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电网插上科技的翅膀――宁波电业局信息化建设扫描
2006-06-06 09:23:0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邱国福
浙江宁波电业局在打造坚强电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重视高新科技在电网中的推广和应用,加快电网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110千伏变电站全部无人值守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该局起步较早的科技攻关项目。
目前宁波电网有110千伏变电站98座、220千伏变电站20座、50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3750多千米。多年来,该局通过实现调度自动化,建设无人值守变电站,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率。截至2005年底,宁波电网110千伏变电站已全部建成无人值守变电站,7座220千伏变电站也完成了少人值守化改造。
为了加强对110千伏变电站的运行管理,2003年起宁波电业局对变电站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在产权不变的情况下,陆续把110千伏变电站委托属地供电局代管。这样做不仅加快了变电站应急检修速度,而且节约了运行管理费用。截至今年3月,除市区外,宁波所有的110千伏变电站已全部委托当地供电局代管。
PL信息共享
为提高电网信息的综合利用价值,该局自2004年开始自行研发厂站信息集控系统(PL),建立信息平台,对过去分散监控的变电、调度自动化信息实施集成化管理。信息集控系统的开发成功,不但实现了全局实时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电网调度快速反应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降低了信息通道占用率,有效提高了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信息集控系统的建成,还为电网实施状态检修提供了基本依据,杜绝了检修的盲目性,减少了因检修停电带来的电量损失。由于集控系统实时显示设备健康状态,能及时发现带病运行设备,这就为准确检修和提高检修效率打下了基础。这些年来,该局借助信息集控系统,改革检修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和实施状态检修,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又节约了人力物力。
电费实时回收
今年3月份,宁波电业局成立了电费账务中心,这是自去年与五大银行计算机系统实现实时联网后,为提高电费回收率、增强电费回收安全性、进行市区供电范围电费回收制度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从4月份电费账务中心运作情况来看,电费差错率比3月份下降了20%,应收电费余额仅为432万元。
目前,宁波电业局电费账务中心在市“老三区”实施电费实时回收的基础上,正在抓紧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下半年将陆续推广到“市六区”,争取明年实现全市电费实时回收。该局正抓紧与各大银行进行技术上的沟通和网络信息渠道的构建。
线路运行管理信息化
目前,宁波电业局人均线路运行管理已达60余千米。近年来,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呈上升趋势。该局下属的送电运行工区,在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建立沿线义务巡线队伍的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线路实时监控和红外线状态监控。2004年起,在重要线路事故易发地段和偏远高山地段,安装实时运行监控系统,提高了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对防止线路塔材被盗发挥了一定作用。
该局开发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提高了城市配网的供电可靠性,为实施配网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基本数据。当前该局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功能已通过了浙江省电力公司的验收。
为提高区域电网的供电质量,该局率先在北仑区推广应用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这不仅改善了当地的供电质量,凸显了北仑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能源优势,而且延长了主变使用寿命,减轻了电压频调操作的劳动强度。
推广带电作业技术
今年5月24日,宁波电业局下属江东、江北、海曙、鄞州、慈溪供电局的带电作业班举行了首次协同操作演习。这是宁波电业局自2003年推广10千伏配网单项带电作业以来,为提高10千伏带电协同作业能力,扩大带电作业应用范围而开展的一次实战演习。
由于城市配网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该局陆续为市区各供电局配置了带电作业车,鄞州、慈溪供电局自行配置了带电作业设备,培训了带电作业人员。10千伏配电线路单项带电作业,已在该局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此次带电作业协同演练,又将为导线带电更换、多杆升高、应急事故抢修等带电协同作业打下基础。
给电网插上科技的翅膀。宁波电业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信念,建设坚强电网,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浙江宁波电业局在打造坚强电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重视高新科技在电网中的推广和应用,加快电网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110千伏变电站全部无人值守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该局起步较早的科技攻关项目。
目前宁波电网有110千伏变电站98座、220千伏变电站20座、50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3750多千米。多年来,该局通过实现调度自动化,建设无人值守变电站,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率。截至2005年底,宁波电网110千伏变电站已全部建成无人值守变电站,7座220千伏变电站也完成了少人值守化改造。
为了加强对110千伏变电站的运行管理,2003年起宁波电业局对变电站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在产权不变的情况下,陆续把110千伏变电站委托属地供电局代管。这样做不仅加快了变电站应急检修速度,而且节约了运行管理费用。截至今年3月,除市区外,宁波所有的110千伏变电站已全部委托当地供电局代管。
PL信息共享
为提高电网信息的综合利用价值,该局自2004年开始自行研发厂站信息集控系统(PL),建立信息平台,对过去分散监控的变电、调度自动化信息实施集成化管理。信息集控系统的开发成功,不但实现了全局实时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电网调度快速反应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降低了信息通道占用率,有效提高了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信息集控系统的建成,还为电网实施状态检修提供了基本依据,杜绝了检修的盲目性,减少了因检修停电带来的电量损失。由于集控系统实时显示设备健康状态,能及时发现带病运行设备,这就为准确检修和提高检修效率打下了基础。这些年来,该局借助信息集控系统,改革检修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和实施状态检修,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又节约了人力物力。
电费实时回收
今年3月份,宁波电业局成立了电费账务中心,这是自去年与五大银行计算机系统实现实时联网后,为提高电费回收率、增强电费回收安全性、进行市区供电范围电费回收制度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从4月份电费账务中心运作情况来看,电费差错率比3月份下降了20%,应收电费余额仅为432万元。
目前,宁波电业局电费账务中心在市“老三区”实施电费实时回收的基础上,正在抓紧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下半年将陆续推广到“市六区”,争取明年实现全市电费实时回收。该局正抓紧与各大银行进行技术上的沟通和网络信息渠道的构建。
线路运行管理信息化
目前,宁波电业局人均线路运行管理已达60余千米。近年来,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呈上升趋势。该局下属的送电运行工区,在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建立沿线义务巡线队伍的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线路实时监控和红外线状态监控。2004年起,在重要线路事故易发地段和偏远高山地段,安装实时运行监控系统,提高了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对防止线路塔材被盗发挥了一定作用。
该局开发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提高了城市配网的供电可靠性,为实施配网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基本数据。当前该局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功能已通过了浙江省电力公司的验收。
为提高区域电网的供电质量,该局率先在北仑区推广应用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这不仅改善了当地的供电质量,凸显了北仑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能源优势,而且延长了主变使用寿命,减轻了电压频调操作的劳动强度。
推广带电作业技术
今年5月24日,宁波电业局下属江东、江北、海曙、鄞州、慈溪供电局的带电作业班举行了首次协同操作演习。这是宁波电业局自2003年推广10千伏配网单项带电作业以来,为提高10千伏带电协同作业能力,扩大带电作业应用范围而开展的一次实战演习。
由于城市配网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该局陆续为市区各供电局配置了带电作业车,鄞州、慈溪供电局自行配置了带电作业设备,培训了带电作业人员。10千伏配电线路单项带电作业,已在该局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此次带电作业协同演练,又将为导线带电更换、多杆升高、应急事故抢修等带电协同作业打下基础。
给电网插上科技的翅膀。宁波电业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信念,建设坚强电网,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