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应用 > 正文

延续,怎一个难字了得

  2005-11-23 14:26:2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董丽凤 


【赛迪网讯】“说起BCM,可能我们不是非常明白这指的是什么,但是,如果谈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会娓娓道来。电力系统这么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其实都是在围绕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的,只不过我们还没有明确地把它称作BCM。”

2000年10月13日,四川二滩水电厂控制系统收到异常信号停机,7秒甩出力89万,川渝电网几乎瓦解。

2001年10月1日,某电力公司生产的故障录波装置出现“时间逻辑炸弹”,全国共146套。

2003年12月30日,龙泉、政平、鹅城换流站控制系统发现病毒,后发现是外国技术人员在系统调试中,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所致。

2002年,某信息安全评估公司将其对某调度中心安全评估的结果作为宣传材料传播……

这些故障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小过失。与电力系统因为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系统因素导致的故障,所带来的损失相比,这些过失,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芝麻绿豆大的小过失了。

电力故障无大小

2003年,8月14日,美国加州发生大停电事故,九座核电站被关闭,加州多个重要城市一片漆黑,交通拥堵,机场瘫痪,城市的居民打着手电筒把超市的食品、饮用水抢购一空。此次大停电所持续的时间,在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4天,共有5000万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据保守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至少超过了40亿美元。

2003年,似乎也是电力系统的多灾之年,8月28日,伦敦大停电;9月23日,瑞典和丹麦大停电;9月28日,意大利和瑞士大停电;11月,约旦大停电……

同样的事故,在我们国家也发生过多起,9月26日,台风“达维”引发了海南部分电厂连续跳闸停机,最终系统全部瓦解,导致罕见的海南全省范围大面积停电。虽然所采取的“黑启动”预案成功,海南省的部分关键部门即时恢复了供电,但是恢复海南省的全部供电,也超过了将近20天的时间。

电力系统作为国家基础设施中的基础设施,关乎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电力系统的持续稳定发展,又在时刻面临着来自自然的、人为的、系统内部产品老化等的威胁,如何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系统时刻关注的焦点问题。

供电系统流程图


图1 电力系统数据整合总体示意图



业务持续,一直在做

“刚开始接触这个话题很犯愁,不知道BCM是什么,也不知道我自己该从什么角度谈。上网一查,明白了,原来电力系统做了这么多年的事情,就是BCM。”就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记者采访了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中心的辛耀中总工程师,在记者问及电力系统与BCM之间的渊源时,他这样回答。

据辛耀中介绍,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家电网的建设除新疆、西藏、海南、台湾四省之外,已经实现了全国大联网,而且电力系统的装机总容量年增长速度达到了16%。

到2005年年末,我国的电力系统装机总容量将可达到4.6亿千万,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装机总容量是4.4亿千瓦,是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仅在2005年,我国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就增长了近7000万千瓦,相当于法国全国的总装机容量。但是,即便如此,我国的电力供应量仍然难以满足需求。

“在电力系统,电力调度中的IT技术与系统错综复杂,但相互之间的分工又极为明确。因此,要保障任何一个系统均持续稳定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后,就整个电力系统中的IT系统,辛耀中对记者做了简单的介绍。

电力调度中的IT系统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系统、电力市场交易系统、雷电监测系统、广域相量测量系统、电网稳定自动控制装置、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电网仿真计算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等,如果一个系统采用一个监视屏幕的话,那么调度台的负荷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作为电力系统来讲,就只能整合各个系统。但是这些整合又不同于其它行业,做简单的数据、系统整合即可,这些整合首先要考虑到不能影响各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其次还需要考虑哪些系统可以整合在一起,而这些整合还必须进行与生产相关的数据的整合。在这个原则之下,整合的基础又发展到了电力二次系统的建设,以及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体系基础上进行的数据的整合,如“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等。

“系统的整合,数据的整合,离不开安全的保障,网络的保障,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已经精确到了毫秒级别。”对于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辛耀中如此表示,“在对电力系统的管理上,也必须要有更有效、更安全的,能从业务角度保障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的IT系统。”

