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力公司利用OA平台 推进政务信息管理工作
2006-04-12 10:18:5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郑鸿华
信息工作是领导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办公室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渠道,能否及时、准确、全面地为领导采集和提供信息,关系到办公室参谋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发展迅猛,信息量大、变化快,为各级领导收集整理高质量的信息难度很大,浙江省电力公司在加强信息工作制度建设的同时,拓展传统信息收集范围和信息收集内容,不断钻研和创新,充分依托利用浙江电力办公自动化平台,突破原有信息采编方式,开发建设信息采编系统,提高信息工作的时效性和工作质量。
一、 信息采编系统的总体设计
设计目标:通过本系统完成浙江电力信息的网上采集、编辑、发布功能,实现网上约稿、信息报送、录用统计、组合查询、实时反馈、定期归档等功能,建立起浙江电力信息数据库。录用信息可形成固定刊物,发布于相关网页,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共享。通过本系统的建设、开发与实施,建立起公司系统的信息调研工作平台,使省公司本部与所属各单位之间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沟通;利用该系统开展日常信息和调研工作,进一步规范信息采集发布流程;提高信息工作的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全省电力系统政务信息自动化管理水平。
设计原则:
遵循及时性、便捷性原则。系统对本单位所有OA用户均提供统一方便的入口,快速采集处理信息。提供正文即时粘贴及附件附加两种方式发送信息。
遵循可兼容原则。系统充分利用浙江电力办公自动化(OA)系统平台的基础资源,能够方便地进行扩展,并实现与其它系统平台和信息系统的兼容和衔接。
遵循可扩展原则。系统配置灵活,操作方便,提供了不同类型的信息载体的流程和模版,能够逐级在不同规模的单位推广使用。
遵循保密性原则。考虑到政务信息具有专属性,不能完全公开,甚至有些信息还要严格保密。系统在OA平台已有安全保密技术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保密口令。
二、 信息采编系统的功能设计
(一) 形成信息工作队伍和组织网络。做好任何工作,硬件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做好信息工作仅仅依靠公司本部少量的信息编辑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建立形成本系统广泛有效的信息工作队伍和组织网络非常重要。浙江电力信息采编系统开发建设实施完成后,系统各单位、公司本部各部门开始上报信息前,首先必须填写上报本单位信息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信息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这一环节建立形成了由公司所属各单位办公室组成的纵向网络和省公司本部各部门组成的横向网络,为搞好信息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而信息工作人员网络家园的建立,又为广大信息工作者交流学习、知识共享开辟了一个虚拟园地。
(二) 规范多种信息载体的审批流转发布流程。
浙江省电力公司通过出刊《浙江电力信息》,《领导讲话专刊》等权威刊物,使公司上下及时了解工作部署并组织实施。公司办公室除主编上述刊物外,还适时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摘编重要信息编辑出刊《互联网摘编专刊》。迎峰度夏期间还出刊《每周电力供需专报》。对于一些敏感性、前瞻性以及时效性强的信息还编成《领导内参》件,供极少数领导传阅。这些刊物载体由于受众定位、获取渠道、审批领导、传阅范围等都不相同,因此需要设计不同的格式模版,定置不同的传阅流程。
以《领导内参》的流转过程为例:
◎ 某基层单位信息工作人员采写信息,提交该单位领导审批后,发送至省公司信息主编人员。
◎ 省公司信息主编人员编辑整理形成《领导内参》提交给公司办公室主任审核。
◎ 继续提交给单位领导参阅批示。
◎ 信息主编根据单位领导的批示意见提交有关部门处理。
◎ 处理部门办理完毕后,信息主编将办理结果告知批示领导及上报单位。
◎ 分送相关单位和人员并提交归档。
并且在所有流转过程中,均实现了以下功能:
(1)在刊物流转过程中保证充分地发表意见,刊物到达所有流经人员的时间和产生意见均被记录,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2)在系统中嵌入WORD编辑器,可充分利用大家比较熟悉的Word进行文档管理、编辑及打印,保证刊物编撰和输出的美观;
(3)分送单位和人员可根据需要组合选择群组或个人,有利于事后的审计和追溯。
(三) 提供信息报送录用情况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信息工作者采写报送信息的积极性,该系统提供了多种方式、多种字段、多个层面的信息查询、积分统计功能。为信息工作量化评比考核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手段。系统设计每条信息被不同的刊物录用都有不同的积分,领导批示将双倍加分。可以输入不同的时间段,全部单位或某个单位,报送人员或所有人员、是否采用等字段进行各类统计,并形成不同的信息报送录用统计报表,定期发送有关单位和部门。
