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盘活电力信息化
2005-12-22 15:20:5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 国电信息中心副主任王继业的总结与建议
总体来看,电力信息化是指电力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专业――包括电力工业的生产、调度、设计、计划、基建等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是电力工业在电子信息技术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技术化,高度现代化工业转变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理念具有全行业的适用性,但电力行业本身的特点也对其信息化过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电力信息化包括信息应用系统与电力信息基础设施(PII)两大部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特别服务于电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电力信息化经历四大阶段
至今,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40年历史,王继业根据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深度和广度,将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60年代开始到1980年,这是电力信息化的起步阶段。最初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有限,集中在工程、科学实验与计算,以及作业的自动检测方面。
第二阶段,1980年到1995年,属于专项业务应用的阶段,也称发展阶段。包括电力科学实验和数字的计算,工程设计,发电厂自动检测等等。初步开展管理协调措施,例如建立电力工业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引进国外计算机系统,进行计算机培训,同时实现电网调动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访问系统在不同程度进行应用。
第三阶段,从1996年到2000年是综合应用阶段,开始在电力企业建立局域网和广域网,信息系统由报表系统向管理系统转变,而且逐步建立网上的应用系统,包括网上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各单位逐步建立了企业主页,同时开发信息资源建立综合的数据库系统。
第四阶段,是从2000年至今,信息化系统由分散向集中控制发展,是生产和管理趋于密切结合的阶段。主要的标志是对网络和信息安全更加注重,同时纳入了电力安全的体系,信息系统开始走向实用化。其他的专项系统更加成熟,同时开始整合信息系统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向集成化发展。另一个标志是数据中心的逐步建立,开始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
IT技术之外的11项挑战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王继业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指出,目前国内电力企业信息化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 电力企业领导对于信息化的理念认识不足,或者虽然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对于具体实施办法没有概念。抽样调查中,58.33%的人认为这是影响信息化效果最大的问题,这与资金不足并列成为第一影响因素。
□ 信息化孤立发展,与企业长远战略和企业文化不符,与企业管理改革、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脱节。
□ 电力集团公司对所属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力度不够,系统之间缺乏横向贯通,纵向穿透,企业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没有完成。这在某些“老企业”中尤其明显。 □ 重复建设。各个专业仍然封闭建设,缺乏统筹和信息共享,形成了大量兼容性不足的信息“孤岛”,造成资源浪费。
□ 信息系统实用化水平仍然不够。一些信息系统由于建立的时候就相对独立,与其它部门交流不足,造成系统与业务脱节,使用价值严重打折。
□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尤其西部公司在投资和应用水平上,明显落后于先进地区。
□ 信息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仍然落后于信息系统的建设速度。电力行业急需制定适合行业特点的企业信息化标准。
□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数据收集和深挖以辅助决策尚待加强。
□ 专业部门和信息开发部门缺乏合作和有效的沟通。
□ 兼具信息技术和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不足。这也是电力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阻力因素。
□信息部门机构设置不统一、不稳定,人员经常变动造成“四统一”不易实现。
王继业认为,目前国内的许多电力企业,其信息技术实力并不落后,但仍有许多“软因素”阻碍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实施,使得信息化项目经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的境地。对此,惟有将经营管理思想与IT技术紧密结合,站在战略的角度规划,才能让信息系统变得“可用、有用”,进而求“实用、好用”。
管理创新让IT显现生命力
在谈到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的时候,王继业特别提到管理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前提。
由于信息化系统并非传统人工系统的翻版,其目的即通过新技术实现集约化、扁平化、精细化管理,这决定了业务流程优化与重组(BPR)对于信息化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基础。
此外,企业信息化,必须考虑电力行业的特点,认识电力信息化的发展规律。王继业将这样的规律总结为几个“转变”:
□ 电力信息化从科研阶段,向工程建设阶段转变。
□ 从生产过程自动化,向企业管理经营决策和全方位信息化转变。
□ 从服务于内部管理,向支持企业业务经营与市场竞争转变。
□ 信息系统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向建立同一平台、信息共享转变。
