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时间降低损耗 国华台电“照搬国外”中获益
2004-11-04 11:41:2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虽然对信息化建设中“照搬国外经验”的诟病比比皆是,但国华台电却正在从中获益
本刊记者 彭祯艺
距广州市仅180公里、约70分钟车程的台山市铜鼓湾三面环山,南面临海,有以“铜鼓涛声”闻名的黑沙湾相傍,隔海相望的则是旅游胜地上、下川岛。如此绿树成荫、别墅成群的海景很难将其与向来浓烟滚滚的火力发电厂联系起来,但这里确实坐落着目前规划在建的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国华台电,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超过300亿千瓦时。
国华台电隶属于2001年才成立的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带着“富贵”的排场落地铜鼓湾:专为电厂建设的公路全长20.73公里,包括1500米的穿山隧道,仅这段公路的资金投入就达1.26亿元。国华台电第一期工程计划上5台国产60万千瓦的机组, 1、2号机组目前已经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剩下的三台在建机组将陆续投产;二期工程则是正在规划的4×100千瓦的机组。其中一期工程1号机组仅用了25个月零9天就移交试生产,这一建设速度创造了60万千瓦火电发电机组建设的世界纪录。截止今年10月底,国华台电的1、2号机组已累计发电约52亿千瓦时。
极具“新贵”气质的国华台电正是新型国企的代表,各项工作起点颇高,包括IT系统建设。事实上,它在IT系统建设上的成绩已经成为了其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步到位”的魄力显示了国华台电呼之欲出的活力。
原汁原味
中国从 2002 年开始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将发电企业和电网分开,于是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和四家辅业集团在2002年底正式挂牌成立。国华电力的总装机能力并不在那“五大”之列,不过它的上级神华集团却是一个极具特点的集团―煤(煤矿)、电(铁路)、路、港(港口)、航(已经并入另一家航空公司)都有,这样的资源背景对发电企业来说非常有价值。
未来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但国华电力的硬件水平毕竟难敌五大发电集团。因此,除了加强这一硬功底,国华电力开始通过信息化建设从另一层面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信息化建设上“出手阔绰”成为从总公司到国华台电皆有的特征。国华台电前两台机组在IT建设上的投资就达3000万元,这在其它常规企业看来确实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另一大突出的特点则是国华台电的信息化思路―“整体构架、事先策划”。用国华台电IT主管焦党育的话来说,就是“原汁原味引入国外先进成熟的管理理念”。
“原汁”来自于德国西门子完整的电站管理解决方案,它包括了过程实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运行优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及高级控制系统五大部分。整个项目的开发和实施从2002年9月开始,目前前面的两个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中间的两个系统正在实施和开发,而高级控制系统仍在规划中。
尽管对“照搬国外经验”的诟病比比皆是,但国华台电却正在从中获益。实际上,它所看重的是“原汁”中的那些“原味”―管理理念。焦党育解释说,“设计电厂内部管理解决方案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与生产经营管理密切相关,而生产经营管理又极富弹性。引进成熟的软件系统,同时也引进了成熟的管理思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由于是新建电厂,一开始就引入整体解决方案让国华台电不必经历那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常见的“反复改造的阵痛”。既然老电厂的那些模式不适合,一开始就绝不采用。例如老电厂的检修和物资管理流程是根据部门来划分,整个管理流程中容易产生链路中断的情况,如何打破部门限制重新进行流程再造,是摆在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国华台电借鉴国外电厂先进的电厂管理流程结合国华电力规范的管理模式,定制出国华台电关于检修和物资等的管理流程,这样一来,一个业务流就涉及到不同的部门,代替了传统的各自割裂的分科室管理模式,从一开始就扼制了所谓“信息孤岛”的产生。