(四) 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和网页发布、物理归档功能。
该系统建设和投用后,有关单位和个人进入系统,即可在公告栏中看到信息主编向系统内各单位发布的各类公告。比如每季政务信息报送的要求,使各单位明确信息报送的主要内容,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编辑审核完成的信息可以非常方便地发送至有关人员的邮箱,按照需要实现有范围的共享。对全员共享的信息可以点击一个链接发布到有关网站上。对所有的载体信息都考虑了归档功能,可以实现单独或批量物理归档。
三、实施成效。
(一)实现信息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将信息工作制度、信息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细化和量化。进一步落实了信息编辑人员的职责,防止误报、错报、漏报。
(二) 建立严格的信息报送和保密制度。对信息报送的内容、范围、时限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严格了政务信息发布的流程;严肃了政务信息工作规程。
(三)完善信息工作评比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定期发布信息录用情况的通报,有利于进行信息工作的专项考核、评比、表彰工作,大大提高了广大信息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公司信息工作的开展。
(四)拓展加快信息资源有效共享。通过该系统实时进行信息有范围有层次的共享,拓展了公司档案信息的来源,为有关人员开展编研等信息再利用工作提供了方便。
当然,信息采编系统的投运,仅是为信息的采集、编辑、报送提供了技术平台和载体,而能否充分利用好这个载体,真正提高信息工作的水平,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广大信息采编人员自身的努力。只有要在继续完善信息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建立信息采集的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对信息工作的主动性和敏锐性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不断提高信息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信息的质量。
信息工作是领导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办公室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渠道,能否及时、准确、全面地为领导采集和提供信息,关系到办公室参谋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发展迅猛,信息量大、变化快,为各级领导收集整理高质量的信息难度很大,浙江省电力公司在加强信息工作制度建设的同时,拓展传统信息收集范围和信息收集内容,不断钻研和创新,充分依托利用浙江电力办公自动化平台,突破原有信息采编方式,开发建设信息采编系统,提高信息工作的时效性和工作质量。
一、 信息采编系统的总体设计
设计目标:通过本系统完成浙江电力信息的网上采集、编辑、发布功能,实现网上约稿、信息报送、录用统计、组合查询、实时反馈、定期归档等功能,建立起浙江电力信息数据库。录用信息可形成固定刊物,发布于相关网页,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共享。通过本系统的建设、开发与实施,建立起公司系统的信息调研工作平台,使省公司本部与所属各单位之间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沟通;利用该系统开展日常信息和调研工作,进一步规范信息采集发布流程;提高信息工作的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全省电力系统政务信息自动化管理水平。
设计原则:
遵循及时性、便捷性原则。系统对本单位所有OA用户均提供统一方便的入口,快速采集处理信息。提供正文即时粘贴及附件附加两种方式发送信息。
遵循可兼容原则。系统充分利用浙江电力办公自动化(OA)系统平台的基础资源,能够方便地进行扩展,并实现与其它系统平台和信息系统的兼容和衔接。
遵循可扩展原则。系统配置灵活,操作方便,提供了不同类型的信息载体的流程和模版,能够逐级在不同规模的单位推广使用。
遵循保密性原则。考虑到政务信息具有专属性,不能完全公开,甚至有些信息还要严格保密。系统在OA平台已有安全保密技术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保密口令。
二、 信息采编系统的功能设计
