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管理技术在水电厂水工建筑物缺陷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缺陷管理;网络化管理;十三陵蓄能电厂
摘 要:十三陵抽水蓄能电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行设计、开发了一套设备缺陷管理软件,并联入局域网,从而使缺陷管理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水工建筑物的缺陷管理制度实行网络化以后,一定程度上为促进建筑物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及时消缺、防止事故的发生及扩大、加速事故抢修、减少建筑物缺陷的发生以及提高建筑物健康水平等诸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厂是一个由国内一流逐步向国际一流迈进的企业,电站地处首都北京,总装机容量为800 MW,担负着整个华北电网调峰填谷的任务,在保证首都政治性供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厂水工建筑物工程建设占电厂总投资的70%,其安全稳定运行是机组安全稳定生产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实现水工建筑物缺陷管理的网络化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电厂制定和完善了一整套的缺陷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做到了及时、及早地发现建筑物的隐患,合理准确地采取措施,避免危及建筑物安全以及减少修复费用,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网络化管理程序模式
1.1电厂缺陷管理的组织机构网络
电厂缺陷管理的组织机构网络见图1。
1.2缺陷管理系统
(1)系统结构。微机缺陷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生产系统缺陷管理、统计方面的工作,主要功能包括缺陷登记、缺陷处理、报表统计等模块。生产技术部建立“全厂设备缺陷记录台帐”;检修部、发电部、维护部、水工部相应地建立本部门的“部门设备缺陷记录台帐”。缺陷记录、统计资料、缺陷管理报告以及缺陷处理过程中形成的资料等,均作为归档资料定期进行归档。每年年末总结本年度的缺陷管理情况,并提出下一年度的缺陷管理计划。
(2)系统的主要界面格式。缺陷管理系统的主要界面格式包括:生产缺陷管理(见图2)、缺陷登记(见图3)、缺陷报告单(见图4)。
(3)缺陷登记。全厂各部门人员发现生产设备、生活设施及管理缺陷均可以通过任意一台联网的计算机进行缺陷登记,并及时通知相应设备管辖部门人员。缺陷填写完成,一经关闭界面,此条记录即无法更改,如填写有误需重新填写,则应通知生产技术部有关人员办理有关有误缺陷登记记录。各部门缺陷管理员每天均应打开微机,查找是否有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各类缺陷,如有缺陷应及时处理,若不能及时处理的应注明原因。
(4)缺陷确认。接到缺陷登记人的通知后应立即进行缺陷确认,确认是否属于本部门缺陷,如是本部门缺陷应按界面找到缺陷进行确认,然后根据缺陷管理制度关于缺陷登记处理时间的规定提出消缺计划;如不是本部门缺陷,则应电话通知生产技术部办理缺陷转移。
(5)缺陷处理。根据消缺计划,提交工作票,进行消缺工作。消缺完成,要通知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结束后,消缺人员在微机缺陷管理系统中的“缺陷处理”中填写处理方法、缺陷分析以及通知运行人员(注明姓名、时间),关闭 “缺陷处理” 之后,即完成消缺。然后,运行人员在“处理结果确认”栏目中填写相关内容,之后关闭,缺陷记录将被注销归档。
(6)其他情况。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处理时间内开工处理的缺陷,则应在“缺陷处理”中填写“计划消除”,如暂时不能消缺须注明原因,并提出消缺计划、消缺方案以及注明缺陷未消除期间的预防措施。对水工建筑物产生缺陷的部位要在现场做明显标记,并对同一建筑物同一类型的缺陷进行统一编号。对某一水工建筑物的主要缺陷,被确认为暂时不会影响到该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时,应采取必要的监测措施;对影响到建筑物结构安全或稳定的重要或关键缺陷,要及时进行处理。对在短期内因其他原因不能处理的,也要采取临时措施。
2水工建筑物缺陷管理网络化的实施
2.1实施网络化管理的实际效果
在以往水工建筑物缺陷管理工作中,对于缺陷的信息通常集中来源于职能部门的内部人员;而通过实施网络化管理以后,其他人员也可以参与建筑物的缺陷管理,从而加大了有关缺陷管理的信息来源。扩大了监督范围,促进了相关制度的贯彻执行,使专业人员的责任心也得到了加强。消缺工作计划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在消缺通知和登记单中,对消缺计划时间、消缺任务、责任部门、责任人等均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督。
2.2实施网络化管理过程中的跟踪监测与控制
按照厂内制定的要求,职能部门设一名兼职消缺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消缺管理工作。管理员不仅要管理好部门人员在巡检过程中的有关缺陷信息,当发现需要本部门处理的缺陷时,要及时与有关专业工程师就有关事宜进行协调,并与本部门负责人一起组织安排缺陷处理。在消缺过程中,有专业工程师负责技术监督与协调。
由于水工建筑物存在的缺陷具有专业的特殊性,特别是有些缺陷的处理,在正式确定处理方案之前,需要搜集较多的有关技术资料和信息,其中有些资料和信息要通过对缺陷的跟踪监测来获取。因此,必须重视对缺陷监测资料的积累。而通过对缺陷实施网络化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水工建筑物的管理,积累更丰富的缺陷管理资料和信息,以便全面掌握和了解缺陷产生原因,进而做好对建筑物产生缺陷的预防和控制。
3结语
(1)水工缺陷管理网络化的作用。通过对缺陷实施网络化管理,有效地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缺陷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使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实现了有机的结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缺陷管理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丰富了管理信息,为领导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情况以及作出准确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实现了对缺陷管理过程的有效监督与控制。
(2)改进的建议。缺陷管理应与各部门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缺陷登记时,通知缺陷责任部门最好用邮件的方式代替电话通知,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所属设备缺陷;应指定专人负责确定和评价紧急事故情况,并在网络系统中附加一份发生紧急事故时应予通知的人员名单;缺陷管理系统与水工监测自动化系统如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对缺陷的确认、分析和处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对发生缺陷的自动统计分析功能,提出多发缺陷监视及预防建议;加强管理,根据电厂的需要及时检查、修改和完善信息系统。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