BCM与IT需要和谐共处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力系统管理方案: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对于我国电力系统目前的现状,辛耀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样的管理模式,在国外也是被老外们认可的,而且是高度称赞的。但是这种管理的模式,也离不开IT的支持。”

据辛耀中介绍,电力系统的整合,由于多个IT系统的并存,所以不可能完全消灭信息孤岛。在不能完全消除信息孤岛的情况下,就只能把信息孤岛打造成“安全大陆”。从信息孤岛到“安全大陆”,必须要有IT的保障以及安全的保障,不过这个安全却并不仅仅是指在系统中装备一套杀毒软件,或者在系统的入口处装备防火墙这么简单的事情,安全还包括整个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所以电力系统的安全,是指整个IT系统范畴的广泛的安全,电力系统的安全必须要有IT作为保障。

系统的建设离不开IT的支持,系统的持续稳定发展还离不开IT的支持,同时,电力系统的发展,又对IT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电力的发展与IT产品之间存在很大的误区。”对于IT与电力系统建设之间的现状,辛耀中提出了他的看法。

消除IT与电力的误区

“很多IT企业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高性能的产品就是好产品,功能强大的产品就是好产品,就可以满足很多用户高端的需求。其实不然。电力系统需要的是适合自己需求的、性价比合适的、又能解决问题的好产品。”对于IT界的误区与挑战,辛耀中也提出了他的五点看法。

处理器 就目前的IT产品处理器来看,普遍追求较高主频、较多指令,其实这样的产品,性能是好,功能强大,但是对于系统的其它设备、部件来讲,则提出了太高要求,而且对系统的散热等都有要求,与电力系统要求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相比,追求产品的高性能并不足取。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复杂,直接后果是整个系统越来越庞大,开销也在逐年递增,而且垃圾功能较多,作为用户自己并不敢于删除某些没有用的功能。此外,操作层面恶意代码导致的安全问题,嵌入式系统的难于操作问题,以及系统所要应对的时间越来越多的问题,都在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

计算机系统 很多企业承诺系统具备扩充能力,并提供长期的售后服务。其实,作为电力系统来讲,真正需要扩充系统的并不多,还是希望能够一次到位。其它像兼容性、电源接地、多机系统等,虽然是好系统,但是对于电力系统却并不是非常实用,磁盘阵列到是个好技术,但是没有被用于电力系统的关键服务。  

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的层次太多,协议重叠,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应用系统 在电力系统,目前有很大用户盲目追随大集中,其实在某些大型行业,强行集中往往是灾难,而不是高效。在这里,要强调用户不能盲目追随IT厂商开发的新产品,而厂商开发产品也不能盲目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任何一款IT产品的开发,都是为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设计的,盲目的追随,对于用户来讲,并不可取。作为我们的行业用户,必须要考虑从自己的需求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盲目地求高求大。”对于IT产品,辛耀中从一个用户的角度,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产品的研发,是为了应用,应用是为了更稳定、更健康地发展,如果为了追求应用,而忽视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舍本逐末。

BCM与IT、经济的三角关系

结束了对辛耀中的采访,记者又联系到了专门从事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来自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的张伯明教授。

“电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现代电网是人造的仅次于人类大脑的最复杂、最精密的动态系统。”张伯明的开场白绝对符合他的身份。

“电力系统是国家基础设施中的基础设施,数据的安全、整合,系统的稳定、连续,关乎国计民生。来自自然界的灾害、人为的操作失误、系统设施的老化,都在威胁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以说,保障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过去一直在研究,而将来也还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张伯明提出了电力、经济与IT三者之间的关系,据他表示,BCM要想发挥其真正的效用,必需覆盖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BCM必需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需要得到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电力企业在市场化之后,经济因素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市场运营不能引导出充足的远期可用发电容量和可用输电容量,不但电力市场有稳定性危机,电力系统中的偶然故障也更容易发生。如何更好地处理BCM与IT、经济之间的关系,也是维持电力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电力与经济之间的影响如图2、图3所示,图片由张伯明教授提供。