(一) 形成信息工作队伍和组织网络。做好任何工作,硬件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做好信息工作仅仅依靠公司本部少量的信息编辑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建立形成本系统广泛有效的信息工作队伍和组织网络非常重要。浙江电力信息采编系统开发建设实施完成后,系统各单位、公司本部各部门开始上报信息前,首先必须填写上报本单位信息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信息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这一环节建立形成了由公司所属各单位办公室组成的纵向网络和省公司本部各部门组成的横向网络,为搞好信息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而信息工作人员网络家园的建立,又为广大信息工作者交流学习、知识共享开辟了一个虚拟园地。
(二) 规范多种信息载体的审批流转发布流程。
浙江省电力公司通过出刊《浙江电力信息》,《领导讲话专刊》等权威刊物,使公司上下及时了解工作部署并组织实施。公司办公室除主编上述刊物外,还适时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摘编重要信息编辑出刊《互联网摘编专刊》。迎峰度夏期间还出刊《每周电力供需专报》。对于一些敏感性、前瞻性以及时效性强的信息还编成《领导内参》件,供极少数领导传阅。这些刊物载体由于受众定位、获取渠道、审批领导、传阅范围等都不相同,因此需要设计不同的格式模版,定置不同的传阅流程。
以《领导内参》的流转过程为例:
◎ 某基层单位信息工作人员采写信息,提交该单位领导审批后,发送至省公司信息主编人员。
◎ 省公司信息主编人员编辑整理形成《领导内参》提交给公司办公室主任审核。
◎ 继续提交给单位领导参阅批示。
◎ 信息主编根据单位领导的批示意见提交有关部门处理。
◎ 处理部门办理完毕后,信息主编将办理结果告知批示领导及上报单位。
◎ 分送相关单位和人员并提交归档。
并且在所有流转过程中,均实现了以下功能:
(1)在刊物流转过程中保证充分地发表意见,刊物到达所有流经人员的时间和产生意见均被记录,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2)在系统中嵌入WORD编辑器,可充分利用大家比较熟悉的Word进行文档管理、编辑及打印,保证刊物编撰和输出的美观;
(3)分送单位和人员可根据需要组合选择群组或个人,有利于事后的审计和追溯。
(三) 提供信息报送录用情况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信息工作者采写报送信息的积极性,该系统提供了多种方式、多种字段、多个层面的信息查询、积分统计功能。为信息工作量化评比考核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手段。系统设计每条信息被不同的刊物录用都有不同的积分,领导批示将双倍加分。可以输入不同的时间段,全部单位或某个单位,报送人员或所有人员、是否采用等字段进行各类统计,并形成不同的信息报送录用统计报表,定期发送有关单位和部门。
(四) 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和网页发布、物理归档功能。
该系统建设和投用后,有关单位和个人进入系统,即可在公告栏中看到信息主编向系统内各单位发布的各类公告。比如每季政务信息报送的要求,使各单位明确信息报送的主要内容,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编辑审核完成的信息可以非常方便地发送至有关人员的邮箱,按照需要实现有范围的共享。对全员共享的信息可以点击一个链接发布到有关网站上。对所有的载体信息都考虑了归档功能,可以实现单独或批量物理归档。
三、实施成效。
(一)实现信息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将信息工作制度、信息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细化和量化。进一步落实了信息编辑人员的职责,防止误报、错报、漏报。
(二) 建立严格的信息报送和保密制度。对信息报送的内容、范围、时限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严格了政务信息发布的流程;严肃了政务信息工作规程。
(三)完善信息工作评比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定期发布信息录用情况的通报,有利于进行信息工作的专项考核、评比、表彰工作,大大提高了广大信息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公司信息工作的开展。
(四)拓展加快信息资源有效共享。通过该系统实时进行信息有范围有层次的共享,拓展了公司档案信息的来源,为有关人员开展编研等信息再利用工作提供了方便。
当然,信息采编系统的投运,仅是为信息的采集、编辑、报送提供了技术平台和载体,而能否充分利用好这个载体,真正提高信息工作的水平,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广大信息采编人员自身的努力。只有要在继续完善信息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建立信息采集的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对信息工作的主动性和敏锐性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不断提高信息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信息的质量。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