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应用 > 正文

浙江省电力局的信息化之路

  2007-05-14 15:51:1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刘兴波

  电,为人类带来了黑夜中的光明,但若没有有效的保障,这光明就难以为继。浙江省电力局为人民承诺的是可靠的能源,更为人民带来了可信的保证。

  0.53元,是浙江省的普通老百姓为使用一度电所付出的费用。然而,有谁能知道,就是这个0.53元一度的电费,在经过了浙江全省4千多万人口使用的累计和放大后,每天要产生近一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又有谁能知道,为了有效地管理这笔巨大的资金,为了能够理顺这些费用的产生、计算和流向,浙江省电力局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努力……―题记

  电与电费

  富兰克林发现了电,爱迪生铺设了第一个城市供电网,不过很可惜,两位先生都没有告诉后人,该如何面对巨大的用户数量统计和收取用电的费用。

  0.53元,对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是一度电的代价;对于电力营销部门来说,则意味着对用户的可靠保障和可信的承诺。

  然而,一旦在不经意间损失了这个“价值0.53元的承诺”,所失去的,将是对整个能源供应的信心。

  今天,中国的供电公司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尤以电费的管理更加突出。如果将发电站比做工厂的生产车间,将遍布全国的电网比做产品的销售渠道的话,那么,电力公司的营销部门所要肩负的任务,就是要把前面的一切工作变为价值,再用这些资金去更多地发电和更有效地将电输送到每一位用户的用电器中。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因其工业发展迅速、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浙江省已成为中国的用电大省。到了1999年,浙江省电力局所面临的是10多个地市局、45个县局、180多个基层供电所、250多万用户的庞大体系。要想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管理好每一度电所产生的费用,何其不易!

  因此,其电力系统的信息化面临了非常严峻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电力局开始了一次针对其营销系统的信息化改造。

  为了每度0.53元的电费(0.53元/度是普通居民用电,大型企业、普通企业和一般商业用电的单价分别是0.57元、0.68元和0.9元),浙江省电力局投入了近亿元资金和2年多的时间―这是一个多么悬殊的比例!

  记者想要探寻的,正是这两者之间价值比的所在和其过程的详细。

  电力信息化―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是电力工业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知识化、技术化工业转变的过程。其核心是电力工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内容是各级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实现,其中,电力营销系统的信息化尤为突出。

  浙江电力局之所见

  在驱车前往浙江省电力局的路上,负责为浙江省电力局实施全省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北京朗新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总经理金辉先生问了记者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从浙江省电力局每天流过的电费是多少?”

  记者思考了半天,揣摩着5毛3分钱一度的电费,“八成有几百万吧!”虽然心中也没什么数,但觉得1千万总能挡住了。金辉却笑着说:“待会儿问问电力局的人就知道了。”

  “去年浙江全省产生的电费是360多亿,也就是说,每天都会有将近1个亿的资金从我的手中经过”,浙江省电力局营销部主任经济师孙裕田,听了记者估计的数字之后,笑过了几声之后郑重地说道。

  如此巨大的电费让记者惊讶得差点儿忘了打开采访机,这才明白为什么朗新公司的负责人在先行和记者沟通时,提到信息系统终于实施成功之后,流露出如释重负的感觉。

  据说孙主任在电力营销部门工作了许多年,经过了这次信息化的改造,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软件专家”。

  “软件专家倒是不敢当,不过有了信息系统之后,我起码能安心地抽出时间来接受你的采访了。”边说,他将电脑登录到了浙江省电力营销系统。在输入了他的姓名和家庭住址所在的区之后,一个非常清晰的电费情况清单就出现在了记者面前,上面记录了他家用电量的情况和费用情况,间隔时间是杭州市统一规定的2个月。

  “看,我的信息可是‘又红又专’,从来没有拖欠电费的‘不良记录’!”孙主任自豪地告诉记者,“而且,所有装配了电表的用户信息,都能轻而易举地查到;每个用户的电表信息、用电特征,也都能查到。”

  省级管理中心得到了真实透明的信息,基层的管理实现了信息化,难怪孙主任掩饰不住轻松和愉快。

  接着,他和朗新公司的负责人一起,向记者讲述了实施这个系统的“艰辛的历程”。


  迈向信息化

  从“五统一规划”到“绍兴试点”

  从单机到局域网再到数据库应用,1999年以前,浙江省的电力营销系统的信息化经历了与其他省份一样的过程,它的特点正如此前的其他省级电力公司:各个地市分头按照自己的标准和习惯建设开发,全省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种状况虽然能够维持小地区的稳定,但省局对全省的管理和控制,以及电力政策的统一和协调却面临了巨大的困难。

  1999年底,浙江省电力局下了决心:要用2年左右的时间,彻底改变现状。随后,以浙江省电力局副局长牵头、营销部主任担纲的省级电力营销系统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了,他们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全省统一的电力营销系统信息化建设。

