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彰显生产与管理信息威力 ───五层次破解电力信息化难题
2005-01-26 17:05:5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电力行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在信息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安全监控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上起步较早、应用快、成熟早、品质高。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笔者认为要将信息、工业自动化、安全监控等技术综合应用于电力企业,以全面提升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是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企业内部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科学管理,从经营管理中挖潜要效益。二是如何更快、更准确地将生产信息与管理信息相结合,为形成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笔者认为电力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要运用最新IT技术,以企业的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步集成为基础,结合国内电力企业的现状与电力工业改革的趋势,把生产与管理相结合,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构建以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为核心的,以计划和控制为主线的“管控一体化”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
根据对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状况的调研,笔者认为电力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由以下几个层次组成:基础支持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即系统的核心,它是对所有应用系统的模块进行用户和权限上的分配和集中管理,同时包含企业的一切基础数据。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日常办公的应用系统,它是电力企业应用系统的办公基础平台。办公系统主要包含日常办公的模块,大致包括:电子邮件系统、公文管理、流程管理、信息速递(待办事宜)、公告通知、规章制度、档案管理、个人事务、会议管理、请示审批、讨论社区、在线聊天、工作计划、信访管理、厂务公开、党团事务。系统集成接口:可根据实际需要,完成与生产实时系统、水情测报系统(水电厂)、财务管理系统及其他电厂现有数据库应用软件的系统集成。实现层。实现层是指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及其相关的管理功能。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包括实时参数显示、生产技术管理、生产运行管理、水工管理(水电)、安全管理、两票管理等子系统。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台账、设备维护记录、设备合同。综合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科技管理、工程管理、图档管理、后勤服务、多种经营等子系统。物资管理:包括物资需求、计划、合同、物资采购、出入库、调拨、盘点等。计划分析层。主要依据企业的经营决策与规划,通过成本核算与分析,完成企业计划的制定、核算,以及预算、统计、分析等功能。计划管理:包括物资采购计划生成、计划的汇总、计划的审批和计划的实施。统计管理:对生产等信息进行统计,生成统计报表。预算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统一的预算,对项目进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预期分析。表现层。包括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结算管理、现金流管理、财务管理等子系统,它们通过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实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资源和资金方面的管理。合同管理:包括企业所有的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企业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快速处理,实现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势。包括人事制度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劳动计划与统计管理、考勤管理、绩效考评、人力资源培训等。结算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结算管理,并对项目进行分析利润收益情况,评价项目和对项目进行总结。现金流管理:各个部门的预算计划,由财务进行统一汇总,然后逐月进行考核,年底汇总,并对预算表进行比较。财务管理:基本上包括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采购订单、销售订单、库存控制等,基本上实现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价格管理、资产管理、投融资管理等功能。决策层。主要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的生产经营情况,做出企业的经营决策与规划。包括企业经营决策,以及针对电力市场的辅助服务决策等子系统。领导查询:企业领导对生产、经营、安全、财务、人事、行政等进行查询的系统。统计报表及决策支持系统:可产生企业决策者需要的各种统计报表,根据系统模型进行分析,企业决策者产生决策,并指示执行部门执行。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
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是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企业内部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科学管理,从经营管理中挖潜要效益。二是如何更快、更准确地将生产信息与管理信息相结合,为形成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笔者认为电力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要运用最新IT技术,以企业的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步集成为基础,结合国内电力企业的现状与电力工业改革的趋势,把生产与管理相结合,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构建以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为核心的,以计划和控制为主线的“管控一体化”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
根据对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状况的调研,笔者认为电力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由以下几个层次组成:基础支持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即系统的核心,它是对所有应用系统的模块进行用户和权限上的分配和集中管理,同时包含企业的一切基础数据。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日常办公的应用系统,它是电力企业应用系统的办公基础平台。办公系统主要包含日常办公的模块,大致包括:电子邮件系统、公文管理、流程管理、信息速递(待办事宜)、公告通知、规章制度、档案管理、个人事务、会议管理、请示审批、讨论社区、在线聊天、工作计划、信访管理、厂务公开、党团事务。系统集成接口:可根据实际需要,完成与生产实时系统、水情测报系统(水电厂)、财务管理系统及其他电厂现有数据库应用软件的系统集成。实现层。实现层是指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及其相关的管理功能。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包括实时参数显示、生产技术管理、生产运行管理、水工管理(水电)、安全管理、两票管理等子系统。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台账、设备维护记录、设备合同。综合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科技管理、工程管理、图档管理、后勤服务、多种经营等子系统。物资管理:包括物资需求、计划、合同、物资采购、出入库、调拨、盘点等。计划分析层。主要依据企业的经营决策与规划,通过成本核算与分析,完成企业计划的制定、核算,以及预算、统计、分析等功能。计划管理:包括物资采购计划生成、计划的汇总、计划的审批和计划的实施。统计管理:对生产等信息进行统计,生成统计报表。预算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统一的预算,对项目进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预期分析。表现层。包括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结算管理、现金流管理、财务管理等子系统,它们通过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实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资源和资金方面的管理。合同管理:包括企业所有的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企业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快速处理,实现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势。包括人事制度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劳动计划与统计管理、考勤管理、绩效考评、人力资源培训等。结算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结算管理,并对项目进行分析利润收益情况,评价项目和对项目进行总结。现金流管理:各个部门的预算计划,由财务进行统一汇总,然后逐月进行考核,年底汇总,并对预算表进行比较。财务管理:基本上包括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采购订单、销售订单、库存控制等,基本上实现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价格管理、资产管理、投融资管理等功能。决策层。主要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的生产经营情况,做出企业的经营决策与规划。包括企业经营决策,以及针对电力市场的辅助服务决策等子系统。领导查询:企业领导对生产、经营、安全、财务、人事、行政等进行查询的系统。统计报表及决策支持系统:可产生企业决策者需要的各种统计报表,根据系统模型进行分析,企业决策者产生决策,并指示执行部门执行。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