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 系统在大唐盘电“生根开花”
2004-12-29 16:26:4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几年前,著名的IT专家侯子良教授提出了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的概念及其实现框架。SIS的基本功能是对火电厂全厂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管理和监控, 提供综合优化服务。经过几年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各发电集团和研究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日常管理的好帮手如今,大唐天津盘山发电总经理每天工作的第一个习惯是,通过电脑浏览公司主页及设备缺陷管理系统、异常分析系统、SIS实时信息;上午8点参加每日生产调度会,听取设备工程部专工通过信息系统投影,演示过去24小时动态生成的检消缺情况和生产管理情况;回到办公室,通过OA系统批示公文,如果外出,手机上将随时收到请求批办事宜的短信息, 可用笔记本电脑通过Internet访问企业信息系统;在家休息时,可以通过18公里区间内的网络互联浏览机组负荷曲线和重要参数,掌握第一手信息;如果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议,与会同志通过企业信息系统生成的安全生产、财务分析、物资分析、燃料分析及指标分析报告进行展示汇报与分析。
所有这些的实现,得益于大唐盘山发电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创新性的实施;得益于企业领导层和全体员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投入。
SIS建设外部环境趋好
国际、国内电力科研部门在开展对锅炉控制的优化,帮助有关人员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 致力研究、开发快速运行决策支持系统。
在优化运行和状态检测方面,开展了性能计算引擎、可控参数诊断模块、锅炉清洁度模块、凝汽器性能模块、给水加热器性能模块、汽轮机性能模块、风机性能模块、泵性能模块、空气预热器性能模块、设备性能诊断模块、运行工况预测模块、混煤模块、冷却塔性能模块、负荷分配模块等方面的研究。运行管理人员根据这些辅助信息及时对电厂的生产过程进行调整。
在我国,有关发电厂优化控制与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后,为了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标准化管理,发电企业(集团)对优化控制与管理方面提出了更多新的需求。目前国内相关单位已开发研制出多个相关功能软件模块, 逐渐在生产控制与管理中发挥作用。
大唐盘电的SIS建设
通过实施SIS系统,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一是生产历史数据采集集中存贮;二是建立网络安全体系,通过SIS系统向管理信息系统镜像服务器传递数据;三是开发应用组态发 、优化运行、优化控制、故障诊断、状态维修、性能分析计算、经济性核算、安全分析等应用模块,实现数据共享。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通过对生产过程实时信息处理与监视,使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在公司任意一台计算机上均可获取机组运行的全部实时信息,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可控、在控;完善的数据历史回放和事件记录功能,在异常分析中发挥了作用;设备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对点检定修以及设备劣化性分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独特的网络安全策略解决了网络安全隐患,保证了SIS与MIS系统的联接安全可靠;系统具有良好的拓展性,为实现更高层次的管控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
所有这些的实现,得益于大唐盘山发电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创新性的实施;得益于企业领导层和全体员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投入。
SIS建设外部环境趋好
国际、国内电力科研部门在开展对锅炉控制的优化,帮助有关人员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 致力研究、开发快速运行决策支持系统。
在优化运行和状态检测方面,开展了性能计算引擎、可控参数诊断模块、锅炉清洁度模块、凝汽器性能模块、给水加热器性能模块、汽轮机性能模块、风机性能模块、泵性能模块、空气预热器性能模块、设备性能诊断模块、运行工况预测模块、混煤模块、冷却塔性能模块、负荷分配模块等方面的研究。运行管理人员根据这些辅助信息及时对电厂的生产过程进行调整。
在我国,有关发电厂优化控制与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后,为了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标准化管理,发电企业(集团)对优化控制与管理方面提出了更多新的需求。目前国内相关单位已开发研制出多个相关功能软件模块, 逐渐在生产控制与管理中发挥作用。
大唐盘电的SIS建设
通过实施SIS系统,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一是生产历史数据采集集中存贮;二是建立网络安全体系,通过SIS系统向管理信息系统镜像服务器传递数据;三是开发应用组态发 、优化运行、优化控制、故障诊断、状态维修、性能分析计算、经济性核算、安全分析等应用模块,实现数据共享。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通过对生产过程实时信息处理与监视,使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在公司任意一台计算机上均可获取机组运行的全部实时信息,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可控、在控;完善的数据历史回放和事件记录功能,在异常分析中发挥了作用;设备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对点检定修以及设备劣化性分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独特的网络安全策略解决了网络安全隐患,保证了SIS与MIS系统的联接安全可靠;系统具有良好的拓展性,为实现更高层次的管控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