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托普集团 潘春晖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总体设计)是电力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基础工作,是企业MIS开发建设的总蓝图。总体规划承担了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清理(整理)现有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好基础准备。同时可用借鉴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对企业进行流程重组(BPR);另外是规划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的内容、目标、规模,以及周期和投资。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是弄清企业现状、目标和需求,在解决“做什么”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概念设计,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的前提。总体规划不承担具体部件的设计,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企业信息化的战略规划,战略数据规划的制定,涉及全企业信息需求、信息规划、管理机构和管理方法的改进,是MIS系统功能边界、业务流程、数据库规划、详细设计和编码实现的基础和依据,也是系统测试、验收的依据,其地位十分重要。保证企业总体设计的质量,是进行企业MIS开发和建设的重要工作和关键一步。总体规划要在总体上有效地控制、指导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应突出系统性能,以完成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目标最优为目标。
电力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很多电力企业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在没有进行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没有理请本企业的管理模式,规范本企业的管理流程的情况下,仓促上MIS系统。软件开发商在对企业旧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需求调研),设计的MIS是完全反映企业旧的管理模式和流程,这样的MIS系统完成好的情况也最多是将企业的手工作业搬到了计算机上,根本不可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样的MIS系统往往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或者在开发的后期,用户逐步发现管理模式和流程中的错误、冗余,要求开发商修改,多次修改后,开发商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越改越乱,最后项目成为一个“烂尾楼”工程。
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的核心是数据规划,又称总体数据规划,数据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基于数据稳定性原理,通过对业务主体相关数据类的调研和借助软件工具进行规范化的分析,划分出主题数据库,建立稳定的数据模型。
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活动可能经常变化,但只要企业的总目标和性质不变,管理业务所涉及的数据类就基本不变。分析定义这些数据类,规划出一系列主题数据库,从而建立起稳定的数据模型,就是总体数据规划的主要任务。这种稳定的数据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但深藏在业务管理中。因此,企业MIS应用的关键是数据的挖掘和合理利用,以“数据为中心”为原则,科学地规划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是企业MIS的灵魂。数据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在管理信息系统总体信息方案的指导下,建立各个专业数据及综合数据库,
以供电企业为例,主要有涉及的信息有如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源:人密切关联的属性信息,如人事劳资、保险、合同、职工教育、安全培训考核等。
财务:资金的管理、成本的核算产生的信息。
物资:指物资的进销存、物资的调配等方面的信息。
设备:从设备申请、采购、试验、投运、运行、检修、变更、停运、转移、报废等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这是供电企业生产运行的核心内容。供电企业的生产计划、调度、变电、线路、修试实际是围绕企业的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展开的,这些信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动态变化。
工程:电力企业的大修、技改、基建工程的信息。
营销:电力营销方面的信息,如:业扩信息、电量电费信息、配电管理信息、电能计量信息,营销质量监督信息以及在这些基础业务信息上衍生和挖掘的营销辅助决策信息。
另外再加上行政后勤、党群、监察、企管、车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最终可以建立人力资源、财务、物资、设备、工程、营销等几大主题数据库,
电力企业另外一个相对稳定的是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的标准流程。由于电力企业自身的特点,可用认为,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与其基础数据一样,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
电力企业是与一般的制造性企业不同,在生产、工程、营销上,对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电力企业与一般制造性企业在管理模式、管理流程上有差异的根本原因。其中有大量的标准流程,如第一、二类工作票处理流程、缺陷处理流程等。这些流程初看也许会认为它有冗余的节点,实际上是电力行业从长期的实践中,从多起安全事故中总结出来的防事故措施,这些工作流程是有国家或电力行业的明文规定,如安全规程等,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和消化,并在流程设计和数据处理中严格遵守。
在对这些主题数据库规划中,应该依据标准流程,分析数据的独立性,了解数据产生的源头,理清数据加工处理的流程。在应用系统中,数据是在各业务子系统中流动的。从工作流的角度来看,每个业务子系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流程,同时要注意到流程之间的连接和嵌套。如在设备的检修试验流程中,可能需要新购或领用物资,这就需要调用或嵌套物资系统的的进销存流程。
下面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个电力企业总体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阶段,并列出各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完成这些工作的技术手段,产生的工件以及通常情况下的时间周期。
序号 阶段 主要工作内容 表示方式和工具 产生工件 参考时间(日) 1 前期准备 可行性研究、总体计划,人员安排。 文档描述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评审意见》 《可行性报告批复》 10 2 需求调查 企业管理现状和信息需求的全面调研。 企业规模、企业目标、生产经营情况、管理机构和岗位、业务管理职能体系、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职责、业务工作流程、信息需求、信息管理现状、现有的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和问题、 经营目标、管理目标、系统目标。 调查表 文档描述 业务样表 机构图 业务流程图 机构负责人-职能域/业务过程矩阵 《需求规格说明书》 30-50 3 系统总体分析 目标分析、问题空间模型分析、功能模型分析、数据模型分析, 信息分布分析、信息传输与流量分析,信息编码设计 系统、子系统目标树及其描述 数据流图 业务模型 企业功能模型 用户视图模型 数据模型 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交往描述 企业管理机构、业务范围及人员配置 上下级关系组织体系图 《总体数据规划》 《数据元素库》 15-30 4 数据规划与主题数据库设计 数据量的统计 信息归纳分类 功能模型与数据模型对应表 应用数据库设计 主题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选型设计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文档表格 E-R 图 建模工具 《应用数据库逻辑设计书》 《主题数据库逻辑设计书》 15-30 5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边界确定 系统总体结构框架 数据处理系统总体结构 文档 过程(功能)字典 系统总体结构图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书》 《信息分类编码书》 5 6 系统功能体系和系统集成接口设计 子系统划分 与原有系统的集成 组装测试设计 文档 U-C矩阵图 15 7 系统软件性能设计 安全性、可靠性 可维护、可扩展 数据备份设计 系统安全策略设计 5 8 企业网络模型、拓扑结构和布线设计 网络模型 拓扑结构 设备选型 管理管理及管理软件 文档 拓扑图 5 9 软件平台和硬件环境设计 平台选择方案 平台及厂商比较 设备清单 文档 5 10 工程管理、组织管理和实施计划 工程管理计划 工程组织 工程实施计划 进度表 文档 《工程管理实施计划书》 3 11 工程概预算与效益分析 工程概预算 投资计划 投资一览表 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分析 文档 《工程概预算》 《投资计划书》 《投资一览表》 2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