王继业指出,把握规律,发动领导积极参与管理变革,同时做好信息化规划,避免过去的各部门孤立建设的问题,将资源整合利用推广加深,才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广义上说,管理创新是所有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人员需要建立的一种积极态度,不拘于旧有模式,不仅是信息化成功的基础,也是保证。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总体来看,电力信息化是指电力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专业――包括电力工业的生产、调度、设计、计划、基建等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是电力工业在电子信息技术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技术化,高度现代化工业转变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理念具有全行业的适用性,但电力行业本身的特点也对其信息化过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电力信息化包括信息应用系统与电力信息基础设施(PII)两大部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特别服务于电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电力信息化经历四大阶段
至今,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40年历史,王继业根据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深度和广度,将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60年代开始到1980年,这是电力信息化的起步阶段。最初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有限,集中在工程、科学实验与计算,以及作业的自动检测方面。
第二阶段,1980年到1995年,属于专项业务应用的阶段,也称发展阶段。包括电力科学实验和数字的计算,工程设计,发电厂自动检测等等。初步开展管理协调措施,例如建立电力工业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引进国外计算机系统,进行计算机培训,同时实现电网调动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访问系统在不同程度进行应用。
第三阶段,从1996年到2000年是综合应用阶段,开始在电力企业建立局域网和广域网,信息系统由报表系统向管理系统转变,而且逐步建立网上的应用系统,包括网上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各单位逐步建立了企业主页,同时开发信息资源建立综合的数据库系统。
第四阶段,是从2000年至今,信息化系统由分散向集中控制发展,是生产和管理趋于密切结合的阶段。主要的标志是对网络和信息安全更加注重,同时纳入了电力安全的体系,信息系统开始走向实用化。其他的专项系统更加成熟,同时开始整合信息系统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向集成化发展。另一个标志是数据中心的逐步建立,开始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
IT技术之外的11项挑战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王继业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指出,目前国内电力企业信息化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 电力企业领导对于信息化的理念认识不足,或者虽然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对于具体实施办法没有概念。抽样调查中,58.33%的人认为这是影响信息化效果最大的问题,这与资金不足并列成为第一影响因素。
□ 信息化孤立发展,与企业长远战略和企业文化不符,与企业管理改革、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脱节。
□ 电力集团公司对所属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力度不够,系统之间缺乏横向贯通,纵向穿透,企业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没有完成。这在某些“老企业”中尤其明显。 □ 重复建设。各个专业仍然封闭建设,缺乏统筹和信息共享,形成了大量兼容性不足的信息“孤岛”,造成资源浪费。
□ 信息系统实用化水平仍然不够。一些信息系统由于建立的时候就相对独立,与其它部门交流不足,造成系统与业务脱节,使用价值严重打折。
□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尤其西部公司在投资和应用水平上,明显落后于先进地区。
□ 信息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仍然落后于信息系统的建设速度。电力行业急需制定适合行业特点的企业信息化标准。
□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数据收集和深挖以辅助决策尚待加强。
□ 专业部门和信息开发部门缺乏合作和有效的沟通。
□ 兼具信息技术和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不足。这也是电力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阻力因素。
□信息部门机构设置不统一、不稳定,人员经常变动造成“四统一”不易实现。
王继业认为,目前国内的许多电力企业,其信息技术实力并不落后,但仍有许多“软因素”阻碍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实施,使得信息化项目经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的境地。对此,惟有将经营管理思想与IT技术紧密结合,站在战略的角度规划,才能让信息系统变得“可用、有用”,进而求“实用、好用”。
管理创新让IT显现生命力
在谈到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的时候,王继业特别提到管理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前提。
由于信息化系统并非传统人工系统的翻版,其目的即通过新技术实现集约化、扁平化、精细化管理,这决定了业务流程优化与重组(BPR)对于信息化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基础。
此外,企业信息化,必须考虑电力行业的特点,认识电力信息化的发展规律。王继业将这样的规律总结为几个“转变”:
□ 电力信息化从科研阶段,向工程建设阶段转变。
□ 从生产过程自动化,向企业管理经营决策和全方位信息化转变。
□ 从服务于内部管理,向支持企业业务经营与市场竞争转变。
□ 信息系统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向建立同一平台、信息共享转变。
王继业指出,把握规律,发动领导积极参与管理变革,同时做好信息化规划,避免过去的各部门孤立建设的问题,将资源整合利用推广加深,才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广义上说,管理创新是所有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人员需要建立的一种积极态度,不拘于旧有模式,不仅是信息化成功的基础,也是保证。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