  善于计划的浙江人,在开展实质工作之前,已经确定了“五统一”的实施纲领:未来的系统,要实现营销系统标准、业务流程、系统应用软件、数据编码,以及系统平台的全省统一。

  聪明的浙江人也没有冒然急进,他们采用了先行试点的策略。

  1999年底,自古出“师爷”的绍兴市迎来了关于电力系统建设的一次挑战:作为第一个“享受”的市局,有“国家一流电力局”称号的绍兴电力局,肩负起了为全省建设排雷的重任。

  2000年5月,捷报从绍兴局传来:地区系统的建设顺利完成。随后,所属各县在2001年4月也完成了推广工作,并均陆续通过了实用化验收,实现了数据在县、地、省间共享、自动汇总统计。

  很自然地,一个以绍兴市为模板的庞大的工程开始了实施的实质阶段--其他地市都要根据省局从这个模板确定下来的“五统一”来进行电力营销系统的建设;也正是这个模板,为整个浙江省的电力信息化建设确定了统一的基础。

  据估计,整个系统将实施完成的费用将达到近1亿元的规模--还不包括全省的网络建设和完善。

  全省推广

  首战告捷,所有有关人员和部门无不欢欣鼓舞,不过没等绍兴市局的验收会结束,全省统一的工作就紧张地铺开了。

  在整体布局上,浙江人的聪明又一次显露出来。

  经过了前些年的经验,浙江省电力局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仅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实现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的。因此,在电力行业颇有成绩的北京朗新公司早早就被浙江电力局选定做为了工程的实施方,一种紧密的合作方案其实早在1999年末的时候就已经做下了伏笔―浙江省电力公司于1999年与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信息系统商品化包装的合同―只要绍兴市局的系统一旦验收合格,后者就立即投入全面实施的工作,这为整个项目的成功实施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和财力。

  浙江电力状况

  浙江省对电力的需求突出,增长迅速。浙江的电力建设兴建了众多大中型水、火电站和其他能源电站;其电网输电能力已跨入世界超高压的500kV水平行列,电力应用规模可观。浙江电力公司成立于1990年,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行使部属企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管电机构的双重职能。浙江省电力公司为了配合全省电力营销体制的转变,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的信息化,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建设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的居民区一角―要想从这么多的用户中统计和管理电费,难度可想而知。

  “适时地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并充分地让它进入和了解我们的需求并设计出完善的方案,是我们胜利的一个经验。”孙主任在介绍成功经验的时候,特别提到了与实施方密切合作的重要意义。从一开始,他们就聪明地避免了可能会出现的障碍。

  显然,为了能接下一个省级的单子,朗新公司必然严阵以待(这正是浙江省局的聪明所在―早一步开始,就早一步让你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和实施队伍):他们会同绍兴市电力局、绍兴大明公司共同在原绍兴电力客户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电力公司的要求完成了该系统的商品化建设,并顺利通过省公司的验收。

  随后,浙江省电力公司又于2000年4月和朗新公司签署信息系统推广合同,朗新公司又变为了浙江电力营销客户信息系统推广的最主要合作伙伴,并积极地进行了系统的推广建设。

  然后,一个分为两阶段实施的计划浮出了水面:第一阶段,完成综合查询和报表系统的应用开发,完成省公司、绍兴局、衢州局、金华局的系统安装和运行;第二阶段,完成营销管理决策分析层的应用开发;完成温州局、杭州局、宁波局、嘉兴局、湖州局等五个局的系统安装和运行。


  中国一流电力公司的牌匾背后,隐藏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的信息系统,正是这个系统,支撑着这块金灿灿的铜牌。

  到了记者采访的时候,一个以电力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体系,以纵向联网为基础的营销工作质量监督和营销辅助决策系统已经初具规模。浙江全省,也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电力营销3个业务层次(客户服务、营销业务处理、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和工作质量监督管理的完整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与此同时,不断地有县局在陆续确定系统的实施事宜。

  至此,一个全新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已经具有了完善的规模。暂且不表“浙江模式”引来了全国同行参观学习的热潮,仅仅从电力营销传统的“三卡一特帐”被联了网的计算机所取代,记者就不得不感叹其功能的先进与犀利。

  系统特点

  电力系统对可靠性要求比较高,为此,浙江省电力营销系统全部采用了异地双主机备份,这就基本保证了容错、容灾的需求;采用了Unix操作系统,保障了了稳定和可靠。(随着IA64位的小型机以及相应数据库的推出,他们也正在尝试IA架构的移植,以提高性价比,并在电力客户服务中心系统上成功得到了应用。)

  系统每天晚上都向上传递信息,省局营销部不但能及时了解前一天的信息,还能随时进入任何地区的系统,实时查询。

  实现了网上维护,增强了全省统一维护和管理的能力,省级重大政策调整能够同步进行。


  浙江省电力局营销部主任经济师孙裕田讲起他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就像在细数自己的手掌般清晰而深刻

