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电力信息化发展趋势
2004-09-27 11:04:3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适应改革需求 凸显IT价值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构想的指导下,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正在获得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信息化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信息化观念由重视生产自动化向重视管理信息化转变,表现为由“硬”到“软”。第二,应用模式由管控分离向信息一体化转变,即实现生产实时信息与管理信息的集成。第三,应用架构由分散应用向整合应用转变,即从部门级单项应用到企业级涵盖生产、营销及财务、人事、设备等环节的整体应用。第四,数据管理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形成信息共享、增值的机制。第五,系统模式由C/S架构向B/S+C/S架构转变,适应企业业务处理和经营运作快捷化、实时化的要求。第六,实施模式由“用户─供应商”模式向“用户─谘询/监理商─供应商”模式转变,保证企业信息化切实从用户需求出发,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风险。
科学规划 构建可持续信息化架构
在新的电力行业格局下,对于信息化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根据其特定阶段与水平进行科学规划、理性建设。对于信息化程度较低或新组建的电力集团,应在总体规划方面重点投入,包括对现有业务流程与管理的诊断分析、对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全局规划;对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电力企业,应对各信息系统实施整合与集成,并进行科学的运行维护管理、绩效评估、持续改进,保证信息化价值的实现。
其中,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是由各方面建设内容构成的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架构。该架构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从企业的业务需求出发,以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结合同类企业信息化建设最佳实践经验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以构建,包括应用功能架构、信息资源架构、应用系统架构、系统平台架构、网络与基础设施架构、信息安全架构、信息化组织架构。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应从“七大架构”著手:1.应用功能架构:从业务运作与管理决策的需求出发,分析功能需求,建立企业信息化的功能模型。2.信息资源架构:对企业业务与管理活动涉及的信息进行分析、规划,抽象提炼出信息分类体系,提供使用、共享、集成和管理信息的策略。3.应用系统架构:基于应用功能架构构建实现信息化功能的应用系统及其相互集成的模型。4.系统平台架构:即支撑应用系统运行的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应用服务平台框架。5.网络与基础设施架构:规划、选择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网络与设施,保证信息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6.信息安全架构:构建从网络设备层、系统层到应用层的系统安全和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7.信息化组织架构:在企业发展战略和IT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建立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信息化组织体系。
传统与新兴应用 各领风骚
电力企业由于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过程控制要求严格、电力需求的周期性、质量控制的复杂性等运营特性,对信息化解决方案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企业信息化包括从生产控制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到综合决策信息化的各个层面。电力信息化的巨大市场吸引了众多厂商的极大关注与积极参与,国内外厂商在ERP、MIS、财务管理、OA、信息一体化、EAM等应用方面,纷纷推出了面向电力行业的解决方案。纵观电力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发现:品牌IT厂商如思科、华为、EMC、远光软件、南瑞、南自、许继等,在电力行业具有长期实践经验,拥有适合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小型电力企业的解决方案,服务经验丰富,为电力自动化、电力营销、电力MIS应用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协同管理 整合应用创造价值
优化管理模式是电力企业应对市场化竞争的基础,整合应用是电力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支持,构建可持续的信息化架构是电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加强信息化的绩效管理、IT服务管理是信息化价值实现的保障。
目前电力企业在综合管理系统应用方面的滞后状态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与竞争力的提高,电力企业需要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加强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的结合,实现信息一体化。电力企业需要适应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改变我国电力企业对信息化部门不重视的局面,建立与健全信息化推进组织体系,推动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在信息化管理方面,需要围绕面向资源管理和面向项目管理方面,对信息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修订、补充,逐步建立、完善适应电力企业信息化需要的管理制度,以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规范和管理。