如果市场运营不能引导出充足的远期可用发电量和可用输电容量,不但电力市场有稳定性危机,电力系统中的偶然故障也更容易发展成相继开断,并导致大范围停电。

“很多时候,电力系统的故障,以及由此带来的大规模的停电,都被简单的归罪于是设备的成就造成的,其实不然。问题的形成可能会有很多方面的因素,而在考虑这些因素时,就不能再把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市场化割裂开来考虑,还需要综合电力与IT、经济三者直接的关系。”对于电力系统故障的成因,张伯明教授给出了他自己的见解。

市场化,是所有企业都需要面临的焦点问题,电力企业的市场化,实现了其自身的持续发展,但是又对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从原先的物理系统的稳定,发展到了如今物理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双重稳定。市场环境之下,如何更好地兼管和激励电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在此,张伯明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比如要实现市场环境之下的信息共享,调度中心应该获得足够的信息来支持决策,所采集的信息要能够从静态扩展到动态,并从简单的动态显示扩展到智能分析,支持在线的决策功能等。

同时,信息系统的稳定发展,还需要关注信息量不足时的分析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收到攻击时的稳定性、信息的有偿使用和价值量化等问题,同时,通过对经济信息的披露,也是一种重要的监管手段。

图2 市场环境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图3 电力与经济之间的双向影响


观 点

专家观点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张伯明教授

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电力系统的头等大事,在没有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BCM之前,其实电力系统也是在做这件事情。在对IT系统依赖程度不高的行业,一分钟甚至一小时的系统中断,并不会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电力系统不同,电力系统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精确到毫秒级别。

各个电网、各个电力企业,它的系统不尽相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别,相互之间的称法可能也有区别。这样不利于信息的共享,经验的共同交流。在把可持续发展统一到BCM之后,不管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方式,围绕的总是一个问题:BCM,这样有利于信息的交流,经验的交流,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未来,电力系统BCM的发展,将会围绕以下七大问题展开:1、研究监管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性和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的影响;2、强调统一系统规划和统一运行调度;3、保证充足的运行备用、远期可用发电容量及可用输电容量;4、优化电力市场的监管度;5、研究大区互联电网安全稳定性和灾变预报的理论和方法;6、信息价值和评估;7、在物理信息或经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分析、监管和控制技术。

BCM在电力系统的推广使用,必将提高电力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记者观点

与其它对业务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不高的企业相比,电力系统是个例外,几十年关注的某一个问题,某一天被定义为一个专业的术语,恍然发现,四周竞有如此多的人士,也在关注这个问题,不能不说是一大意外。

其实,窥一斑而见全豹,在其它行业,对于BCM的理解,也并不会好到哪里,但是,对于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其实正如同辛耀中所言,已经做了几十年,关注了几十年了。

今天,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有了自己明确的称谓:BCM。行业之间、企业之间,有了同一个目标,有了相互交流的同一个标准,有了相互借鉴的基础,对BCM的发展,对企业自身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无疑都是极大的推动。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智能ICT客服大数据分析创新研

2018-10-18

可视智能化船码头绿色取电系统

2018-04-01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燃料智能

2018-04-01

热点排行
  • · 大渡河枕头坝发电公司完成监控系统历史数据库首次“大瘦身”
  • · 国网浙江电力应用大数据分析助力电网规划
  • · 国家电投河南公司技术信息中心全力支撑ERP建设
  • · 智能ICT客服大数据分析创新研究与实践
  • · 辽宁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快速成长
  • · 大开厂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 · 水电七局“智慧工地”赋能项目管理
  • · 福建电力深化应用供电所及班组一体化系统
  • · 可视智能化船码头绿色取电系统
  • · 山西临汾公司:开发应用光伏电费结算自动化制证信息平台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