采取成型整体解决方案的做法也顺应了国华台电“整体构架”的思路。事实上,国华台电更像是在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在“品尝和吸收”,结合自身特色的改进随处可见,例如国华台电在其过程实时系统中就引入了另外一家实时性能管理软件开发商的系统。
在减人增效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目标之外,国华台电也没有忘记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信息系统的底层。焦党育说,“在生产现场,如果涉及到控制系统底层则要求绝对的严肃性、安全性,不能因为管理信息系统导致生产控制系统的瘫痪,否则得不偿失。”例如,国华台电的过程实时系统是单向取数据,不会影响底层的数据,通过专用网关、硬件的隔离,还能保证生产控制系统的绝对安全。尽管已经小心谨慎,焦党育仍然表示安全还是每个发电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难题。
竞价上网的关键
按照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展,形成电厂和电网两大市场主体后,各大发电集团发电厂“竞价上网”是迟早的事情,但具备有效的价格手段才能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几乎成为每个发电公司追求的唯一目标,较低的营运成本即意味着电厂在市场竞争里有能力获得更好的能源价格优势。据了解,东北电网今年年初做了一个竞价上网的模拟,国华台电也在做这样的准备。
国华台电通过一系列的IT投入,以便对实时生产信息和影响运行成本的各个环节有准确的了解,正是希望自己的竞争力能够提升。在内部运营管理的整体进步中,实时报价系统成为“竞价上网”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体系,报价将会是武断和不科学的。国华台电选择的实时报价系统能够实现从过程实时系统、生产管理、财务等系统中获得所有影响电厂实时运行成本的数据,让电厂的经营部门对当前的运营成本做到心中有数。目前国华台电设计的对成本的实时计算为每15分钟一次,并综合天气、维修计划、地方的负荷需求周期、外界供电能力等因素提供负荷预测。
这正表明了包括国华台电在内的各家电厂已经开始为“竞价上网”做实质性的准备。不过,整个体系要运作起来,还需要电网方面也提供合理的接受报价的环境。而能报价并不代表能“竞价”。要让上网的价格真正具有竞争力,降低成本才是根本。
对于运营成本的管理,国华台电已经行动起来。现在,他们正在具体规划明年将要引入的高级控制系统,以进一步实现优化,从而节省时间、降低损耗。
本刊记者 彭祯艺
距广州市仅180公里、约70分钟车程的台山市铜鼓湾三面环山,南面临海,有以“铜鼓涛声”闻名的黑沙湾相傍,隔海相望的则是旅游胜地上、下川岛。如此绿树成荫、别墅成群的海景很难将其与向来浓烟滚滚的火力发电厂联系起来,但这里确实坐落着目前规划在建的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国华台电,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超过300亿千瓦时。
国华台电隶属于2001年才成立的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带着“富贵”的排场落地铜鼓湾:专为电厂建设的公路全长20.73公里,包括1500米的穿山隧道,仅这段公路的资金投入就达1.26亿元。国华台电第一期工程计划上5台国产60万千瓦的机组, 1、2号机组目前已经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剩下的三台在建机组将陆续投产;二期工程则是正在规划的4×100千瓦的机组。其中一期工程1号机组仅用了25个月零9天就移交试生产,这一建设速度创造了60万千瓦火电发电机组建设的世界纪录。截止今年10月底,国华台电的1、2号机组已累计发电约52亿千瓦时。
极具“新贵”气质的国华台电正是新型国企的代表,各项工作起点颇高,包括IT系统建设。事实上,它在IT系统建设上的成绩已经成为了其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步到位”的魄力显示了国华台电呼之欲出的活力。
原汁原味
中国从 2002 年开始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将发电企业和电网分开,于是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和四家辅业集团在2002年底正式挂牌成立。国华电力的总装机能力并不在那“五大”之列,不过它的上级神华集团却是一个极具特点的集团―煤(煤矿)、电(铁路)、路、港(港口)、航(已经并入另一家航空公司)都有,这样的资源背景对发电企业来说非常有价值。