基于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现状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电力企业信息化应该采取以下策略:第一,以专业化的规划为指导,制定企业信息化的顶层设计蓝图。第二,大型电力集团以信息化整合产业链的资源,增强整体价值链的综合竞争优势。第三,中小型电力企业以信息化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增强对市场的响应能力。第四,电力企业应树立IT服务管理与IT治理意识,建立相应的体制,保证信息化价值的最大发挥。第五,以信息化带动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促进信息化,实现电力企业价值链的协同化运作,以整合的系统应用为目标,促进信息化的价值实现,推动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构想的指导下,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正在获得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信息化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信息化观念由重视生产自动化向重视管理信息化转变,表现为由“硬”到“软”。第二,应用模式由管控分离向信息一体化转变,即实现生产实时信息与管理信息的集成。第三,应用架构由分散应用向整合应用转变,即从部门级单项应用到企业级涵盖生产、营销及财务、人事、设备等环节的整体应用。第四,数据管理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形成信息共享、增值的机制。第五,系统模式由C/S架构向B/S+C/S架构转变,适应企业业务处理和经营运作快捷化、实时化的要求。第六,实施模式由“用户─供应商”模式向“用户─谘询/监理商─供应商”模式转变,保证企业信息化切实从用户需求出发,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风险。
科学规划 构建可持续信息化架构
在新的电力行业格局下,对于信息化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根据其特定阶段与水平进行科学规划、理性建设。对于信息化程度较低或新组建的电力集团,应在总体规划方面重点投入,包括对现有业务流程与管理的诊断分析、对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全局规划;对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电力企业,应对各信息系统实施整合与集成,并进行科学的运行维护管理、绩效评估、持续改进,保证信息化价值的实现。
其中,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是由各方面建设内容构成的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架构。该架构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从企业的业务需求出发,以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结合同类企业信息化建设最佳实践经验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以构建,包括应用功能架构、信息资源架构、应用系统架构、系统平台架构、网络与基础设施架构、信息安全架构、信息化组织架构。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应从“七大架构”著手:1.应用功能架构:从业务运作与管理决策的需求出发,分析功能需求,建立企业信息化的功能模型。2.信息资源架构:对企业业务与管理活动涉及的信息进行分析、规划,抽象提炼出信息分类体系,提供使用、共享、集成和管理信息的策略。3.应用系统架构:基于应用功能架构构建实现信息化功能的应用系统及其相互集成的模型。4.系统平台架构:即支撑应用系统运行的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应用服务平台框架。5.网络与基础设施架构:规划、选择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网络与设施,保证信息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6.信息安全架构:构建从网络设备层、系统层到应用层的系统安全和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7.信息化组织架构:在企业发展战略和IT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建立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信息化组织体系。
传统与新兴应用 各领风骚
电力企业由于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过程控制要求严格、电力需求的周期性、质量控制的复杂性等运营特性,对信息化解决方案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企业信息化包括从生产控制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到综合决策信息化的各个层面。电力信息化的巨大市场吸引了众多厂商的极大关注与积极参与,国内外厂商在ERP、MIS、财务管理、OA、信息一体化、EAM等应用方面,纷纷推出了面向电力行业的解决方案。纵观电力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发现:品牌IT厂商如思科、华为、EMC、远光软件、南瑞、南自、许继等,在电力行业具有长期实践经验,拥有适合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小型电力企业的解决方案,服务经验丰富,为电力自动化、电力营销、电力MIS应用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协同管理 整合应用创造价值
优化管理模式是电力企业应对市场化竞争的基础,整合应用是电力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支持,构建可持续的信息化架构是电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加强信息化的绩效管理、IT服务管理是信息化价值实现的保障。
目前电力企业在综合管理系统应用方面的滞后状态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与竞争力的提高,电力企业需要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加强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的结合,实现信息一体化。电力企业需要适应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改变我国电力企业对信息化部门不重视的局面,建立与健全信息化推进组织体系,推动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在信息化管理方面,需要围绕面向资源管理和面向项目管理方面,对信息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修订、补充,逐步建立、完善适应电力企业信息化需要的管理制度,以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规范和管理。
基于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现状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电力企业信息化应该采取以下策略:第一,以专业化的规划为指导,制定企业信息化的顶层设计蓝图。第二,大型电力集团以信息化整合产业链的资源,增强整体价值链的综合竞争优势。第三,中小型电力企业以信息化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增强对市场的响应能力。第四,电力企业应树立IT服务管理与IT治理意识,建立相应的体制,保证信息化价值的最大发挥。第五,以信息化带动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促进信息化,实现电力企业价值链的协同化运作,以整合的系统应用为目标,促进信息化的价值实现,推动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