  选择系统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了农网改造将带来的大客户信息量的需求,未来将出现的1300万客户信息量完全能被适应。


  浙江省电力局营销信息系统的工作界面―清晰而直观

  实现了进一步向“银―电”联网系统转变的功能,并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95598)。

  全计算机管理完全实现,工作效率提高。

  当然,也曾经有过难题

  浙江省电力营销系统的改造接近尾声,回忆起当初的难题,孙裕田的讲述和任何企业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

  项目启动伊始,便遇到了两大“阻力”:一是资金的投放,二是原有各市、县局业务的习惯性―这两点非常类似于传统企业在信息化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对大量资金投入的不理解和各部门配合协调的难度。

  此时,浙江省电力局充分发挥了“一把手作用”:省局领导亲自阐述资金和未来效益的关系,而各市分局也先后从绍兴局的成功中看到了效果。

  “于是抵触变为了观望,观望又变成了怀疑,怀疑又继而变为了支持,现在支持已经演变为了积极的跟进。”孙裕田这样总结了经历的几个过程。

  为了能够打开全省推广的局面,彻底消除基层电力公司的顾虑,一个完善的联合推广体系(指导委员会)紧接着应运而生。它的组成人员是局领导、财务负责人、营销负责人、各分局的分管局长。在其下,由电力营销部门牵头,绍兴电力公司、朗新公司、浙江电力培训中心、各供电分局又组成了一个联合推广小组,它的任务就是推广应用。完善的领导和实施部门的统一协调,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当然,原来人员对新系统的不适应也曾经是阻力之一。为此,朗新公司、浙江电力培训中心仅在2001年就共同完成了600人次的培训,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操作人员对新系统的掌握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浙江电力局的所有营销员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机电力营销文化”。

  在项目实施的后期,矛盾的焦点已经变成了实施的速度尚不够快,为此,浙江电力局根据自己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了“并行开局”的方式(多个基层局统一进行设备的调试,再分头各自安装,这是由其“绍兴式模块化”的总体结构决定的)。当然,这就需要实施方(朗新公司)具有绝对的能力,考察了实施方的能里自身状况之后,省局毅然决定采取这种方式,它有效地加快了实施的进度和力度。

  光明

  2002年6月,浙江全省的电力营销系统就要通过验收;“95598,电力客户服务到万家”的口号也要正式开通;完善的“电力自助”也要全面启动―前途一片光明。

  重要的是,浙江省电力局已经通过该系统的实施,真正认识到了信息系统的威力,为此,全省电力系统网络化办公也随之而来。瞄准未来,浙江电力又把全省范围内的CRM系统搬上了议事日程;电表的现场管理系统也在积极的运做之中―未来一片光明。


  浙江省电力局营销信息系统的完成,为中国的电力信息化改造探索了一条“安全出路”

  那0.53元一度的电费,正在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而成为了一个有力的承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引导客户需求为目标”的宗旨,正在为全省的用户带来到位的服务和一股源源不断的,完整的和可靠的能源之魂―电。

  背景资料

  浙江省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是朗新公司根据国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和电力企业加强用户服务、强化工作监督、提高决策水平的要求开发而成的。它以电力客户服务中心(电力Call Center)为核心,以纵向联网为基础的营销工作质量监督和营销辅助决策系统。朗新与浙江电力在其电力营销系统的建设中,完善并形成了一个覆盖电力营销3个业务层次(客户服务、营销业务处理、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和工作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全面实时的信息访问、灵活的实时统计分析、全面准确的数据报送、强大的流程监督机制、灵活的报表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 省信息共享。从省到地、市、县直至营业站(所)形成全省的广域网系统,可以实时访问全省范围内的电力营销的数据。

  2.在传统C/S上引进了三层体系结构,使得客户端变得更“瘦”。便于软件的集中管理与维护,降低了对网络性能要求。

  3.全面应用新技术

  (1)从分析、设计到实现均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实现,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修改性和可重用性。

  (2)Internet/Intranet系统采用B/S结构和Java技术,便于与Internet和电子商务接轨。

  (3)软件采用构件化的设计,能适应业务变化的需要,当业务发生变化时只需调整相应的构件,易于维护与升级。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智能ICT客服大数据分析创新研

2018-10-18

可视智能化船码头绿色取电系统

2018-04-01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燃料智能

2018-04-01

热点排行
  • · 大渡河枕头坝发电公司完成监控系统历史数据库首次“大瘦身”
  • · 国网浙江电力应用大数据分析助力电网规划
  • · 国家电投河南公司技术信息中心全力支撑ERP建设
  • · 智能ICT客服大数据分析创新研究与实践
  • · 辽宁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快速成长
  • · 大开厂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 · 水电七局“智慧工地”赋能项目管理
  • · 福建电力深化应用供电所及班组一体化系统
  • · 可视智能化船码头绿色取电系统
  • · 山西临汾公司:开发应用光伏电费结算自动化制证信息平台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