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力”根植企业──福州电业局全力建设信息化
2004-12-03 14:43:3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近年来,福建福州电业局紧密围绕“建设现代化电网,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发展目标,全力打造“数字电力”品牌;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力开展在生产、营销、信息化领域的100多个技术项目攻关。科技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成果丰硕,连续三年获得省公司科技进步奖。规划设计领先一步把信息化工作放在企业发展的突出位置。从组织、制度、人才等方面,将信息化建设贯穿到安全生产、技术监督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了覆盖全局、组织结构明确、管理层次清晰、人才充足的科技创新体系。并成立以局长、总工程师挂帅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独立建制的信息中心,建立科技信息网,全面推进和指导全局科技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该局完善制度建设,依据生产实际和科技创新的特点,制定了《科技工作管理制度》、《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信息资源管理办法》、《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专业技术带头人、高级技术能手的选拔制度,聘任了一批科技人才,并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该局注重科技发展规划,坚持“以战略带动规划,以规划指导计划,以生产确定项目”的思路,确立了“十五”期间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
他们在全省电力系统率先编写了《福州电业局专业技术“十五”发展规划集》、《福州电业局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和《福州电业局科技进步“十五”发展规划》,每年滚动修编。他们坚持科技项目立项从生产实践中来的思想,突出解决安全生产、技术监督和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挖掘有开发价值的课题,鼓励部门和个人自主研发项目。三年来,该局科技项目库课题数目始终保持在30个以上。
为实现该地区电网管理自动化,他们主攻包括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电力市场交易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厂站电量采集系统等项目,按照分层分区管理机制,分线分片实施配网自动化,建设分区配网自动化管理系统(DMS)、变电站监控终端(RTU)、馈线自动化(DA)以及通信子系统等。他们强化项目开发管理,开发出科技创新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换的效率,保证立项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比如,该局对2002年6月投运的数字变电系统,每半年召开一次应用评估会,针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不足及时改进,保障了该系统在安全生产和规范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系统的成功开发和应用使该局生产管理水平在全省电力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深入实际应用开发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快速推广及应用,以科技带动生产自动化,促进企业发展。他们以数字变电管理系统为核心,对原有的“孤岛”式MIS各软件模块和硬件网络,按ERP管理思想进行重组、升级,制定《数字变电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形成了该局ERP系统,使计算机信息管理水平居国内同行领先水平。
2003年底,他们开发了具有综合监测功能的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智能监控装置。该装置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控制核心,采用交流采样,实时对电力系统的各种运行参数进行监测,自动实现变压器“峰投谷退”的控制,既提高自动化程度又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他们在全省电网中率先开发了地区电网无功电压集中优化分级自动控制AVC系统,实现了无功电压自动控制与平衡;应用变压器在线油色谱监测、变电设备等在线监测,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了有效数据;开展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试验,积累经验数据,通过监测泄漏电流预警来指导清扫,为外绝缘状态检修创造了条件;该技术使设备防污闪能力、特别是对在沿海盐雾较大时,无法进行停电处理的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
建立全局管理信息系统,强化MIS系统实用化,最终实现MIS系统一体化;在营销业务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包括营销业务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营销决策支持以及营销质量管理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推广应用低压用户自动抄表系统、用户用电管理系统等新设备、新技术,提高客户端用电管理水平;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整合信息关联度高的“信息孤岛”,推进跨部门综合应用系统开发。如“数字变电”系统整合了原调度管理、变电管理、检修管理系统中部分关联性强的功能,实现了变电业务流程的全过程管理。如应用EME通用流程管理平台,搭建班组管理、标准化管理系统,开发负荷预测数据仓库系统,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建设以光纤通信为主的高速宽带传输主干网络平台,实现覆盖全局主要办公场所和变电站的光纤数字网;采用微波、无线、扩频、中压载波、低压载波等多种通信技术,以满足信息化、调度自动化、厂站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等各种业务的需求;并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架构,建立起覆盖城区、各县电力公司以及部分乡镇供电所的广域网;主干网络速率达到千兆,各县电力公司和部分乡镇供电所实现百兆接入。制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规划、安全加固计划、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和应急方案。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架设了局域网与Internet、全省电力广域网外部连接之间的防火墙;建立了“网关-服务器-客户机”的多层次的病毒防护体系。应用IDS系统和身份认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数据备份系统;制定SCADA系统黑启动方案和措施;降低关键设备和数据遭受非法入侵的风险;加强信息安全的常态管理;保证了关键数据信息的安全。在信息安全系统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目前该局已建成覆盖各主要办公和生产场所的城域网,网络注册用户超过1800个,初步实现了全局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和营销现代化的目标。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