未来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但国华电力的硬件水平毕竟难敌五大发电集团。因此,除了加强这一硬功底,国华电力开始通过信息化建设从另一层面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信息化建设上“出手阔绰”成为从总公司到国华台电皆有的特征。国华台电前两台机组在IT建设上的投资就达3000万元,这在其它常规企业看来确实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另一大突出的特点则是国华台电的信息化思路―“整体构架、事先策划”。用国华台电IT主管焦党育的话来说,就是“原汁原味引入国外先进成熟的管理理念”。
“原汁”来自于德国西门子完整的电站管理解决方案,它包括了过程实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运行优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及高级控制系统五大部分。整个项目的开发和实施从2002年9月开始,目前前面的两个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中间的两个系统正在实施和开发,而高级控制系统仍在规划中。
尽管对“照搬国外经验”的诟病比比皆是,但国华台电却正在从中获益。实际上,它所看重的是“原汁”中的那些“原味”―管理理念。焦党育解释说,“设计电厂内部管理解决方案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与生产经营管理密切相关,而生产经营管理又极富弹性。引进成熟的软件系统,同时也引进了成熟的管理思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由于是新建电厂,一开始就引入整体解决方案让国华台电不必经历那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常见的“反复改造的阵痛”。既然老电厂的那些模式不适合,一开始就绝不采用。例如老电厂的检修和物资管理流程是根据部门来划分,整个管理流程中容易产生链路中断的情况,如何打破部门限制重新进行流程再造,是摆在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国华台电借鉴国外电厂先进的电厂管理流程结合国华电力规范的管理模式,定制出国华台电关于检修和物资等的管理流程,这样一来,一个业务流就涉及到不同的部门,代替了传统的各自割裂的分科室管理模式,从一开始就扼制了所谓“信息孤岛”的产生。
采取成型整体解决方案的做法也顺应了国华台电“整体构架”的思路。事实上,国华台电更像是在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在“品尝和吸收”,结合自身特色的改进随处可见,例如国华台电在其过程实时系统中就引入了另外一家实时性能管理软件开发商的系统。
在减人增效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目标之外,国华台电也没有忘记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信息系统的底层。焦党育说,“在生产现场,如果涉及到控制系统底层则要求绝对的严肃性、安全性,不能因为管理信息系统导致生产控制系统的瘫痪,否则得不偿失。”例如,国华台电的过程实时系统是单向取数据,不会影响底层的数据,通过专用网关、硬件的隔离,还能保证生产控制系统的绝对安全。尽管已经小心谨慎,焦党育仍然表示安全还是每个发电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难题。
竞价上网的关键
按照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展,形成电厂和电网两大市场主体后,各大发电集团发电厂“竞价上网”是迟早的事情,但具备有效的价格手段才能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几乎成为每个发电公司追求的唯一目标,较低的营运成本即意味着电厂在市场竞争里有能力获得更好的能源价格优势。据了解,东北电网今年年初做了一个竞价上网的模拟,国华台电也在做这样的准备。
国华台电通过一系列的IT投入,以便对实时生产信息和影响运行成本的各个环节有准确的了解,正是希望自己的竞争力能够提升。在内部运营管理的整体进步中,实时报价系统成为“竞价上网”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体系,报价将会是武断和不科学的。国华台电选择的实时报价系统能够实现从过程实时系统、生产管理、财务等系统中获得所有影响电厂实时运行成本的数据,让电厂的经营部门对当前的运营成本做到心中有数。目前国华台电设计的对成本的实时计算为每15分钟一次,并综合天气、维修计划、地方的负荷需求周期、外界供电能力等因素提供负荷预测。
这正表明了包括国华台电在内的各家电厂已经开始为“竞价上网”做实质性的准备。不过,整个体系要运作起来,还需要电网方面也提供合理的接受报价的环境。而能报价并不代表能“竞价”。要让上网的价格真正具有竞争力,降低成本才是根本。
对于运营成本的管理,国华台电已经行动起来。现在,他们正在具体规划明年将要引入的高级控制系统,以进一步实现优化,从而节省时间、降低损耗。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