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摘 要:小浪底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了计算机网络、p3、办公自动化、电厂运行管理等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目标明确,统一规划,遵循了系统工程和信息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整个系统的应用情况良好,在工程建设和枢纽的运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题词:信息管理 系统 网络 建设 应用
为满足小浪底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需求,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以“建设一流工程、总结一流经验、培养一流人才”为指导思想,以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工程建设和全局各项管理工作的数据信息化、流程信息化和决策信息化为目标,加强对工程建设的动态管理和有效控制,并与国标工程的建设管理全方位接轨,先后完成了计算机网络建设,P3进度控制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应用,EXPEDITION文函管理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应用,小浪底工程建设多媒体演示系统的开发等。在工程建设的高峰期,启动了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和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工作。主体工程完成后,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并完成了小浪底网站的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图档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电厂MIS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
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任务和目标
(1)建立小浪底工程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2)完成小浪底信息管理的总体数据规划,基于数据稳定性原理,规划出主题数据库,建立稳定的数据模型,建立全局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制定信息系统的公用数据库计划。
(3)为领导决策服务,使建设管理层能够及时掌握工程情况,了解各类信息,便于综合分析,辅助决策。
(4)在工程建设期,以“一管三控”作为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的重点,逐步实现合同管理,进度、投资和质量控制的自动化管理,并通过及时、准确、完善的工程信息,使业主和工程师及时作出全面、正确、科学的判断和决策,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有力控制,实现对工程的动态管理。
(5)在运行管理期,通过建立基于现有各种应用系统资源共享的中心数据库,采用网络应用平台和中间件技术,建立应用软件的运行技术基础和标准,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和用户界面,实现综合信息的集成和可视化,真正达到信息的整体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实现信息的快捷处理。
(6)基于网络应用平台,逐步开发公文、人事、劳资、财务、计划、统计、档案、固定资产、经营管理等各项业务管理子系统,全面实现数字化办公。
二、系统实施的原理、方法和原则
(1)遵循信息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坚持数据位于现代数据处理的中心,数据是稳定的而处理是多变的,强调信息的横向交流和企业内部的统一性,重视信息系统建设的高层规划工作――即以总体数据规划为中心的总体规划与总体设计。
(2)遵循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将人员、设施、环境与技术等多种要素优化组合起来,强调发挥整体优势和系统综合集成,实现整体功能,形成集约化的效益。
(3)统一性、标准化、通用性原则。信息编码、文件格式、网络规划建设、软件开发等都贯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保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或一定时期内的通用性。
(4)既着眼当前需要,又兼顾将来发展的原则。总体方案设计必须首先考虑满足目前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规划的目的更是为了将来的发展,必
须兼顾考虑,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企业管理的完善结合起来。
(5)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急用先上的原则。为避免重复投资,坚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按急用先上、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原则开发相关应用系统。
(6)技术先进性、实用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尽量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已有的硬、软件资源。在保证技术先进的同时,进行性价比分析。坚持“以现有管理为基础,逐步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商品软件购置与自主软件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三、小浪底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与实施
小浪底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的总体需求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郑州、洛阳、小浪底、西霞院以及各外营项目部建立相应的网络系统,同
时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建立起以郑州为网络管理中心,并连接至洛阳、小浪底、西霞院和各外营项目部的广域网,为小浪底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一条统一、高速、安全、便捷的互连通道,实现小浪底建管局各地、各部门系统(郑州、洛阳、小浪底、西霞院、外营项目部)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为建管局各部门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计算机网络平台以及快速的电子信息手段。
小浪底建管局已经建立起了以郑州为网络管理中心,采用公网高速信息通道与小浪底工地相连接,并通过内部微波连接至洛阳基地,支持远程访问,形成了分布式、功能齐全的企业内部网。
四、P3软件在小浪底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小浪底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中,P3软件的应用尤为突出,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业主和工程师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审查承包商计划。承包商进度计划提交以后,工程师利用囚软件的报告系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对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操作性进行分析。
(2)编制工程师进度计划。工程开工后,工程师利用P3软件编制工程师计划,同步跟踪。随着工程进展,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及不同的施工工区,进―步深化工程师计划,利用P3软件的成果公平处理项目进展过程中发生的合同的、非合同的事件。
(3)对工程项目计划进行动态跟踪与控制。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后,根据合同要求,承包商每3个月向工程师递交一份进度报告。工程师根据现场监理记录和合同要求对工程进行动态跟踪与控制,从而保证工程按期、保质完成。
(4)P3软件的发展性运用。在使用P3软件对小浪底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多币种的解决处理索赔和反索赔问题、使用P3软件进行方案选择和资源优化等方面对P3软件进行了发展性的运用。
五、数字化办公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小浪底数字化办公系统的建设工作分为两步。
第一步开展的主要工作是构建一个合理、开放和基于标准的公共信息管理网络应用平台,并在网络应用平台上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应用平台是实现数字化办公的基础,通过网络应用平台建立公共资源配置管理体系,对网络中的所有公共资源进行逻辑上统一规划、物理上分布存放、实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应用系统管理、统一授权管理,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公共资源访问接口,实现后台一体化管理、前台个性化处理,满足单点登录全网通行的需要。同时,通过网络应用平台提供常用的网络服务(如邮件、论坛、导航、检索和公告等)。用户通过统一的浏览器界面入网,根据业务需求选择相应的业务管理系统,平台根据用户的权限提供相应的信息、功能和服务,使用户在网络环境下办公。
在网络应用平台基础上已建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网上协同办公系统,实现局机关和各二级部门各类公文的流转、处理、跟踪、查询和归档,两部分公文既可独立运转,也可进行自由交换。
(2)自定义工作流程工具系统,可根据需要以图形化方式方便地定制各种类型网上运转公文流程和各种协同办公流程。
(3)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全局各类信息(包括公共信息和部门内部信息)的发布和维护。
(4)发布栏目生成器,提供自定义信息发布格式和模板,全局各个部门可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自定各种信息发布栏目。
(5)绩效考核系统,实现部门工作考核网上填报、评价汇总、测评和公布结果。
(6)行政管理系统,实现各类行政审批的网上填报、审查和批准,以及办公设备的台账式管理等。
(7)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个人信息(如名片夹、个人资料、日程安排等)和公共信息(如公告板、新闻、电子论坛、网上培训等)服务。
(8)电子邮件系统,提供全局用户对内对外邮件收发服务。
(9)建立问卷调查系统,实现网上发布问卷、答卷、统计汇总等。
第二步是以前一步工作为基础建立小浪底建管局网络门户,全面实现数字化办公。一是通过网络应用平台对现有的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整合;二是根据实际管理需求,基于网络应用平台分别建立计划、项目、报表统计、人事、劳资、保险、固定资产、档案管理等应用系统;三是完成小浪底网络门户建设,全面实现数字化办公。
六、小浪底电厂信息化建设
小浪底电厂信息化建设是建设国际一流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建设初期就进行了统一规划,并进行了大量投入。先后建立了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工程安全监控系统、水库闸门监控系统、黄河实时水情信息查询系统、电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MIS)等。各系统实用、稳定、安全、可靠、界面友好,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厂自动化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