该局完善制度建设,依据生产实际和科技创新的特点,制定了《科技工作管理制度》、《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信息资源管理办法》、《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专业技术带头人、高级技术能手的选拔制度,聘任了一批科技人才,并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该局注重科技发展规划,坚持“以战略带动规划,以规划指导计划,以生产确定项目”的思路,确立了“十五”期间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
他们在全省电力系统率先编写了《福州电业局专业技术“十五”发展规划集》、《福州电业局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和《福州电业局科技进步“十五”发展规划》,每年滚动修编。他们坚持科技项目立项从生产实践中来的思想,突出解决安全生产、技术监督和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挖掘有开发价值的课题,鼓励部门和个人自主研发项目。三年来,该局科技项目库课题数目始终保持在30个以上。
为实现该地区电网管理自动化,他们主攻包括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电力市场交易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厂站电量采集系统等项目,按照分层分区管理机制,分线分片实施配网自动化,建设分区配网自动化管理系统(DMS)、变电站监控终端(RTU)、馈线自动化(DA)以及通信子系统等。他们强化项目开发管理,开发出科技创新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换的效率,保证立项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比如,该局对2002年6月投运的数字变电系统,每半年召开一次应用评估会,针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不足及时改进,保障了该系统在安全生产和规范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系统的成功开发和应用使该局生产管理水平在全省电力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深入实际应用开发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快速推广及应用,以科技带动生产自动化,促进企业发展。他们以数字变电管理系统为核心,对原有的“孤岛”式MIS各软件模块和硬件网络,按ERP管理思想进行重组、升级,制定《数字变电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形成了该局ERP系统,使计算机信息管理水平居国内同行领先水平。
2003年底,他们开发了具有综合监测功能的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智能监控装置。该装置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控制核心,采用交流采样,实时对电力系统的各种运行参数进行监测,自动实现变压器“峰投谷退”的控制,既提高自动化程度又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他们在全省电网中率先开发了地区电网无功电压集中优化分级自动控制AVC系统,实现了无功电压自动控制与平衡;应用变压器在线油色谱监测、变电设备等在线监测,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了有效数据;开展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试验,积累经验数据,通过监测泄漏电流预警来指导清扫,为外绝缘状态检修创造了条件;该技术使设备防污闪能力、特别是对在沿海盐雾较大时,无法进行停电处理的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
建立全局管理信息系统,强化MIS系统实用化,最终实现MIS系统一体化;在营销业务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包括营销业务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营销决策支持以及营销质量管理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推广应用低压用户自动抄表系统、用户用电管理系统等新设备、新技术,提高客户端用电管理水平;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整合信息关联度高的“信息孤岛”,推进跨部门综合应用系统开发。如“数字变电”系统整合了原调度管理、变电管理、检修管理系统中部分关联性强的功能,实现了变电业务流程的全过程管理。如应用EME通用流程管理平台,搭建班组管理、标准化管理系统,开发负荷预测数据仓库系统,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建设以光纤通信为主的高速宽带传输主干网络平台,实现覆盖全局主要办公场所和变电站的光纤数字网;采用微波、无线、扩频、中压载波、低压载波等多种通信技术,以满足信息化、调度自动化、厂站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等各种业务的需求;并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架构,建立起覆盖城区、各县电力公司以及部分乡镇供电所的广域网;主干网络速率达到千兆,各县电力公司和部分乡镇供电所实现百兆接入。制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规划、安全加固计划、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和应急方案。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架设了局域网与Internet、全省电力广域网外部连接之间的防火墙;建立了“网关-服务器-客户机”的多层次的病毒防护体系。应用IDS系统和身份认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数据备份系统;制定SCADA系统黑启动方案和措施;降低关键设备和数据遭受非法入侵的风险;加强信息安全的常态管理;保证了关键数据信息的安全。在信息安全系统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目前该局已建成覆盖各主要办公和生产场所的城域网,网络注册用户超过1800个,初步实现了全局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和营销现代化的目标。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