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实践:浙江电力尝试预算管理
2007-07-30 09:21:3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进入8月份,金翔开始更为忙碌起来。随着浙江省电力公司预算管理系统进入应用推广阶段,本月需要完成2004年预算数据的收集整理及相应的沟通培训工作,这一环节对于将于10月份进行的2004年预算模拟编制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年底通过该系统形成2005年预算。身为浙江电力财务处预算专职的金翔,必须随时关注系统的应用推广情况。
启动预算管理项目,浙江电力是希望改变以往“拍脑袋”的粗放型预算管理方式。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浙江电力通过“集中设计、选择试点、分步推广”的实施策略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正朝着“成为一个资源优化的平台、一个配置资源的工具”的目标逐步靠近。
一个资源优化的平台
“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将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有机结合,并根据年度具体情况形成年度的经营目标,通过不同领域的业绩指标和相应的激励措施来引导业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形成高效地管理企业价值的流程。”在浙江电力的预算管理项目中,这一条被列为了项目的远景目标。
显然,这一实现企业最大价值的目标符合浙江电力甚至是其它企业的发展需求。但对于浙江电力来说,最为迫切的需求是要改变目前粗放的预算管理方式,使预算管理成为企业资源优化的平台。
按照往年的做法,在做预算规划前,由各地区局及所属各部门向省公司上报业务计划,而省公司则是定下一个总体的预算“盘子”,然后根据上报的业务计划进行分配。金翔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各地区局及所属各部门都尽量多报预算,以保证“拦腰砍一刀”后还有足够的预算,“这里面会有很多的人为因素,即使是同一个业务计划,由于思路和做法不一样,不同的人得出的预算结果是不一样的。”
在金翔看来,这一预算管理的流程本身就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做预算的时候,业务计划还仅仅是一个草稿,它会不断地发展变化,这会导致财务预算的基础不扎实;先定“盘子”,再定项目的流程也不符合业务需求。“从资源优化的角度来说,应该先按照轻重缓急来确定项目,然后合理地安排预算。”
现在,通过海波龙的预算管理软件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对预算的全过程管理。“预算的编审过程、风险管理可以在预算管理系统上来实现,预算的控制执行则可以在底层的SAP系统来实现。”
“逼近”真实业务数据
“作为一套系统的方法,预算管理需要重点考虑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整合集团资源,获取真实可靠的业务数据。”对于如何获取真实可靠的业务数据,一直是浙江电力推进预算管理系统的重点。
在启动预算管理系统之前,浙江电力已经在业务管理方面成功应用了SAP的系统。不过,即便有了这样的信息化应用基础,预算管理系统对于浙江电力来说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化项目。“是一个历时长,涉及省公司、地区局及所属各部门,覆盖SAP与Hyperion多个应用产品的项目。”金翔这样表示。
在评价该项目时,金翔认为最大的好处是在省公司和各个地区局之间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通过浙江电力、海波龙、IBM咨询顾问三方的共同努力,该平台已经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能够帮助各个地区局编制、审批各种业务预算,记录实际业务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下季度的预测以及资金收支计划。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帮助省公司汇总各个地区局的预算以编制省公司层面的预算,记录整个预算编制流程。“可以得到各个地区局较为真实的业务数据。”金翔这样评价这一平台带来的变化。
对于浙江电力的预算管理系统来说,真实的数据一方面来自各地区局,另一方面来自于已经在应用的SAP系统。为了更好地应用预算管理系统,浙江电力对SAP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急性整合和优化,规范了SAP/PS模块中项目信息的维护和操作流程,通过接口程序从SAP系统获取所有的项目信息,以及业务部门需要的资源配备情况,确保预算的准确性。
不过,业务数据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要让预算管理系统能够得到真实的业务数据,必须让该系统在省公司和地区局各个层面上得到较好的应用。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浙江电力有较好的制度保障。另外,由于各地区局的信息化水平不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共享。“除了绍兴局、嘉兴局较完整的实施了SAP的FI/CO/MM/PM/PS模块外,省公司和其他供电局都只实施了SAP的FI/CO模块,大量的信息需要手工处理和输入,导致预算管理的数据源不足。”金翔认为这一点需要在下一步的推进中加以注意。
