控指标作为运行量化管理的重点。
1、实时考核。在量化管理中过程控制是关键,靠传统的事后统计管理难于实现,实施人员建立了通过实时参数考核系统实现过程控制的管理思路。对运行人员的当前工作,各人得分(建立指标权限权重、最优区间),当月工作(总体排名)进行考核。
2、管理考核。安全管理,履行操作票的两票三制管理;生产管理,电量管理和厂用电率的管理;文明生产管理,针对班组建设;及节能环保管理。
3、系统设计思路。科学的量化指标,使运行人员明确了目标。动态目标值和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指导运行人员及时调整机组参数。指标奖金不进行二次分配而是同步分配至每个人。运行人员监盘调整的同时能够清晰地看到个人指标控制情况,形成持续改进的自然动力。管理人员对运行人员的指标完成与得奖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及时控制与管理,优化机组运行参数。
系统自2007年1月份系统上线后,系统运行良好,并且到7月份通过半年的运行,已经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管理效益:
1、管理思路得到贯彻。电厂通过调整安全生产的权重关系,体现管理思路,管理理念能够直接贯彻到执行层;
2、解决了监盘质量问题,实现了减员增效。系统具有的专家指导功能,提高了运行队伍的整体素质,规范了运行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了运行人员的操作技能。
3、促进了安全生产。运行检修联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设备健康水平,两票三制的严格实行,促进了安全生产。
经济效益:
系统的运营,使得机组经济运行指标明显好转,有效的促进了经济运行工作的开展。
(1)、厂用电率:累计发电厂用电率完成3.32%,同比下降0.17%,比公司节约环保型示范电厂标准值3.80%低0.48%;
图一:蓝色线代表2006年厂用电率每个月份的运行情况,黄色线代表从1月份开始使用运行实时绩效考评系统进行管理后的考核标准,紫色线代表2007年使用系统后厂用电率运行情况。
(图一)
(2)、发电煤耗:发电煤耗完成308.39克/千瓦时,同比下降1.53克/千瓦时,比公司节约环保型示范电厂标准值低1.94克/千瓦时;
(3)、供电煤耗:综合供电煤耗完成318.98克/千瓦时,同比下降2.13克/千瓦时,比公司调整后的年度考核指标320克/千瓦时低1.02克/千瓦时;
图二:蓝色线代表2006年供电煤耗每个月份的运行情况,黄色线代表从1月份开始使用运行实时绩效考评系统进行管理后的考核标准,紫色线代表2007年使用系统后供电煤耗运行情况。
(图二)
(4)、水耗量:水耗量至6月份累计耗水量55.77万吨,同比降低4.03万吨,其中耗用原水25.19万吨,海水淡化水30.58万吨,累计发电综合水耗率为0.11m3/(S•GW),同比降低0.02m3/(S•GW),比公司节约环保型示范电厂标准值低0.09m3/(S•GW);
图三:蓝色线代表2006年水耗率每个月份的运行情况,黄色线代表从1月份开始使用运行实时绩效考评系统进行管理后的考核标准,紫色线代表2007年使用系统后水耗率运行情况。
(图三)
(5)、燃油量:燃油量至6月份累计消耗燃油442.05吨,同比减少了20.80吨,并低于公司年度考核的1200吨指标日历进度。
(6)、小指标的分析:机组运行参数小指标提高。
图四:小指标主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度运行在2007年使用运行实时绩效考评后都有所提高。
通过近几年来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华能大连电厂年年完成或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发电任务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安全生产、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实现利润和劳动生产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内同类型电厂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有些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型电厂的先进水平,为辽宁省和大连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将继续与晨砻公司这般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优秀的系统服务一体化平台的企业通力合作,共创辉煌的明天。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