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改革强化“双链条”模式
2005-08-29 17:18:3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行业的价值将被分化成两大链条:资产价值链和销售价值链,只重资产的“单链条”发展模式将阻碍电力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从电力行业市场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力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 产业化阶段、市场化阶段和开放市场阶段,当前全球的电力企业都在经历着从垄断向市场化过渡的阶段。SAP全球电力总裁克老斯・海曼认为,在电力市场化的进程中,欧美电力改革仅仅快中国一步,目前处于市场化阶段,而中国的电力改革处于产业化阶段,但是这种差异仍然造成了电力企业(特别是电网企业)在管理流程上的一些区别。
在欧洲,电力市场是多变的,企业和用户对电的需求变化非常快,客户可能在一天之内就从核电供应商转到水电供应商,这就造成了电力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这一过程中带来了越来越细分的竞争市场,国外电力企业需要管理的业务也更加细节。因而欧美电力企业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电力市场上面,而中国电力企业目前绝大部分的IT系统投资都集中在设备和资产管理方面,但随着中国电力的市场化变革,这种市场化的差异很快也将消失。
动力不足: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的症结
从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或ERP应用的角度看,欧美电力企业花钱建设ERP系统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在计划、采购、生产管理、增加透明度以及加强控制力度等方面做得更好,以便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获得更大的优势。但是在中国,目前情况有所不同,当前中国电力行业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障电能源的供应,中国的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目前无论是开放程度还是竞争程度都很不够,因此对于营销和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并没有其他行业那样迫切。
然而,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中国的电力企业也将碰到很多与国外电力行业相似的问题,随着电力市场化以及电力改革的发展,电力行业的价值也将被分化成两大链条:资产价值链和销售价值链。像过去那种只看重资产的“单链条”发展模式,将会给电力行业未来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埋下隐患。
上海电力在电力行业中应该算得上是一家比较有远见的电网企业,他们是国内第一家全面实施了ERP项目的电力企业。从上线和运营情况来看,目前状况良好,据上海电力信息中心主任伏如祥介绍,现在上海电力已经实现了电费和非电费的集中收缴,公司在四大银行统一开设账户,已经把所有小账户都消除了。实际上,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居安思危的过程,上海电力实施ERP的驱动力就在于其发展目标是创建国际一流电网。
集中还是分布:中国电力行业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争论焦点
SAP在今年7月的电网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大会上提出了集中加分布的管理模式。关于集中式还是分布式管理的问题,在电力行业特别是电网企业中一直是争议较大的问题。针对如何协调集中与分布管理的矛盾,SAP中国电力行业总监尹世明认为,集中式管理是电力行业的大趋势,但是集中到什么程度是需要很好进行把握的,不同的企业运营模式,在集中还是分布管理的选择上也有很大差别。
例如,上海电力就采取了完全集成化管理的方式,上海电力的管理模式相对集中,他们需要并能够整合所有信息,建立企业统一的管理流程。而广东电力公司涵盖了广州、佛山、东莞等多个城市,管理水平和流程差别较大,所以要实现集中管理难度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分布式管理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SAP中国区副总裁张雪峰也认为,对于电网企业来说集中是相对的,像财务、人力资源这样的管理系统可以尽量集中,但是像营销、生产等差异性较大的业务系统,则应该或只能进行分布式管理。
作者:程鸿 摘自:计算机世界报
从电力行业市场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力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 产业化阶段、市场化阶段和开放市场阶段,当前全球的电力企业都在经历着从垄断向市场化过渡的阶段。SAP全球电力总裁克老斯・海曼认为,在电力市场化的进程中,欧美电力改革仅仅快中国一步,目前处于市场化阶段,而中国的电力改革处于产业化阶段,但是这种差异仍然造成了电力企业(特别是电网企业)在管理流程上的一些区别。
在欧洲,电力市场是多变的,企业和用户对电的需求变化非常快,客户可能在一天之内就从核电供应商转到水电供应商,这就造成了电力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这一过程中带来了越来越细分的竞争市场,国外电力企业需要管理的业务也更加细节。因而欧美电力企业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电力市场上面,而中国电力企业目前绝大部分的IT系统投资都集中在设备和资产管理方面,但随着中国电力的市场化变革,这种市场化的差异很快也将消失。
动力不足: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的症结
从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或ERP应用的角度看,欧美电力企业花钱建设ERP系统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在计划、采购、生产管理、增加透明度以及加强控制力度等方面做得更好,以便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获得更大的优势。但是在中国,目前情况有所不同,当前中国电力行业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障电能源的供应,中国的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目前无论是开放程度还是竞争程度都很不够,因此对于营销和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并没有其他行业那样迫切。
然而,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中国的电力企业也将碰到很多与国外电力行业相似的问题,随着电力市场化以及电力改革的发展,电力行业的价值也将被分化成两大链条:资产价值链和销售价值链。像过去那种只看重资产的“单链条”发展模式,将会给电力行业未来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埋下隐患。
上海电力在电力行业中应该算得上是一家比较有远见的电网企业,他们是国内第一家全面实施了ERP项目的电力企业。从上线和运营情况来看,目前状况良好,据上海电力信息中心主任伏如祥介绍,现在上海电力已经实现了电费和非电费的集中收缴,公司在四大银行统一开设账户,已经把所有小账户都消除了。实际上,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居安思危的过程,上海电力实施ERP的驱动力就在于其发展目标是创建国际一流电网。
集中还是分布:中国电力行业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争论焦点
SAP在今年7月的电网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大会上提出了集中加分布的管理模式。关于集中式还是分布式管理的问题,在电力行业特别是电网企业中一直是争议较大的问题。针对如何协调集中与分布管理的矛盾,SAP中国电力行业总监尹世明认为,集中式管理是电力行业的大趋势,但是集中到什么程度是需要很好进行把握的,不同的企业运营模式,在集中还是分布管理的选择上也有很大差别。
例如,上海电力就采取了完全集成化管理的方式,上海电力的管理模式相对集中,他们需要并能够整合所有信息,建立企业统一的管理流程。而广东电力公司涵盖了广州、佛山、东莞等多个城市,管理水平和流程差别较大,所以要实现集中管理难度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分布式管理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SAP中国区副总裁张雪峰也认为,对于电网企业来说集中是相对的,像财务、人力资源这样的管理系统可以尽量集中,但是像营销、生产等差异性较大的业务系统,则应该或只能进行分布式管理。
作者:程鸿 摘自:计算机世界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