进入8月份,金翔开始更为忙碌起来。随着浙江省电力公司预算管理系统进入应用推广阶段,本月需要完成2004年预算数据的收集整理及相应的沟通培训工作,这一环节对于将于10月份进行的2004年预算模拟编制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年底通过该系统形成2005年预算。身为浙江电力财务处预算专职的金翔,必须随时关注系统的应用推广情况。
启动预算管理项目,浙江电力是希望改变以往“拍脑袋”的粗放型预算管理方式。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浙江电力通过“集中设计、选择试点、分步推广”的实施策略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正朝着“成为一个资源优化的平台、一个配置资源的工具”的目标逐步靠近。
一个资源优化的平台
“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将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有机结合,并根据年度具体情况形成年度的经营目标,通过不同领域的业绩指标和相应的激励措施来引导业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形成高效地管理企业价值的流程。”在浙江电力的预算管理项目中,这一条被列为了项目的远景目标。
显然,这一实现企业最大价值的目标符合浙江电力甚至是其它企业的发展需求。但对于浙江电力来说,最为迫切的需求是要改变目前粗放的预算管理方式,使预算管理成为企业资源优化的平台。
按照往年的做法,在做预算规划前,由各地区局及所属各部门向省公司上报业务计划,而省公司则是定下一个总体的预算“盘子”,然后根据上报的业务计划进行分配。金翔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各地区局及所属各部门都尽量多报预算,以保证“拦腰砍一刀”后还有足够的预算,“这里面会有很多的人为因素,即使是同一个业务计划,由于思路和做法不一样,不同的人得出的预算结果是不一样的。”
在金翔看来,这一预算管理的流程本身就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做预算的时候,业务计划还仅仅是一个草稿,它会不断地发展变化,这会导致财务预算的基础不扎实;先定“盘子”,再定项目的流程也不符合业务需求。“从资源优化的角度来说,应该先按照轻重缓急来确定项目,然后合理地安排预算。”
现在,通过海波龙的预算管理软件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对预算的全过程管理。“预算的编审过程、风险管理可以在预算管理系统上来实现,预算的控制执行则可以在底层的SAP系统来实现。”
“逼近”真实业务数据
“作为一套系统的方法,预算管理需要重点考虑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整合集团资源,获取真实可靠的业务数据。”对于如何获取真实可靠的业务数据,一直是浙江电力推进预算管理系统的重点。
在启动预算管理系统之前,浙江电力已经在业务管理方面成功应用了SAP的系统。不过,即便有了这样的信息化应用基础,预算管理系统对于浙江电力来说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化项目。“是一个历时长,涉及省公司、地区局及所属各部门,覆盖SAP与Hyperion多个应用产品的项目。”金翔这样表示。
在评价该项目时,金翔认为最大的好处是在省公司和各个地区局之间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通过浙江电力、海波龙、IBM咨询顾问三方的共同努力,该平台已经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能够帮助各个地区局编制、审批各种业务预算,记录实际业务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下季度的预测以及资金收支计划。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帮助省公司汇总各个地区局的预算以编制省公司层面的预算,记录整个预算编制流程。“可以得到各个地区局较为真实的业务数据。”金翔这样评价这一平台带来的变化。
对于浙江电力的预算管理系统来说,真实的数据一方面来自各地区局,另一方面来自于已经在应用的SAP系统。为了更好地应用预算管理系统,浙江电力对SAP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急性整合和优化,规范了SAP/PS模块中项目信息的维护和操作流程,通过接口程序从SAP系统获取所有的项目信息,以及业务部门需要的资源配备情况,确保预算的准确性。
不过,业务数据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要让预算管理系统能够得到真实的业务数据,必须让该系统在省公司和地区局各个层面上得到较好的应用。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浙江电力有较好的制度保障。另外,由于各地区局的信息化水平不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共享。“除了绍兴局、嘉兴局较完整的实施了SAP的FI/CO/MM/PM/PS模块外,省公司和其他供电局都只实施了SAP的FI/CO模块,大量的信息需要手工处理和输入,导致预算管理的数据源不足。”金翔认为这一点需要在下一步的推进中加以注意。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