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应用 > 正文

信息化重在形成长效机制

  2005-04-14 09:51:0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张华钦

  信息孤岛、低水平重复开发等问题长期困扰广大信息化工作者,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一把手”重视与否至关重要,但信息化建设不能搞成一次性的“一把手工程”。信息化建设需要包括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研究体系在内的支撑体系,形成与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信息化
建设才能长期健康发展。

  各自为战导致混乱和低水平,信息化建设需要统一规划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情,不是一时一事的孤立行为。如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总体规划、立项、业务流程规范化、开发过程、验收、维护、升级各个环节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很容易出现混乱。对于这种由于缺乏统一管理、随意进行系统开发而导致的混乱,企图依靠计算机技术来解决自然也是行不通的,是任何开发队伍也不能解决的。为此,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实现从立项、招标到开发、验收和维护升级,从开发队伍资质认证到企业业务流程规范化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统一规划和管理,这是解决信息化问题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管理要以标准体系为依据。标准是充分适应、调和各方面需求的结果,只有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总体规划才能适应各方面的要求。如果不了解总体规划要以标准体系为依据,仅仅着眼于某个项目而编制的“总体规划”往往会成为一次性的总体花钱计划,这样的规划在开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大,有人戏称这样的规划为“鬼话”。依照标准规范,由专业部门实施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信息化建设二十多年来一直提倡“一把手负责”,实际上是一种很不科学的管理理念。由于在信息化建设的诸环节缺乏相应的标准作为依据,缺乏职责明确的专业化管理机构,使得信息系统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由领导直接拍板,导致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随意和盲目。

  信息化的本质是标准化问题,而标准化问题的本质是长效机制。信息化建设虽然要以标准为支撑体系,但由于信息化标准化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难以有效地解决,信息系统的开发反而常常绕开标准化问题,在没有标准体系的支撑下进行建设。这终归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化问题。标准化问题为什么这样难以解决?标准化的意义为什么这样深刻?大家知道,交通法规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不断吸纳道路交通中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逐步发展。仅有交通法规还不够,还要有交通警察执法。信息化标准化涉及到各行各业和多种技术应用,更需要有一个具有知识吸纳能力的信息化标准化的机制,能够把信息系统建设诸环节的经验教训和程序设计、功能实现、信息分类与代码等方面的成果以标准、规范的形式吸纳起来,使新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能够在更高的起点上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信息化标准化机构尚缺乏详细的分工,大多是在某个行业设立一个信息化标准化委员会,负责诸如计划、物资、财务、生产、调度、检修等专业的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就像一个“全科”医生,内、外、妇、儿各科的病全看,真正的问题却不能解决。更有甚者,突击组织人力制定标准,企图通过一次性的工程行为一举解决信息化标准化问题,把信息系统标准误解为信息化标准化。结果,20多年来,虽然信息系统的开发者一直呼吁要有标准体系为依据,虽然上级单位发文对其下属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出种种规定,虽然各个行业大都设立了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这样的机构,但收效甚微。

  形成信息化标准化的长效机制,需要结合实际研究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研究标准化机构、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机制,以便采取措施从组织机构上逐步完善标准化的机制。这是上层信息化管理部门特别要注意解决的问题。信息化建设具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体系、标准制订和推行的机构、对标准化机构的职责进行研究和评估等不同层面的内容,对于信息系统这个最终成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其后的包括标准、管理和研究体系在内的标准化体系。

  和工业化一样,信息化也将引发社会组织和机制的深刻变革。中国的工业化是从仿效西方的器械开始的,因为首先认识到的是各种器械的应用所带来的变革,然而,工业化更深层的变革还在于引发了社会组织机构和机制的变革,通过这种变革逐步形成了工业化的支撑体系。工业化越深入,其支撑体系就越复杂。如果没有有效的支撑体系,工业化就不能得以持续推进。信息化是工业化的继续和提高,它将引发社会组织机构和机制的变革,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应用的层面。信息化建设支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将使社会组织的分工更加细化,使其协调性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具有更高的知识吸纳能力。实践证明,仅仅把信息化建设当作是计算机技术层面的问题,或是一次性的工程行为,不从机制入手,无论怎样热火朝天,无论对于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多么有效,终归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此看来,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的支撑体系,形成与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机制,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步骤。

  (作者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部)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智能ICT客服大数据分析创新研

2018-10-18

可视智能化船码头绿色取电系统

2018-04-01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燃料智能

2018-04-01

热点排行
  • · 大渡河枕头坝发电公司完成监控系统历史数据库首次“大瘦身”
  • · 国网浙江电力应用大数据分析助力电网规划
  • · 国家电投河南公司技术信息中心全力支撑ERP建设
  • · 智能ICT客服大数据分析创新研究与实践
  • · 辽宁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快速成长
  • · 大开厂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 · 水电七局“智慧工地”赋能项目管理
  • · 福建电力深化应用供电所及班组一体化系统
  • · 可视智能化船码头绿色取电系统
  • · 山西临汾公司:开发应用光伏电费结算自动化制证信息平台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